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核武皇帝>第157章 东北海军启航

宋彪没有选择,远东财团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有一个新的指导方针,如果容星桥和张康仁没有这种觉悟,那这个决定就只能由他亲自下

他一开口,这件事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此次年会也被迫紧急新增一个主要议程——审查各亏损公司的经营问题和限期整改。

在这样的方针下,远东财团今年的年会只能是显得异常悲壮,虽然财团今年在美洲市场的盈利能力惊人,在本土市场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利润规模,但在中日经贸大战的惨烈局势中,注定也要实施壮士断腕的手段来减少亏损面,增强在主要产业中的长期厮杀能力。

前面几年的年会中,宋彪通常只参加一半的议程,今年的情况显然是很特殊,他几乎是全程参加了每一个议程,特别是在审查亏损公司和限期整改的问题上,他将所有的董事都拎出来单独质询了一番,让今年的年会变得特别紧张。

宋彪要是生气了,东北新军上下都得直哆嗦,何况远东财团这些人呢?

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这种空前惊人的压迫力,压的每个人都难以喘息。

宋彪不可能亲自操办这些事,最后,他给容星桥一个硬指标——将非主业范围内的小企业卖出一半,集中财力支持管理水平好的企业撑过经贸之战,尽可能的支持主业乘机扩张;同时,他给张康仁另一个任务——提前召开东三省金融行业的年会,制定完善的各行业信贷支持计划,即便远东财团退出了小行业,也要支持其他民族资本和外商资本度过难关。

宋彪对于中日经贸大战的意见很简单,绝不能因为大的经济局势是好的就掉以轻心,绝对不能手软,东三省困难,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要乘着这个双方的共同危机,利用本方的大局优势给对方致命的痛击。

道理很简单,日本工业越惨,东三省工业就越好。

不管是东三省、关内、朝鲜和东南亚,所有市场一概不能放松。

在宋彪的高压决策下,宣统元年的远东财团年会开的是腥风血雨,但只要远东财团真的坚持下去,这一场中日经贸大战的最后胜利方也必然是东三省。

日本工业真正的大发展实际上是《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从1901年到1908年是日本工业发展最快的阶段,东三省并不比日本晚太多,当然,日本工业的核心还是国家投资领域,比如说日本工业的国家资本比例,1875年为81.7,1880年是57。5,1885年是74.9,1890年是最低的29.8%此后累年逐渐递增,至1905年达到44。1,1909年则刚好超过50%

日本工业的国营资本在1890年之前是比较混乱的,此后则专注于重工业和科技、军工领域投资,比如说长崎造船厂在1898年就建造了六千吨排水量的“常陆丸”——日俄战争中被俄军击沉,1907年建造了三万吨级的“天洋丸”,正在建造两艘世界上最大的两万吨级前无畏级战列舰萨摩号、安艺号。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重建海军还从日本购买了14艘小型舰艇,虽然14艘小型舰艇加起来的排水量总吨位不到5700吨,可毕竟也是日本第一次对外国出口军舰。

远东财团想要追赶日本的船舶工业,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十五年内都不可能实现,但在其他领域,中日差距并不大,东三省和日本的差距就更低了。

东三省的这些大中小的企业家们都很清楚,只要远东财团真的愿意继续拼到底,日本就凭那点家底想要一口气击溃东三省工业基本等于扯淡,至少在东三省的市场上没有日货的机会,在中国内陆市场也迟早被击溃。

至于现阶段血拼最厉害的纺织业,日本八大纺织社要是继续这么血拼两年,基本就是自寻死路,中国的纺织业目前有半壁江山是远东财团的,隔着关税、运费和远东财团拼家底,这不是找死吗?

远东财团往年根本不承认有年会这种会议存在,今年的年会一开完,却故意将大方向的消息放出去,整个东三省企业界一片振奋,人人都觉得有救了,银行业和外资这边也都松了口气,因为东三省明年在货币上肯定还是维持宽松政策。

中日之间的外商投资有一个问题是根本性的差距,那就是外国资本在东三省拥有发钞权,这就注定了外国资本涌入东三省的规模远超过日本。

作为东三省的僭主,宋彪鉴于东三省和中国本身的人才缺乏问题,以及在现代工业、农牧业、金融业的经验和认识上的匮乏,加上本身的外汇和白银储备匮乏,他也不排斥外国资本和外资企业,这是东三省外国人口在过去五年中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里面都有外国教员,所有的企业都有外国技师和熟练技工,总督府外国专家局、军垦总局和远东财团是东三省最大的外国专家聘用单位,在每一个军垦局、军牧局都有外国农牧专家组成的顾问团,东三省的科学研究院、工程研究院、农业研究院则都有80%的人员来自于外国招聘,东三省的各所大学、中等专科学校最低也有一半的教员是从国外招聘而来,包括远东陆士。

外资、外企、外籍移民其实也是东三省经济发展奇迹的一个重要支助,除去韩民外,总数约有185万的外籍移民在东三省经济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绝对不可忽略的。

存在就是合理,每一个所谓的奇迹的背后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东三省只是抓住了历史上最有利的一个阶段,这是


状态提示:第157章 东北海军启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