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向阳寺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县旅游广告上没有附照片,商益明也没上网搜相关图片,有关它的一切对于这哥儿俩而言仍仅限于传说中。李伟本身对这些传说的真实性嗤之以鼻,无奈身旁的老同学仿佛对此怀着某种信念。翻越那座山丘的时候他承认,自己来向阳寺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求这里的神仙保佑自己尽早从现在的所谓医院健康杂志跳槽到一家待遇好的正规编辑部。
早在大一刚入学时,这个北京城里出生长大的孩子对幽冥之谈的执迷程度就令同宿舍几名来自偏僻山村的同学吃惊,他把从小到大以及后来发生的许多原因不明的事都归结于怪力乱神的作用,想不到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已5年,迷信的顽疾仍然根深蒂固。
李伟不指望这寺里的神明能像他说的那样帮自己转运,不曾想踏进大门之后,运气转没转尚未可知,这位古代文学硕士对于专业知识的信心和优越感倒是很快恢复了。向阳寺内如同四合院一般分布着二十多间房屋,却连儒释道三家几乎所有的圣贤神明一起供奉,且全然不分主次序位。寺中见不到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倒是端坐在正对大门的堂屋里;弥勒佛不在宝殿,却在后院与龙王挤一间祠堂。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座本地赫赫有名的庙宇中的诸神,形象竟然被塑造得十足粗糙,全无神韵。尽管它们的身上被上等的颜料涂上了浓重的色彩,但上色者显然不懂得颜色的搭配,结果使众神像一群披了五彩仙衣的贩夫走卒。那些胡乱的描画和雕琢痕迹,一看便是出自连工匠都算不上的“二把刀”之手,其审美效果甚至不及这寺里用白灰和红漆简单粉刷的围墙和屋子。(.)
李伟与商益明对视了一眼,商益明面色尴尬,胡乱拜了几尊神像之后,他二人便与其他城里来的游客一样闲逛起来。占大多数的本地乡亲却不像他们这般“以貌取神”,他们也不管神仙怎样难看,位置摆放得怎样混乱,依然掏钱买香烛,毕恭毕敬地叩头上香,有些上岁数的人口里还咀嚼着乡音,念念有词。见他们这副模样,李伟有点儿明白为什么益明说这儿流传的神怪灵异之事特别多了。
到了伏魔金刚殿,李伟忍无可忍,指指那威风凛凛的伏魔金刚对益明道:“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还有灵气?我看太俗气啦!”也许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有点儿大,商益明拉拉他的袖子,使了个眼色,原来几个捧着香的虔诚的当地老太太正用恶狠狠地瞪着他们。
李伟低声耳语:“这寺恨不得将各路神仙都胡乱供在各间屋里。另外你注意到没有,怎么见不着一个和尚道士,都是那些穿次等迷彩的……说是工作人员合适吗?没有一位宗教人士,甚至好像没有住持,而那些个管事的‘工作人员’,看上去就是本地的乡民。就算你是比较文学方向毕业的,凭民俗学课上的常识,你也该看出来了吧?”“看出来了,是不太合理。”商益明发觉殿外还有几个听见了刚才李伟的大叫的当地人在用眼神责备他们,大约是对他们在各神殿间走来走去却不点香火无声地表示了不解,“咱们上炷香就走吧。”
递上十块钱买了两炷香,他们学着那俩老太太的模样点上,准备敬上去。
“啊救命啊!”一个女生发出的尖厉惨叫突然传来,吓得商益明手里的香险些掉落。他拉着李伟循着声音跑过去。
向阳寺后堂一带,一座立着“游人止步”牌子的小院的小拱门被拼命拽开,一个年轻的姑娘丢了扫把,丧了魂似的踉跄着冲出来,没跑两步便跌倒在地上,犹自上气不接下气地喊着:“救……后山!他从后山洞口……救命啊!”
周围几个穿迷彩服的人早已听见动静,连忙过去扶她。许多游客也围了上去,李伟和商益明便随着他们一起凑到跟前。
李伟见那姑娘很年轻,面色吓得煞白,却没有褪去那黄土地般健康的肤色。她生了一副圆圆的脸蛋,五官长得较为精致,尽管称不上大美女的面孔,但此刻这失色的花容也颇让人怜惜。听她刚才喊叫的口音,她大概本地人或者北京城里人。她倚在一名“迷彩服”怀里急喘了几下,便昏了过去。
这一下围观人群骚动起来,有人窃窃私语,猜测她究竟遇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有人掏出手机打算拨急救电话。商益明也问李伟:“该先打120还是110?”
忽然,人群外有人喊了一声:“好啦,何长老来啦!”众人不约而同地止住了各自的动作扭脸望去,见到两个穿棕西装戴墨镜的青年拨开人们围成的圈子,粗声粗气地说:“行了行了,让开,让开点儿!”待人群裂开一条缝,两个“棕西装”便垂手分列两边,他们身后一个年近五十、长了一张尖脸的矮瘦男子身披法袍头戴法帽,挥着拂尘款款而来。他朝围观者略一欠身,淡淡一笑,道:“诸位莫慌,这位姑娘是敝寺的清洁工。老朽懂些医术,亦能望闻问切,且容我先为她检查一下。”
他蹲到姑娘身边,捧起她的左臂。围观的人们都屏住呼吸,看他一边为她号脉,一边闭上眼睛。片刻之后,何长老睁开双眼,问扶抱着姑娘的“迷彩服”:“方才她是怎么喊的?”“迷彩服”附到他耳边悄声言语几句,他听得瞪了一下眼,旋即平静点了点头,对众人说:“还好,她气息已趋顺畅,脉象渐渐平和,应该只是惊吓过度,以致暂时昏厥,没有大碍。”果然,姑娘的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