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宋毓彻派人去护国寺搅局,傍晚时分,“佛祖血泣”的消息传来,这事对他继承大统的影响有多大,不肖多想他也知道,哪怕他坐上那个位置,在某些事情上也会受到掣肘,这种感觉令他十分不爽。
旁人生气,喜欢摔东西来泄怒,宋毓彻一旦生气,唯有杀人才能平息怒火。昨晚,仇长生办事不利,被人掉包而不自知,坏了他的全盘算计,被他一刀杀了,这天傍晚,两个近侍只因为当值,是离宋毓彻最近的人就遭了秧。
宋毓彻从未在一件事情瞻前顾后过,但事到如今,在护国寺一事上,他也免不得暗自后悔,尤其是在还没坐上那个位置之前。一连失利,连佛祖都出面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他不得不进行反思,接下来该怎么办才能力缆狂澜,挽回颓势?当然,反思是一回事,让他放弃继承大统,那是万万不可能,为了那个位置,他可以遇佛杀佛,遇仙弑仙,要他收敛性子,自此成为一个良善之人,似乎比他主动放弃那个位置更不可能,只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为了安抚护国寺,或者说那些因为护国寺而对自己明里暗里口诛笔伐的人,宋毓彻也象征性地做了一些事,比如第二天那一位身子大不好,太子监国,第一时间上奏护国寺惨案,状告卢兆金,弹劾齐王,不得回应就跪猓最终被扔出宫门的邢御史终于又可以进入那道宫墙。邢御史再一次要求正视法度,严惩齐王,比如齐王自己的人也上奏,状告卢兆金公等几个报私仇,借搜查反贼的便利,在护国寺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这份奏章,言辞激烈,更是用上了诸如“令人发指”、“天理难容”这样的词句,直接给卢兆金几人扣上了“十恶不赦”的罪名。
宋毓衍第一天监国就碰上这么棘手的事,着实为难。他占着嫡长的便宜才当上太子,但内里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要不是皇后纳兰媛回护以及纳兰一族足够强势,他可能已经死了不知千百回。
在太子/党看来,这次是绝佳的扳倒齐王的机会,但是太子监国第一天就处置齐王,少不得被人诟病兄弟相残,于太子继承大统不利。这天,事情悬而未决,只能押后再议。
太子/党找上皇后纳兰媛,就处不处置太子商议了一番,但最终让他们决定不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的原因却是他们收到齐王已经悄然离开凤阳,不知所踪的消息。
急召齐王回来问责的圣旨已经拟好,玉玺也仔细印上,只等着明天早朝宣读,就能把齐王抓拿归案,此刻他不在封地更好,无诏离开封地,罪加一等,妥妥一个“企图谋反”的罪名少不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是,太子/党千算万算,独独算漏了一个人,那就是当今太后。
太后与成贤妃是两姑侄,虽然不是嫡亲,但终归都是成家人,换句话说,太后即是齐王的皇祖母,也是他的姑母。当年,太后因为先皇千娇万宠一个贵人而伤透了心,怒斩那个贵人后,自请入冷宫,待先皇去世,宋恒载继位,身为生母的她才从冷宫搬到长寿宫居住。
二十多年来,太后过得不声不响,十分没有存在感,对谁都疏离,其中包括她的儿子当今圣上,更没对成贤妃母子表露出一点儿的亲近,以至于太子/党千算万算,独独算漏了她。
听到太后万分想念成贤妃母子,以至于茶饭不思,思劳成疾,皇后愤恨得撕一直精心养护的指甲都给扭断了,“死老太婆,这时候出来作妖,看来你是老寿星上吊,活腻味儿了。”
太后有召,哪怕齐王立即在京城现身,也没有人敢多一句嘴,事实上,齐王没有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京城,但也差不离。他披星戴月地从“凤阳”赶到京城,为太后侍疾,做起了二十四孝孙子,顺便做一做二十四孝儿子,为圣上侍疾。
因为太后横插一脚,护国寺一案最终只能算在当天带队去护国寺的锦衣卫头目身上,卢兆金已经在家里停灵三天,卢家正要避开虎视眈眈的民众,偷偷地扛去埋了,东厂的人破门而入,破棺取尸,带去法场鞭打,然后挂在西城门口,以儆效尤,相比之下,卢兆金还算是幸运的,那天同去护国寺行凶的指挥同知以及北镇抚司镇抚使,两人都受了千刀万剐之刑,并被抛尸荒野,任由野物啃食。
不管这三只羊死得冤不冤,但他们惨烈的下场的确起到了安抚民心的作用。
消息传到护国寺,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包括乔岚听了,也只是挑挑眉,说句“呵,竟是如此”,就没有再发表别的言论。她从没指望过所谓的人间正道,公平是自己争取来的,不是人家给的。
护国寺要进行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超度亡灵,期间还要火化绝用大师,取舍利送进金塔里的舍利塔供奉,此外,乔岚收虚云为徒还要经过一道道复杂的仪式,更别提后面的禅让,各种事情要忙活,每一件都顶顶重要,每一件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她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才争取把法事的后半段推给便宜徒弟虚云,从而把截留在护国寺的时间缩短到二十一天。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可不能耗费太多时间在护国寺。
乔岚不会念经,但每一场法事,作为主持的她都必须在场。旁边的大和尚念经,她就盘腿打坐,幸亏她有冥想的习惯,否则还真的坚持不下来。
“主持”几天法事之后,她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异能有所增强,不但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