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武则天女皇之路>第286章 〔捉虫〕

第二十章征伐06

新罗残兵一路往南逃回金城,又与占领金城的百济残兵打成了一团。

两边都是哀兵,竟然斗得不分上下。

等苏定方扫平百济国中余孽,挥兵北上的时候,金城的两支残兵已经打得差不多了。

苏定方这货喜欢欺负‘非我族类’的毛病又发作了,趁着来济在百济留守,没人能劝阻他,就一不做二不休,亲自带人冲到阵前,不管百济还是新罗,乱杀一通,把两支残兵通通咔嚓掉了。

之后,新罗国都金城就也落入了唐军之手。

苏定方叮嘱手下收拾好战场后,就喜滋滋地让人把留在百济的来济请过来,让他写捷报回长安。

与苏定方这边的一路势如破竹相比,薛仁贵那边的战事就比较艰难了。

半岛三国中,高句丽的实力无疑是最强的,当初隋炀帝和太宗皇帝数次征伐,愣是都没能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可见其强悍。

高句丽最早见于西汉时期,其原居民主要是东北地区的汉人、濊貉部落土著和一部分迁徙过来的扶余人。汉朝政府在这一带建立了乐浪、辽东等四个郡,此地大约有百多年时间是汉朝管辖区。到了东汉末期,高句丽摆脱了汉朝政府的统治,吞并了汉四郡,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政权,就是高氏高句丽王朝。

此后这个政权对中原政府时叛时降,时慕时倨。

隋炀帝亡国,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多次征讨高句丽失败,致使国内民生凋敝,国力大耗。

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对句高丽“遣使称臣”并不感冒,也没有一定要将故土收归的想法。

这段时间高句丽度过了一段相对和平的事情。

直到太宗李世民上位,大唐先是与半岛的新罗国结成宗主——臣属关系,然后在新罗的挑唆下,大唐与高句丽发生了数次不同规模的战争,其中最重大的几次就是贞观末年的三次远征辽东三次铩羽而归的征战……

远征高句丽失败,应该是李二陛下一生的污点和缺憾,也同样是导致李二陛下最后猝然病逝的原因之一。

在吴诩看来,征服高句丽应该也是李小九的心结之一。

当初李二陛下御驾亲征辽东,也不过用了二十多万人马,而李小九在数年之间,顶着天灾、**、内耗,硬是弄出了三十万大军来,可见是蓄谋已久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高句丽可是块硬骨头,没那么好啃。

如今高句丽国中当政的是权臣泉盖苏文,此人出身军政大家,颇有几分才干。贞观十六年时,泉盖苏文先下手为强,把企图干掉他的高句丽王高建武骗到了自己的地盘,手起刀落咔嚓掉了一百多号王公大臣,然后顺手把高建武剁成n块,丢进了阴沟里。之后,泉盖苏文就自封大莫离支(相当于丞相),另立高建武的侄子高藏为王,自己则为摄政大臣。

至此,泉盖苏文手握整个高句丽的军政大权,国王高藏完全是其手中的傀儡罢了。

太宗三次讨伐高句丽,都被泉盖苏文打退,固然有气候地理和大唐君臣内部不和谐的因素在,也同样有泉盖苏文极高的军事才能这一因素在。

这次讨伐高句丽,李小九把三分之二的兵力放在苏定方那边,薛仁贵这边只有十万大军,即使加上曾经打败过高句丽大军的营州都督程名振部众,全部兵力也不到十五万。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薛仁贵部这次出兵的时节是在初夏,这就可以避免前几次出征高句丽时,因为天气变化,寒冷大雪导致的行军不利,粮草供应困难等客观因素,最后不得不班师回朝的杯具。

薛仁贵本人比较谨慎,这次被李小九委以重任,居然也冒了一把险,把兵贵神速之策运用得淋漓尽致。薛仁贵军一路上没有花太多时间停留在攻城略地上,而是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高句丽与大唐接壤的十数座城池以为后盾,然后趁着高句丽边防军集结于几座要塞之时,忽然分军由小路绕过了这几座大城,穿过高句丽腹地,直奔高句丽国都平壤而去。

这一战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由于高句丽主力军正在南部与新罗大军对抗,战线拉得十分长,一时半会儿根本调不会来。而留守在大唐边境几座军事要塞的高句丽军队,虽然已经足够强悍到可以抵挡十万唐军,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带薛仁贵敢化整为零,直接绕过他们,冲进高句丽腹地去啊!

等平壤城外忽然出现数以万计的唐军时,连泉盖苏文也被震撼了。

他的老对手营州都督程名振是为唐军先锋,到了平壤城下后,二话不说就开始攻城。

所有高句丽人都懵了……

平壤城作为高句丽的王都,自然是没这么好攻克的,可唐军这忽然从天而降,又气势汹汹地攻城,这可把n年没见过大型攻城战的平壤人给吓坏了!

傀儡高句丽王高藏几乎动了宰掉泉盖苏文投降的心思,可没过几天,从天而降的数万唐军却忽然快速撤退了,仿佛前几天的攻城大战只是错觉一样。

而就在唐军离开平壤城范围不久,从大唐边境撤回来保驾的高句丽大军才堪堪赶到。

泉盖苏文怒不可遏,立刻命这支边军追赶撤离的唐军,以雪围城之耻辱。

不想,高句丽大军往北追了好几天,都没发现唐军的影子,反而是收到命令从新罗班师的军队,忽然在半路遭到了唐军袭击。

征伐新罗班师的这支高句丽大军约有五万之众,刚刚经过了与新罗


状态提示:第286章 〔捉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