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苗烧水奇遇记>第170章 167
以后只要一有空他们就黏在一起,关系似乎好的不能再好了芳子想的是用自己的柔情来迷惑他,让他不把自己对大清的忠心给抖出来,事实上却是另外一番样子,在她露出马脚的当天,多田骏就把自己的想法写成电报发给了日本军部

电文的内容是这样的:芳子是清朝的十四格格,她当初来日本,以及今天成为日本间谍,都是为了让复辟大清,所以请军部在使用她之前考虑到这个情况,落款写的是多田骏而这些芳子完全不知情,还整天费尽心思的讨好多田骏,多田骏在享受一位女子的柔情的同时丝毫不感到愧疚在关东军的军官们为如何管理日本而感到头疼的时候,军部已经在着手考虑把另一个问题,他们认为辽东的问题应该尽快解决,然后让关东军攻入山海关,就像当年的吴三桂那样,如果顺利的话,三个月就可以扫平中国

为什么会这样估计呢?当初清军与明军的装备差距不是特别大,而日军与中**队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中**人的素质是非常差的,许多指挥官是文盲,他们看不懂地图,指望他们上战场跟日本人拼命,很难能够鼓舞士气装备的差距也是巨大的,禁军和地方军队的装备相差巨大,精锐与一般部队之间的差距也非常大,这样的部队不便于统一指挥,蒋先生身为这个国家名义上的国君,他也感到非常为难这样说他的政府像是一个身体虚弱的病人不得不去跟一个大力士去搏斗,他四肢不听指挥,肚子里还有大量的蛔虫只要跟人一交手便只有挨打的份,他总想着想把肚子里得蛔虫打掉再说,不过日本人不会给他这样的时间

但是这里必须再做一点分析,在日本以前,中国曾有两次被夷狄征服,第一次是元朝,元朝征服中国是个漫长的过程,铁木真慢慢恢复了乞颜部,之后又消灭了乃蛮、塔塔尔、汪古、蔑尔乞等草原六部然后铁木真南下灭了金西征灭了西辽、花揦子模,之后灭了西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蒙古人生活的不大平静,知道忽必烈即位,他派兵灭了南宋,在此之前已经派兵灭了大理,还征服了吐蕃,元朝的统一是空前的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盛的时候,可他在文治方面就表现的要差很多

因为治理不善,所以不满百年元朝就土崩瓦解第二次是清朝,在清朝兴起的时候,正是明朝走向衰败的时候,这个时候明朝在军事方面的人才青黄不接,国库空虚、百姓们非常贫困,民变不断、盗贼蜂起而这个时候的皇帝昏愦不堪,不是无能不作为,就是无能乱作为李自成带着军队一路打到京师,皇帝在万岁山自缢身亡,偏李自成是个不能成事的,尽因为一个女人触怒了吴三桂,这个时候他可以派一个使节将着陈圆圆和吴襄送到山海关,归还他财物,许以高官,赐给显爵,相信吴三桂不至于走上这条不归路,与此同时,他可以为崇祯皇帝举行隆重的葬礼,同时寻找流落在民间的储君,拥立他做名义上的皇帝,自己以闯王的身份兼任大丞相兼大将军,每件事都有他自己解决,等到局势稳定,他在正大位这不是很好吗?

李自成亲自领兵攻打山海关,简直愚蠢到了极点,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竟然没料到吴三桂有可能投靠清朝,到最后身死国灭,说到底还是因为愚蠢,目光短浅,没有见识如果没有汉人的支持,清朝想要统一中国,其实是不可能的吴三桂拥有明朝最为精锐的部队,却投靠了清朝,这样明朝真正具有战斗力的部队就所剩无几,所以才一溃千里,面对敌人进攻毫无还手之力

而蒋先生所面对的情况不一样,他的都城在南京,他的精锐部队在这个时候保存完好,当初清朝在明朝没有精锐部队的情况下尚且不能在三个月内完成统一,日本又怎么能在三个月内征服中国呢?此外,元朝和清朝在统一中国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受到外面的干扰,而这个时候美国一直在背后支持中国日本人这个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自信是毫无道理的,所以他注定要失败不过失败也需要有个过程,有一位参谋这样说:“当初元朝和清朝在同一中国的过程中,他们都随着战事的推进而把都城迁到中国内地,我们也应该这样做”

话音未落马上就有另一位参谋站起来反对,说:“把我们的都城迁到中国,我觉得这是中世纪的想法,现在是二十世纪了,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把都城迁到殖民地的例子”那参谋说:“如果不这样,我们就不可能拥有中国”对方听了这话却不以为然,说:“我觉得应该这样,将中国分而治之,辽东、蒙古、华北、江南、岭南、西南、吐蕃、西域都成立**的国家,然后有我们牵头成立一个组织,将这些国家的军队统一至于帝国的控制之下,这样不是很好吗?”

那参谋听了笑着说:“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向往统一的,即便是在四分五裂的时代,每个人念念不忘的还是统一中国,我们真能够实现自己的图谋吗?”对方冷笑着说:“中国人没什么了不起,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国家的利益,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一定会为帝国效力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叫老子,他就提倡小国寡民,相信这个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那参谋沉默了,毫无疑问,他被说服了,他默然不语,军部的长官站起来拍着巴掌笑着说:“真是太好了,这简直是天才的杰作”对方笑着说:“我也是偶然迸发出灵感才有这种


状态提示:第170章 167--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