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1908之钢铁雄心>第四百零六章 货币改革
“元”为货币单位,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成色是90,名为大清银币。但市面上银元和银两仍然并用。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公布《国币条例》,正式规定重量七钱二分、成色89的银元为中国的货币单位。

于是很自然的,在国社政府成立后,也就一直采用银元作为货币单位了。

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银。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后又为金本位制所取代。到了19世纪

随着白银采铸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

白银价值不断降

金银之间的比价大幅度波

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除了中国以

各国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

因此,中国放弃银本位,也算是一件符合历史潮流的事情,毕竟到了这时世界各主要国家已经没有一个采用银本位制了。

然而中国实用白银作为货币,已经有了千余年的历史,贸然将银本位制取消始终是一件不好的举动。而且在取消银本位制后,国社政府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货币形式也是一个难题,也因此,关于货币方面的争议一直进行着。

一直到了1925年,这个争论才得出了一个结果。

首先,就是银本位制必须取消,因为银本位制已经不再符合历史的潮流。

其次,便是国社政府决定,采用金块本位制作为国社政府未来的货币形式。

所谓的金块本位制也是金本位制的一种,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y)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即指该种货币制度。

在历史上,自从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而且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先后恢复到大战前的水平,并有所发展。各国企图恢复金本位制。但是,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当时除美国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由于不具备金币本位制的一系列特点,因此,也称为不完全或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而金块本位制,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实行金块本位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美国等。

而除开英法等主要国家,欧洲的其他国家实行的则是金汇兑本位制。

在金块本位制度下,货币单位仍然规定含金量,但黄金只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所代替,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可以按含金量与黄金兑换。

而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对货币只规定法定含金量,禁止金币的铸造和流通。国内实行纸币流通,纸币不能与黄金兑换,而只能兑换外汇,外汇可以在国外兑换黄金。本国货币与某一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价,以存放外汇资产作为准备金,以备随时出售外汇。

简单点讲,金块本位制虽然是用纸币流通的,但是这些纸币却是可以到银行里去兑换黄金的。

而金汇兑本位制呢?则是在纸币流通的同时,无法到银行里去兑换黄金。

简单明了…

对于金块本位制,国社政府曾经得到过高尔察克贡献的一千多吨黄金,因此有着大量的黄金储备。虽然在这之前,高尔察克曾经将一千六百多吨黄金的一部分用于购买武器和招募军队,到最后留给严光的仅有一千多吨,但是不要忘了,那些武器可都是严光卖给高尔察克的。至于招募军队?虽然高尔察克曾经招募了不少军队,但是他的白军只维持了一年多也就烟消云散了,根本就没来得及消耗多少黄金。

因此到最后,落到严光手里的黄金数量差不多有一千四百多吨…

一千四百多吨黄金,这是个什么概念?

简单点讲,后世美国的黄金储量也不过八千多吨,至于中国则是一千零几十吨,位列全球第六位。

因此国社政府金库里的一千四百多吨黄金绝对算多了,不过也难怪,毕竟是罗曼诺夫王朝几百年的积蓄,可怜最后全都落到严光的手里了。

不过也正是由于手里有着这么多的黄金储备,所以严光对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的追求。前些年财政紧张的时候,严光到是考虑过变卖金库里的黄金来缓解财政,不过没过两年中东的油田就创汇了,于是很自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六章 货币改革--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