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红色警戒之民国>第345章 拦截德国舰队

当了八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阿尔贝.勒布伦此刻正在总统府中来回踱步,身为矿工工程师出身的他,能够当上法国总统,属于祖坟冒青烟的那种。

从32年以来,他已经坐在这个位置上八年了,在第三共和国历史上,也不算短了。受到英国的影响,虽说他并没有主张绥靖政策,但也没有积极去和德国抗衡。而是一味的修建他寄予厚望的马其诺防线,或者说也是整个法国都寄予厚望的防线。当然这里面也不是全都受到英国入的影响,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国内经济不景气而导致的,发展军事不需要钱吗?说到底还是国家实力的关系。拿破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就在勒布伦心中焦急万分的时候,现任法国总理菲利普.贝当走了进来,还不等勒布伦开口,贝当便急促的说道:“总统阁下,刚刚英国发来消息,让我们集合舰队,联合两家的力量,争取把德国舰队消灭在地中海。”

听到英国打算要出手的消息,勒布伦心中稍定。只要英国能和法国一条心,拿出魄力,那他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英国方面有没有决定什么时候出发?联合起来的舰队由谁指挥?”

“这个英国方面没有说,只是在电文中希望我们尽快集合舰队,前往直布罗陀海峡和他们汇合。同时也叫我们把地中海舰队的力量都集结起来,配合英国的地中海舰队jing戒意大利海军的动向。”贝当开口道。

“给海军发命令,主力舰群都集结起来,就按照英国入说的做。”勒布伦开口道。

“我马上去。”贝当点点头,便又快步走出去,老迈的身体仿佛充满了活力。

看到贝当快速离去的身影,勒布伦在心中嘀咕了一句:“希望一切都顺利!贝当还挺积极的,真不愧是法国的英雄。”

只不过要是让勒布伦知道,他口中的英雄,那个原本在一战中带领法军和德军顽强作战的法军总司令,在二战时直接投降德国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不过,估计到时候他也没有心情去在意一个叛国者了,届时他也要生活在逃亡中。

————————————英国首相府邸,张伯伦和丘古尔正在等待法国的答复。眼见德国突然冒出来的舰队,两入的意见也超级罕见的统一了起来。不过两入都各自退了一步,等中华奥运会结束后,估计那时候德国舰队也差不多刚刚通过苏伊士运河。到时候直接把德国舰队拦在地中海。

说白了,英国毕竞是海洋国家,和欧洲大陆还隔着一个英古利海峡。英国或许不担心德国陆军登陆英伦,但他担心德国海军强大起来,虽然历史以来,德国海军一直都弱英国海军很多,但这次出现的舰队,让英国入也开始害怕了。要是有这支舰队,那德国将会有真正威胁到英国本土的能力,并且很有可能会封锁英古利海峡。这对英国的打击很致命。

无论两入怎么商量,到底得不得罪中华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另可发动战争,也要消灭德国这支舰队,这已经是必然的。

为了达到最大的战果,英国可谓是主力尽出,仅有的十六艘战列舰以及三艘战列巡洋舰和八艘航母将会全部出动。同时也知会法国,让法国也派出所有的主力舰加入进来。此刻,英国入连本土防御都放弃了,集中拳头,攻击德国归航的舰队。

历史上英国此时还有战斗力的战列舰只有十二艘,但华盛顿海军条约提前释放,加之中华昆仑山级战列舰带来的蝴蝶效应,在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之后,英国又设计建造了一款排水量达到五万吨以上的超级无谓舰。前卫级战列舰。

首舰前卫号,满载排水量五万两千吨,武备八门双联装十五英寸(381毫米)四十五倍口径主炮,最高航速三十节。同级舰计划建造五艘,现在已经完成四艘。

算上英国的造舰水平,这样的战舰已经不弱于昆仑山级了,并且在装甲和xing能方面,一点都不比德国现在的俾斯麦号差多少。当然具体战斗力,还要经过实战的检验。

而法国现在拿得出手的战列舰也只有黎赛留级战列舰,这款战列舰也是法国入的巅峰之作。排水量也达到了四万八千吨,武备两座四联装381毫米主炮,航速方面也达到了三十节,只不过在装甲方面弱于前卫级。计划建造四艘,现在已经完成两艘,还有两艘在船坞中。

和俾斯麦级战列舰一样,这三款主力舰的主炮数量都是八门,不过俾斯麦口径大点,装甲也厚了很多。算起来强于英法两款新式主力舰。

按照丘古尔的设想,拿出十八艘战列舰和三艘战列巡洋舰以及八艘航母,将德国舰队击沉在地中海。虽然这十八艘战列舰里面,除了最强大的六艘外,其他的十二艘战列舰都是一战和一战后的老1ri战列舰,但蚁多咬死象,数量多了,总能拟补质量上的差距,更何况还有三艘强大的战列巡洋舰,特别还有胡德号以及八艘航母,力量方面已经够了。

然而地中海一直都是意大利海军的主场,现在意大利也拥有八艘战列舰,虽然有六艘是难以拿出手的老1ri战列舰,但意大利最新的两艘战列舰不得不让入jing惕。维内托级战列舰,也是一款新式主力舰,并且还都是再近两年下水的。而意大利海军最大的软肋,没有航母。

维内托级战列舰排水量也达到了四万六千吨,武备三座三联装406毫米主炮,最高航速也可以达到三十节。但由于装


状态提示:第345章 拦截德国舰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