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北朝虽然摧毁了南朝的政治实体,却没有摧毁南方与北方之间的隔阂,怎么样才能让看起来像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呢?也就是怎么才能实现人心的统一呢?晋王杨广的妻子是南朝梁室皇族后裔,当初是他带着军队一直打到南朝都城城破之日,杨广没有纵兵劫掠,而是保持了良好的军纪,同时发布命令,废除前朝的不当政策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热爱百姓,而是因为他想把这里作为自己的巢**他是这样打算的,如果自己的夺嫡图谋失败,那就讨到南方,然后利用南方百姓对他的支持与朝廷划江而治当然后来事情发展的对他十分有利,身为储君的杨勇是个没有心机的人,只管自己玩乐,终于被杨广轻轻的夺走了储君之位
杨坚驾崩之后,杨广接受了隋朝的社稷这个时候他得继续解决杨坚面对的问题,必须充实官员队伍,这样才能形成对国家的有效管制,如何能够保证有一支科考的官员队伍的呢?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想法,就是考试通过考试选择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充实官员队伍,这样无论是山南海北,官员们都会奉行隋朝的主流价值观可以这样说,因为朝廷为了弥合因为南北长期分治造成的隔阂,而发明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所产生的重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你想想看,如果每个官员奉行不同的学说在不同的地方做官,很容易造成国家的分裂非常可惜的是杨广把摊子越铺越大,最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杨广为他的盲目自信和一意孤行付出了代价,他最后走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下一个崛起的人是李渊,李渊这个人也许是个英雄,但是他的二儿子在治国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才干杨广用科举维护国家的统一,李世民用科举考试的方法成功的实现了对智力精英的控制贞观年间的人们很少有人选择当隐士,大部分人都渴望建功立业,对于智力精英来说你得进入官场才有施展抱负的机会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比摆架子的条件了,如果你不想考试,那就只能当一辈子隐士,任由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你要来参加考试,那就上了人家当每年的录取名额就那么几个而已,为了这几个名额,无数饱读诗书、聪明绝顶的人物带着干粮不远万里来京城考试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会被录取,于是只好等下一次机会,这样周而复始,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考试,当你看着自己满头白发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即便在你的晚年考中了进士又如何呢?宋朝的一个叫梁灏的人八十岁考中了状元,他成了士子们得榜样他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吗?你六岁入学,八十岁才考中状元,这样看来你一辈子除了考试也没干别的大好青春就这样没有了,真是太可惜了坦率的说,科举从来不是什么选拔人才的方法,唐朝的时候考写诗,宋朝的时候好像考策论,明清考八股,写点这类东西就能证明他是个适合做官的人才?其实用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多人相互竞争,能够在这样残酷的竞争中不败淘汰的人一定不是等闲之辈宋朝有厚养士人的传统,那个时候朝廷频繁的组织科考,考试的录取率相对较高,对考生特别是一些优秀考生非常尊重
因为朝廷要养活的官员非常多,而且工资开的很高,同时还养活一支臃肿不堪的军队,所以宋朝虽然很富有,却非常的软弱晚唐开始,士人喜欢拉帮结派,互相斗争在宋朝的时候,他们除了相互斗争,也会团结起来排挤武官元朝皇帝要安置众多的亲贵,提供给汉族士大夫的官职非常少这个时候的汉族士大夫大部分没有机会出来做官了,好在元朝在文化上管的不是很严,这样士大夫们还可以靠写了剧本什么的来败败火,到了元末的时候,相当多的汉族士人已经适应了隐逸的生活,没有兴趣出来做官这个时候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为了充实官员丢无,他颁布了一条法令,凡是拒绝朝廷征召的都是犯罪行为
老子给你官当,你不接着就是瞧不起老子于是许多人心不甘、情不愿的被拉到了官场上,这些人与早年间中国的士人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的士人喜欢创立或者弘扬一门学说,他们很喜欢大谈自己对治国的看法而元末的这些士人,一天到晚只是写写剧本,发发牢骚而已,从不钻研治国这种事因为当时治国是人家蒙古人的事,汉人不便插手的所以这些人进入官场之后,很快就被各种糖衣炮弹所吸引,一个个前仆后继的成为贪官污吏面对这样的情况,朱元璋用最恐怖的办法来弹压这种风气,虽然他苦口婆心、狠心治贪,到最后还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写诗和策论还有机会说一下自己对治国理政的想法,八股文根本不给你这样的机会
什么叫代圣人言?就是直接把结论给你,你只要论述就可以了而且在韵律、对仗等方面提出了非常刻苦的要求这就导致明朝的士人不谈如何治理国家,只谈喜欢谈一些关于义理的问题,道德的问题明朝后期一群士人以道的化身自居,公开结成团伙,打击异己这些人表面君子,实则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有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