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隋末>第838章 凤落九天 南陈北伐

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供精彩。

一通寒暄和祝贺过后,将领们回到了原位,沈落雁轻咳一声,示意她要继续说话了。

“单元帅今天的封帅拜印是我们今天议事的第一个议程,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杜元帅,你给大家说一下吧,关于我们即将发动的北伐战役的。”.

杜伏威这个时候应声而起,扫了单雄信一眼,冷哼了一声。转回头,他从几案上取过几本折子,交于侍卫们分发给在座的将领们一人一份。

单雄信接过折子,打开一看,只见开头就写着:北伐计划,作战代号凤落九天。第一阶段目标,夺取江淮重镇江都、山阳、盱眙、钟离四镇。争取将都城建康长江北面,淮河南面的江都、钟离、历阳三郡攻取,缓解都城建康北面之围,并夺取长江出海口,封锁河北水师自由进入长江。力争歼灭北陈江都等各城守城约三万人马,摧毁其淮南南岸防御,为下一步夺取整个淮南,并北伐进攻淮泗准备。”

“此次作战计划,预计出动建康守备军,大陈禁卫军,淮南军、南越军、镇南军,以及太湖水师,一共三十五万大军。其中包括骑兵十万,水师七万,步军十八万。另征召后勤辅助民夫五十万青壮,军民总计八十五万。大军将分为三路,第一路以杜伏威为中路统帅,领十万淮南军、五万水师攻江都。以李子通为第二路西路元帅,统五万南越军、一万水师攻历阳。第三路以单雄信为东路统帅,领镇南军五万,建康守备军、禁卫军等十三万加一万水师从宁海绕过江都自运河北上,直取淮河南岸重镇山阳、盱眙、钟离三城。”

“另外,在北伐之前。由楚国公主率五万预备军佯攻九江、豫章五郡。吸引北陈淮南各部守军注意力,将北陈军吸引到西面。必要之时,朝廷可退入潘阳、宜安等郡依城防守。近最大努力,不惜代价拖住北陈淮南南下兵马。”

“当北陈淮南守军被吸引南下之后,北伐三路大军立即发兵。先围江都重镇。再切断运河,隔断淮河,阻击北陈山东兵马南下。北伐三路兵马必须依照预定目标,第一时间对淮南各重镇进行快速突袭。夺取各城之后,以点扩面,再依次将三郡各城各乡镇占领,并第一时间清剿陈军府兵所其所有预备兵马,夺取各地武器粮草,运回长江以南。”

厅殿之中异常安静。唯有杜伏威心情激荡的在念着北伐计划。

出动三十五万大军,这几乎已经是南陈除了江汉之外所有的兵力了。甚至这三十五万人之中还包含了差不多十万人的预备军队。连建康完备部队和禁卫军都出动了,这是倾国之战。孤注一掷了。

如此计划。已经是关系着南陈存亡之一战了。如果败了,南陈大本营再无防备之力。到时北陈南下,不但都城难保,就是整个江南也保不住了。江南不保,江汉孤立无援,也绝对守不住。当年南梁被陈灭亡,部份宗室逃到渡江凌建立西梁朝廷,也不过是多残喘了二三十年而已。

单雄信有些担忧的道:“殿下,如此计划,已经是孤注一掷了。朝廷刚在六月和大月东西两线大败,此时军心士气皆不高,粮草器械也并不充足。另外以南伐北,向来皆是选择二三月份,雨水充足,河道水涨之际,才适合北伐。可眼下正是十月,正是秋高马肥,河水枯竭,最适合北人作战之时。我们此战,乃是以已之短,攻敌之长啊。”

“彼一时,此一时,两国交战,最须审时夺势。有机会了,就必须当机立断,来不得半点迟缓。单元帅所言固然有理,可是现在乃是非常之时,所以我们也必须行非常之事。元帅前段时间南征,有些消息可能还并不清楚。陈克复现在有麻烦了,而且是有大麻烦了。突厥人大举南下,听闻已经集结了四十万大军在阴山北面,随时准备南征。而陈破军已经在紧急秘密调兵北上。前些时候,河东、河北、河南、山东各部兵马都已经悄悄北上。可是现在,陈克复明显有些担忧了,最新的情报显示,陈克复把淮南一带的所有兵马都抽调北上了,就在五天前,岭南的冯盎和九江的胡海,又抽调了大批军队越过长江北上。甚至吴王殿下也发来情报,说汉中的张仲坚也大部返回北上,甚至还把水师大部也都调集北上了。‘

“你们说,这是不是我们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单雄信大吃一惊:“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

“不可能啊。”单雄信摇头,满脸不可思议。“陈克复此人最是狡猾,而且向来最为审时夺势。他与西突厥早就曾经有过盟约,甚至统叶护登上可汗之位,还是得了陈破军的帮助。如果说突厥人想要南下,这事并非没有可能。可是陈克复面对此事,肯定会想出办法和突厥人暂时妥协,行缓兵之计,想办法先统一中原,才会再找突厥人报仇,那才符合他向来怠O衷谠趺纯赡埽放着中原不管,一心和突厥人决战,甚至是如此调空了所有兵马,把个南面漫长的边界暴露在数方敌对势力之下呢?”

“你是说这其中有诈?”

“并非没有可能。殿下,想想当初李渊、王世充和李密。中原大战,上百万大军,诸多势力逐鹿中原。可最后呢,出兵最少,一直看戏一般的陈克复却反而坐了中原天下。以我看来,陈克复就算要和突厥人打,可是北方多险要,有诸多雄关在,陈克复完全可以防住突厥人。如此调


状态提示:第838章 凤落九天 南陈北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