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形容眼下的局势恰如其分,春天刚刚降临,各种各样的鬼子就要扫荡的消息,如雪片一般的,从四面八方飞到了特委,飞到了运河支队,狂风暴雨来临的巨大气势,如黑云压城城欲摧,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说是大厦将倾,乾坤颠倒也不过分。去年秋天的那场浩劫,让很多的人至今记忆犹新。鬼子的残暴,凶狠和疯狂,使多少个幸福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华北的抗日队伍在那次扫荡中,损失惨重,这样的教训,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面对这次凶猛的扫荡,特委给出运河支队的任务是保存自己,寻找时机消灭敌人。那就是说,首先要保存自己,至于怎样做到保存自己,需要运河支队自己想办法,特委放权,也就是说,特委把这个难题踢给了运河支队自己。
在支队的支委会上,谭洁提出像40年一样,先把队伍撤出西河,躲过敌人的扫荡再回来,对于谭洁这个提议,多数人同意。因为那一次就是谭洁的据理力争,说服了林强,运河支队才躲过了巨大劫难。只是眼前最大的问题是,支队这么多伤病员往哪里撤?没有一个像样的,稳定的环境,伤员们如何能养伤?如果带着伤员一同撤离,能否走出西河也是问题。要知道,从西河出去并不容易,现在西河当家的鬼子指挥官是小野,不是高岛。鬼子还会像40年一样那么大方,敞开大道?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谭洁还是坚持撤离西河,因为她有过成功经验,众人之所以同意谭洁的意见也是缘于那年的成功。谭洁认为现在的运河支队战斗力不强,面对强大的敌人,避其锋芒是最好的选择,最后许放等人都同意,意见几乎是一边倒的,当然,肖鹏是唯一反对的。肖鹏的反对是因为思维的特殊,在他看来,过去成功的东西很可能预示着失败,从心里反对把40年的成功变成为定式,不认为40年成功的事例今年也会成功,因为战争的情况是随时在变化的。去年西河的当家人还是高岛,今年已经变成了小野,这两个人的思维方式落差很大,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但是对运河支队来说,肖鹏是新人,并没有树立起权威,因此就没有人同意肖鹏的意见。多数人的思维习惯相信经验,相信权威,肖鹏在支队没有一诺千金的分量,没有成功经验供大家参考。支委会上的表决,肖鹏当然是孤家寡人,只有一票,少数服从多数,这是组织原则,肖鹏没辙了,就没有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
但是事后肖鹏很沮丧,他真的相信好多时候真理就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为这些少数人是精英,有超出常人的预见性,可是这样的观点是不能暴露的,那就变成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是在侮辱多数人。他肖鹏再狂妄,也不敢真把自己弄成孤家寡人。支委会的决定虽然做出,因为肖鹏不相信小野会按照常理出牌,就暗暗地派出了几路人马,查看通往外面的道路是否通畅,这一点是必要的。如果出外的通道被堵死,支队就必须改变现在的方案,肖鹏感觉小野会这样做。
说不上为什么,肖鹏一直觉得小野不会像高岛那样,把他们轰走了事,感觉这个人思维缜密,考虑问题深远。如果换成是他,他一定会堵死运河支队的后路,来个瓮中之鳖,难道小野不会这样干?一定会的。看看小野在飞虎山的布阵就明白了,这个人做事周密而长远,绝不会贪图小利。当初小野手中的牌并不是很多,他还是冒险要聚歼李威和林强的部队,这一次鬼子的兵力异常强大,他会放过他们?任凭他们远走高飞?像小野这样的人一定明白,不抓住他们,消灭他们,扫荡结束后,原来的麻烦又会回来,如其那么做,不如想个办法一劳永逸的解决他们,换了是他也会这么做的。这时的肖鹏不能不考虑,如果撤不出西河部队怎么办?进山和鬼子捉迷藏是个办法,可是伤员不行,如果小野兵力足够,采取围困的办法,他们也必死无异。现在的山上几乎没有东西可吃,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进山并不是万全之策,看来最好的办法是化整为零,躲到老乡家里,鬼子总不能把西河的百姓都杀了。
会后肖鹏单独找到谭洁,说出了自己的忧虑。谭洁认为如果情况真像肖鹏预见的那样,部队走不出西河,可以化整为零躲到老乡家里,只是到什么村子去躲藏,肖鹏和谭洁又发生了冲突。谭洁认为当然应该去红色的村子,那里的老百姓会掩护他们。肖鹏则认为,小野会想到这一点,会重点关注这些村子,看起来安全的地方,也许是最不安全的。两个人进行了剧烈的争论,只是谁也说不服谁,最后只好把许放找来做仲裁,偏偏许放不表态,这让肖鹏非常生气。肖鹏认为时间紧迫,现在分散撤离都不一定来得极,还要花费时间去争论,简直是在自掘坟墓。但是因为去探路的人还没有回来,他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来说话,就是再生气也没有用,这件事只能先撂下了。
谭洁和许放到不着急,认为还有时间,从内线传来的消息说,鬼子三天后才开始行动,等个一天半天无所谓。肖鹏却感到时间紧迫,总觉得小野三天后发动攻击这个消息不大可靠,很可能是小野在耍花招。看见说服不了谭洁和许放,肖鹏就把田亮悄悄的找了出来,让他带上一个班的人马去执行特殊任务。
田亮从打跟了肖鹏盗窃鬼子的药,就对肖鹏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这个新队长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