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到于江海底气十足、挑衅十足的问题,顿时一阵哗然,纷纷把目光望向一脸铁青的李新杰。
李新杰脸色铁青,放在桌子上的双手微微颤抖,隐约看到他手上青筋暴突,仿佛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在座的众人能够趴到市厅级领导的岗位上,并非一无是处,很多人还是有一些能力的,听着于江海侃侃而谈,他们都知道于江海说的是实际情况,当初项光沛还是市委书记的时候就曾经提过统筹开发兴岛资源的建议,只不过因为当时的各种条件都还不成熟、尤其是资金匮乏,最后宏伟的蓝图不得不大打折扣,直到现在这个样子。
只不过让很多人感到汗颜的是,每每听说兴岛什么什么资源怎么怎么丰富,但是很少有人亲身实地的去考察和研究过,倒是于江海这个外来户功课做的很深,甚至详细到拿着沙子去化验、请专家检测海水的地步,李新杰刁难他,实在是找错了对象。
而且于江海切入问题的契机把握的十分到位,通过兴岛旅游开发这个李新杰自己提出来的口号,然后扩展到其他方面,这样一来李新杰根本无法进行反驳,否则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但是于江海又言辞凿凿的指出只开发旅游业是瘸着腿走路,根本未考虑到兴岛的全面开发,无疑是在指责李新杰一系目光的局限性和短浅。
新任总理褚廉明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举国皆知,于江海故意提出“大农业”的观点,也让李新杰一系无从反驳,否则就是故意和褚廉明作对,新任省委书记万明坚作为褚廉明的嫡系,焉能会让他有好日子过?
在座的众人纷纷心思急转,却又不得不承认于江海这一招的厉害,再让任何人都无法出言反驳的同时,他对每一个行业和方面的把握能力也着实高明。
先说旅游业,倘若兴岛开发还是走按照项光沛或者李新杰两人提出的老路子的话,只要加大开发、投资、扶植和宣传的力度,也不是没有发展起来的可能,但是正如于江海之前所说的一样,兴岛就是下一个蓬莱阁,必然会和蓬莱阁抢客源,这样形成一个恶性竞争和恶性循环,绝对不利于烟城市旅游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找到烟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子就成为当下的不二选择,而且兴岛恰恰又有这样的资源,极富各种对人体有益矿物质的海沙、海水完全是海水浴场、海沙沐浴、疗养的天然场所,在人们逐渐对健康、养生关注起来的时候,经过适当的包装和系统化的宣传,绝对能够成为烟城市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但是海沙和海水,兴岛周围天然的海峡风光和海水侵蚀地貌也是兴岛独特的旅游资源,在整个华夏国海峡旅游还没有提出来的时候首先打响第一炮、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旅游景区,势必会载入华夏国旅游业的史册,更为重要的是,头上顶着“第一”的光环,还怕兴岛的旅游业不被那些好事的记者们主动炒起来吗?
其次是烟城市“大农业”观点的提出,烟城市作为华夏国东部沿海地市,加上全市丘陵地貌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境内河道如网如织,早就形成了号称“三驾马车”的种植业、林业、渔业发展模式,种植业主要以粮食作物、茶叶为主,林业主要是以再生林木为主,渔业则分为淡水养殖和咸水养殖以及海洋捕捞。
虽然大农业体系的基本框架十分完备,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化,基本上家庭式的小户作业,既没有形成规模化,有没有形成科技化,同时农、林、牧、副、渔也的发展也没有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个体系。
而于江海的意思非常明确,种植业的发展不能够仅限于小麦和玉米这样的粮食作物,而应该种植销路好、附加值高、能够创造更多收益的农作物,他在宁武县的时候就曾经尝试过发展特色农业的路子,这个时候说起来这个问题自然是一套一套的,果然就唬住了不少人,也是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市长唐汉超不在,要不然他也会暗自叫绝。
林业方面单一的伐木再生林也有着很大的弊端,且不说这种靠砍伐树木的盈利方式十分低下,还会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土地养分流失等问题,与“农业发展可持续”的国家政策相背离。
在这种情况下,林业的综合发展也成为必然,首先在丘陵地带,要形成立体化的发展模式,伐木再生林、灌木丛林、低矮丛林和喜阴植被交错种植,既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创造更多的收益,更能够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至于丘陵作物诸如茶树的种植等问题对于江海来说更不是问题,好客茗茶正在急速扩张中,寻找合适的茶园已经显得十分迫切,这也是那天他和姐姐于江慧在记者面前半真半假开玩笑的一个原因。
工业方面于江海则是靠数据和事实说话,通过和华夏国四大盐场之一的曹妃甸盐场对比,从而突出兴岛东南海域在地理位置、光照条件、海水含盐量等方面的优势,来向与会的人们证明:曹妃甸尚且能够成为华夏国四大盐场之一,比曹妃甸条件优越很多的兴岛发展海盐的潜力可想而知。
海洋中永远都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只要你能够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发展工业自然不在话下,尤其是海浪发电这种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资源,更是大自然对烟城市的馈赠。于江海特地用极具说服力的专家们的研究结果展现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