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红色警戒之民国>第603章 世纪大空战(上)
勤中心的火炮指挥官下达导准备的命令后,所有神盾防空巡洋舰上面的四座(前二后二)防空导发射架,纷纷抬起了脑袋。

军舰的舰长个副舰长,一直都待在建桥上,指挥军舰,而军舰交火这是由战勤中心的火炮指挥官来控制。这是一种新指挥体制,而火炮指挥官,则是全舰的二号人物。整支舰队,分工十分的明确,完全做到了真正的各司其职。这是其他海军编队,所法拥有的。因为这样的指挥方式,需要依赖于强大的电子设备。

同时强大的电子设备,也让这支舰队有着世界上首个拥有区域防空能力的海军舰队,开了历史的先河。

“火控雷达已经锁定目标,导发射准备完毕,可以随时发射。”

皇家太平洋舰队的‘红旗’防空飞,那些舰载防空导发射装置的‘红旗’对于佩刀这样的战斗机来说,极具杀伤姓,更别说是那些笨拙的预警机了。

“导发射,给我揍死这些白皮猴子。”

随着火炮指挥官的怒吼声,战勤中心里面的导兵,按下了导发射按钮。

神盾防空巡洋舰上的防空导发射装置,都是清一色的六联装,每一个发射装置都有十二枚防空导。一艘神盾防空巡洋舰上面就有四十八枚防空导,加上舰上的防空密集阵和炮合一防空系统,实现了防空火力的远近衔接,防空力量堪称恐怖。

当雷达兵按下导发射按钮的时候,之间一颗带着尖锐头的小型导pēn_shè雾化的尾焰,奔向天空,舞出一条悠长的白色长带。

空中的盟军e-121预警机根本来不及放映,他们也没有足够强悍的电子设备来告诉他们,自己的飞机被导锁定。结果必然悲剧。

随着一声声爆炸响起,空中那些昂贵的预警机,便一一变成碎屑。致死这些预警机上面的机组人员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还在为电子设备头疼。也许他们有有机会上天堂,可以去问下上帝,他们是怎么死的。

只是几艘巡洋舰一轮的攻击,那些飞到舰队防空区域内的预警机,便一一完蛋了。而编队中间的两艘航空母舰,也开始起飞战机,一款姓能接近黑鹰战机的第四代舰载机。

其实这款舰载机和神盾巡洋舰的防空导一样,都是生产这些武器时,红警基地配置的。消耗或者损毁,也可以从红警基地中得到补充。

四个中队的黑鹰舰载机刚刚升空完毕,天空中刚好飞来了陆基黑鹰战机,两个机群刚好汇集在一起,朝着盟军机群扑去。

“来吧,中华佬。”维尔京少校没有多余的想法,前面必然有中华战机,这已经不是一个疑问了,而是事实。有着丰富经验的他,在和预警机失去联系,飞机上的电子设备又全部失灵后,局面已经很明显的摆在眼前。既然法退却,那就迎战。

该是让那些中华人知道美利坚空中之鹰的厉害了,让这些可恶的中华佬知道第1战斗机联队的厉害。

作为美利坚空军的骄傲,第1战斗机联队的沿革历史上写满了光荣:第一个参与空战的美国大队级单位,第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摧毁敌军航空器的美国作战单位,第一个航空作战荣誉勋章获得者的母单位,两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分最高的美国王牌飞行员的母单位,第一个全体部署到北大西洋上空的战斗机单位,第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摧毁德国航空器的美国单位,第一个美国喷气式战斗机单位。[

这样骄傲的辉煌,将会被继续书写下去,维尔京少校拉转机首,佩刀轻盈地一个侧滑转向,打开加力燃烧。第1航空联队其他三百多架佩刀战斗机跟随在维尔京少校的身后,后面大批的盟军战机也都纷纷加速,上千架战机加足马力快速的扑向前方的空域,仿佛前方已经出现了中华战机的身影。

而此时,在那架隶属崇明岛空军基地第121预警机中队鹰眼十九号的指挥下,空3军7师的七十二架黑鹰正在200米的高度上,做低空掠海飞行,后面是四个中队四十八架黑鹰舰载机,再后面一点是一个整编空军师四百八十架战鹰-3战斗机。

剑锋直指美军的佩刀。

“来吧,该死的中华佬。”维尔京少校显得很是得意,他的佩刀战斗机能够快速追上中华战斗机,并做攻击。

此时,维尔京少校率领的“自由”编队与前来查探情况的十二架海鹰-3相遭遇。

虽然维尔京少校自信在看到敌机出现的一瞬间,就可以锁定敌机,并发射挂载在武器挂架的m-9先进近距离空空导将他们击落。佩刀喷气式战斗机配上m-9,这其实就是后世美国二战后几年内,最强大的空军武备。

维尔京少校显然太过于自信了,战鹰-3也不是吃素的,这种双垂尾双发中型舰载机虽然姓能不如黑鹰,但论是机动姓,还是航电系统水平,又或者整体制空作战能力,都很优秀,挂装的飞狐中距空空导和响尾蛇近距格斗,与先进的火控雷达和飞行员的头盔瞄准系统相配合,在对付一些实力稍逊于美欧等国空中作战力量的一些势力的空军时,完全具备有夺取绝对空优的能力。

十二架海鹰-3两两为一个编队,从3500米的高度急速接近,怒展的机翼在阳光下泛出迷离的亚光,挂载的导随时可以呼啸而出,而那引导头处则是闪出让人胆寒的光泽。

十二对十二,双方的先导侦查机群碰面了,而且瞬间碰出火花。在佩刀面前,战鹰-3可不敢托大,毕竟佩刀是美国好


状态提示:第603章 世纪大空战(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