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我的城市生活>852.房地产经济问题
分人欠下另一部分人巨债,富人可能是穷人资产的百倍、万倍,但却随时可能成为穷人。因为债主看起来有钱,但实际他所有财富的90,是一个已经破产的人欠的,比如破产的银行,破产的公司,破产的老板。

一个新的经济名词在日本诞生,僵尸企业:就是已经破产,但又不能破产的企业,那时日本遍地是这种僵尸。这种局面,自然消费低迷,经济失去动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充当了实际的中间人。日本政府发国债,央行买国债、买股票,以极低的利率,来为社会提供货币,以此来慢慢稀释国民间债务锁链。否则的话,整个国家就陷在相互欠债的泥坑里,无法自拔。

日本国民的纪律性与忍耐力是出名的,就这样大家一起忍,稀释了25年。用这个方法,日本社会避免了混乱,但是日本政府更迭,走马灯一样,90年代后,日本政府是全球最短命的政府,很少有干满一届的,常常不到一年就重组内阁。

这种债务锁链,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让漫长的时间去消化。所以,对时间的感慨,一度是日本流行文化里的高频词汇,并影响了90年代的港台流行文化。

邓丽君有首《我只在乎你》,从日本泡沫的顶峰开始,在日本流行十几年,创下了三度蝉联“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和“日本有线大奖”双冠军的日本乐坛记录。在很多日本人的心里,这第一句歌词,也许可以这样写:

如果没有遇泡沫,我将会是在哪里?

4、不会坐看杠杆的无限抬升

因此,当一个国家的信用货币过度扩张,最终在顶端崩塌,两大恶果必然结伴而来:一是贫富分化,二是通缩。

通缩加剧贫富分化,贫富分化又加剧通缩。就像两个伤心欲绝的人,相互感染,最终都会哭死。

通缩+贫富分化,到无法跨越的地步,这个体系就需要格式化,也就是债务一笔勾销。两次世界大战,根本上说,都是信用货币扩张,在顶峰崩塌,造成贫富鸿沟与通缩无解,最后不得不以最残酷的方式,完成所有的债务勾销。

现在,物质丰富了,解决起来可能不那么激烈。不过,代价是一分钱也不会少。

当日本政府将国民的债务通过慢慢转移的方式,累积到自身之后,日本国债是其gdp的250,近10万亿美元,即使是国家接过来这么多,日本的民间负债还高达160。

日本之老,是政府与民间的白头偕老。25年一代人的黄金时间,都徘徊在通缩之中,今天仍走不出来。若不激烈,就必然绵长,能量守恒无处不在。

所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坐视货币信用的无限扩张,坐视资产杠杆的无限抬升。这其实也今天美元加息,没有说出口的理由。

5、房地产是中国货币创造的最大源头之一

资产杠杆的抬升,本质上来说,是信用货币的创造,也是债务的创造。而今天的我们,与信用货币创造关系最近的资产杠杆,就是房地产。

买一套房子,首付3百万,从银行贷款600万,等于你与银行一起,创造了600万的信用货币,抵押资产就是那个房子。

房子本身,就是信用货币的创造环节。房价越涨,其抵押的价值越高,创造信用货币的能力越强。这十年来,对信用货币贡献最大的就是房子。

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中,存量约30万亿,整个m2是160多万亿,仅仅算存量,房地产行业就创造了m2的20。如果把10年来,所有的房贷、房产开发贷款算上,这个规模更大了。

任老先生的后人,老任认为,今天货币发多了导致房子必然继续涨,其实,他没有告诉人们的是,他所在的行业,本身就是今天货币发多了的源头之一。

过去十年来,房地产与银行联袂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信用货币大创造,也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财富再分配。所有靠房地产近的人,银行,土地、房地产公司,房地产中介,炒房人,它们都是财富分配的赢家。

如果不加约束,银行与房地产一起,可以把信用货币推到更高,但是此后呢?

6、房价已不是房价,而是国运之所系

而美元的屠龙刀已经挥起。

12月14日,美联储如期加息。如果没有意外,2018年美联储将加息三次,美元基准利率将上升到2.25;2019年7月前,再加两次,利率就是2.75;与此同时,2019年7月前,美联储还将缩表1.5万亿美元,其效果将等于再加息1.5。

在人民币国际化,这把今天的倚天剑,还没有拿到的情况下,我们很难逆行。

在美联储上周行动之后,央行随后接受市场自动加息5个基点,不是直接提升基准利率,而是提升放给银行的短期资金利率。

提升基准利率,对全社会的资金成本影响是立竿见影的。比如房贷,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动,基准利率提升的话,意味着所有房贷都要加重负担。但再隐蔽的加息,也是加息,本质上并无不同。

不论从大环境,还是小环境来看,房地产主导财富分配的模式,该歇歇了,至少未来5年如此。房地产的时代已经过去,也必须过去。那种买一套房子,就少奋斗50年的时代,也必须过去。因为,这个时代若再延续,代价将非常沉重。

那些在过去十年中,房地产财富分配主导时代的大赢家们,锦衣夜行的低调时光来临了。这或许是老任近日改口说,他不敢再预测


状态提示:852.房地产经济问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