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炉成功后,我们经过科学论证,精心准备,进行了九鼎的试铸,也是一次成功。现在铜鼎已经铸成,初战告捷,请首长指示!”蔡鋆终于念完了稿子,把头抬了起来。
蔡鋆的一番慷慨陈辞,让蔡京听了很满意、很欣慰。
蔡鋆是即兴发挥也好照本宣科也好这些都不重要,现在,哪位领导还没个秘书呢?
关键是汇报的主旨要明确,态度要端正,一定要处处凸显领导的主要作用,这一点是重中之重,其次才能提到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另外要突出成绩,淡化矛盾,从蔡鋆的汇报里全都反应出来了。
蔡京频频点头,其他省部高官当然也得点头表示赞同。
你不对人家儿子表示赞同,是想跟人家老子过不去是不是?嘿嘿!
蔡京说道:“不错,不错,经过你们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代表三省六部,代表大宋政府向你们表示祝贺和慰问。”
“感谢太师和各位首长的关心和支持,首长的鼓励和鞭策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胜利。”
“好,好!年轻人就要这样有决心,有抱负,有魄力,敢于担当,勇挑重担,这样我们大宋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蔡京表扬了俩句,话锋一转,又指出汇报的不足之处,“不过,在一线的指战员们也功不可没,功劳不能光是我们这些领导干部的吧,其实我们只是动了动嘴,实际工作还是基层的同志们做出来的吗。”
蔡鋆“嘿嘿!”一笑,心的话,“我这故意给你留个坡让上驴的。”他马上表示,“还是首长说的对,广大干部群众功不可没,他们没日没夜地奋战在一线,舍小家为大家,非常辛苦,不过,再辛苦也是应该的,谁让他们是群众呢。”
“你这么说我就要批评你了,要心系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于老百姓,这样才能做个好官,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
蔡鋆马上接了一句,“我们的点滴进步,都和首长的关心鼓舞密不可分。”
蔡氏父子在这里拽官样文章,众位高官听得是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其实,他们一个个差点没酸掉牙,心的话,“谁还不知道谁呀。”
礼部尚书宿元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得空插了一句,“蔡鼎监,请问这只鼎有多重?”
“回尚书,每只鼎九斤九两,象征九九归一。”蔡鋆答道。
“你们建了九台熔炉,用了多少人工?”宿元景又问。
“用工上万。”
“花了多少钱了?”
“目前已经耗银百万。”
“啧啧!耗银百万……难道只铸成九只这么点的九斤九两的小鼎吗?”宿元景不知道抽那根筋了,问了一句显得不合时宜的话。
蔡鋆脸上的笑容马上消失了,他立即质问道:“尚书此言何意?”
换个别的从六品官是不敢这么质问一位二品官的,可蔡鋆敢,因为他背后的爹官是正一品。
“蔡鼎监有没有算过这只鼎一只得值多少钱?”
“这还用算吗,一只鼎超过十万两银子了。”蔡鋆没好气地答道。
“这九只鼎可真够贵的。”宿元景又叹了一句,谁都能听出他话里有话。
“有多贵?”蔡鋆绷着个脸问。
“同样的钱可以买同等重量九只金壶了,鼎监说这九只铜鼎贵不贵?”
“当然不贵,尚书有所不知,别说九只金壶既便是九只金鼎也没有这九只鼎值钱。”
“此话怎讲?”
“九鼎事关国体,有九鼎镇守能够保持大宋的江山永固,长治久安,区区百万俩银子又何足道哉!”没想到蔡鋆说起大道理还有一套呢。
宿元景没说什么呢,蔡京接口赞了一句,“说的好!”
然后,蔡京对着其他大宋高官,颇有深意地说道:“昔者大禹铸成‘神州九鼎’让天下归心,神州大地,一片欢欣鼓舞。现在,大宋再铸‘神霄九鼎’,也是为了彰显大宋的国威和强盛。九鼎工程事关国家命脉,是今上天子御批的一个项目,绝不容许有任何置疑声更不能出现不和谐的杂音!”
蔡京这是找个机会敲打宿元景呢。
其他官员闻言纷纷表示,“有太师支持,下官们当然是乐见其成了。”
“九鼎铸成,一定能重现大禹之盛。”
“扬我大宋国威,振兴中华指日可待!”
宿元景则一脸的沉思。
九鼎工程只是一个面子工程,劳民伤财不说,毫无益处,而且,很可能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宿元景深以为忧。
今天他本来想借题发挥一下,却发现自己在孤军奋战,曲高和寡,无人和采,宿元景还能说什么呢。
孤掌难鸣——您歇着吧!
.
九天后。
延福宫内,九只黄澄澄的鼎放在御案之上,赵佶只看了一眼就没在理睬那九只鼎。
赵佶清楚的很,眼前的这九只鼎比起“通灵宝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让他惦记的是“通灵宝玉”,而不是这九只鼎。
赵佶对着蔡京问道:“林灵素怎么还不露面?”
“林宫主这是故意逗咱们着急呢。”蔡京心情不错,随口开了个玩笑。
“他究竟在搞什么鬼?”
“老臣认为他一定是怕陛下降罪于他,所以迟迟不敢露面。”
“他的胆子有这么小吗?”
“据老臣所知,他几乎是这世界上胆子最大的一个家伙,简直可以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