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宝使出蛮力,站在船尾,两腿叉开,把篙从身边往后插去。接着双手一握,腰一弯,腿一弓,小船冲得后尾直往下跌,船头一撅一撅的,犁开的波浪哗哗啦啦拉着溜线直响。
骡驹袁在舱内领着狗剩、樊傻子、浪妮几个队员整理着各种各样的渔钩。他们穿过周围苇蒲荒荡,径直来到鱼龙湾中心,一看湖面开阔,两侧浅水区芦苇、香蒲间杂缜密便于设伏,又是鬼子往周村、南鹭山运送战略物资的必经之路,很适合巧摆渔钩阵,实在是理想的水上歼敌战场。
姥爷站在船头上指挥着一条条装着鱼钩的小船操作,一条条溪犁来到伏击水面周围湖里七手八脚张卡下钩,分层连环设防,各类大小鱼钩结合,同时,对于战斗打响后,鬼子可能逃跑的沟湾也设置了相关拦截阵,准备到时确保伺候圆满妥帖了。
那锦秋湖上的打渔钩,种类繁多,有地钩、坐钩、划钩、淌钩、爬钩、棒钩、针钩、弓子钩、对口钩、半截钩、红食钩、滚钩等等。各类钩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小的象钩针,大的如秤钩。有如意单钩,对腚双钩,倒刺丛生的矛头钩。钩尖锋利,大小鱼只要一沾边,就能留住,别想跑掉。
不同钩的下法也不一样,有的埋伏在鱼道,迎头截击,有的流动在湖上尾随追打。地钩,用绳子系在带尖的苇子上插入水底;棒钩,拴在两头齐的苇子上浮在水面;坐钩,则吊在长长的缆绳上悬在湖水中间。这样活动在各个水层的鱼,都会遇到拦截阻捕。
其中,坐钩最好,用一条菜豆角那么粗的麻绳做钩檀,每隔两三寸,用捺把长的绳子系上一把象秤钩似的钓钩。每一百钩,系上一个巴掌大、半圆形、管着钩檀不沉的浮子。每一千钩,竖上一根竹杆。一船坐钩,有二十五个杆子,钩檀六千多尺,合四华里长,拴着两万五千多个钩。
那二三十斤重的大鲤鱼都能钓到。四五十斤重的大黄杆子鱼,足有两米长,小碌碡那么粗,尾巴三拃宽,它劲头大,性子猛,动作快,一游十几里。游过去,后边水成沟,两边起波浪。碰到小型运输船,一头碰掉舵杆,遇到小排子,一尾巴搅翻;身中一两把渔叉,照样带着往前游,算是锦秋湖里的“小霸王”了。可是,它本事再大一碰上这坐钩,就脱不了身了,越是摇头摆尾挣扎,邻近的钩越发都纷纷搭过来,把它全身钩住,比捆绑的还要结实。这时,就是请“龙王爷”来,也救不了它的命了。
如果坐钩檀两头系在两条船上,随船漂流,就变成了淌钩,能追击逃跑的鱼群。如果行船上用人操作,拉锯似地划动钩檀,摆动钓钩,强制性的钩鱼,就变成了划钩,能主动捕捉鱼群。帆船两侧,带上长柄铁钩,象竹筢搂豆叶似的前进着,这是爬钩。它能利用风力追击水底游鱼。
姥爷他们正在下的钩,就是要把各类钩综合使用,布成鬼子能进不能出的mí_hún阵——难以逾越的水上长城。
下滚钩很简单,可威力不可小觑。锦秋湖渔农民们一般在长长的绳子上扣上浮漂,再在绳子上等距离系上长短不等的钩子。那豪钩子堪称最大的鱼钩,它赶上小秤钩大,明晃晃,尖戾戾,带有锋利的倒刺,做这么大的钩,用意很明确,就是要钩大鱼。
等做好了绳钩,渔农们就乘船到预定水域,将绳钩放下,一头用木棒或竹杆固定,另一头放任自流。这样,钩绳漂在湖面,漂纲上则每隔一米系有一只浮子,使整张滚钩悬浮在水中,为了使钩子能定位在离湖底一、二十厘米的地方?那就还要在相应的位置吊挂一定的重物,至于具体吊挂多少重物,那就是要看把头们的数了。此钩一般安在二流上,让水流那么一冲钩子能随着波浪的起伏前后左右摇摆不定地滚动,贴着湖底游弋的大鱼看见漂动的钩子,以为是什么好吃的就会游过来?一不小心碰上钩子就有可能被胡乱钩上,一疼就挣扎,而越扑棱咬得越深越紧,因此,有时一条鱼身上钉了好几个钩子。
逮上来的鱼,身上的钩子也不规则,有的钩在头上,有的钩在身上,还有的钩在鱼尾上。不管钩在什么地方,一钩上准跑不了。
锦秋湖上的渔民一般满潮放落潮收,风浪大了也有几天不收的。钩的鱼都是几斤以上的大鲈鱼、黑鱼、鲶鱼、草鱼以及鳖,收到不是很多却很值钱。要买大鱼就到湖边向使钩收鱼的招招手,他们就会划着小船上岸来。买卖间不一定要用秤,手提提说个大概数就可以成交。
一次,县城里来了几个人,看到十多条花样不等的大鱼,才两三毛一斤,一开口全给买下了。时间一长,渔民吃一堑长一智,跟着学精了,看实在没有外地人买才会卖给当地人。
滚够收获丰盈又过瘾,却也厉害恐惧,要是人在激流中给滚钩钩上了,那可是凶多吉少,有经验的老渔农常提醒年轻人一定要远离滚钩,下湖捕鱼总忘不了带上把剪刀以防不测。而四处乱扔漂流的瞎滚钩则更像无主水雷对下湖的构成了潜在威胁。
三九隆冬,天寒地冻,吃苦耐劳的渔农们却总闲不着,于是,便破冰逮鱼。他们用钢镩凿开了厚厚的冰层?由于冰太厚很费功夫,一般打四个冰眼。然后,用走杆、勾杆等工具把一根尼龙绳从第一个冰眼穿进,从第四个冰眼拉出。接下去就是下滚钩了,一只钩中指长短,钩尖用钢锉修整得锋利无比,用一根五十厘米的尼龙绳系住再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