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说一句,当年赵率教同志守锦州的时候,对皇太极同志也进行过定点爆破的行为,打的皇太极一愣一愣的。白天在大炮射程之外怒吼,晚上躲在帐篷里发抖。
不知道是因为经费问题,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山海关一直没有装备大炮。袁应文为此相当苦恼,为这个事跟兵部协调了好几次。兵部的领导也是相当有个性的,在批文上写了这样一句话,火炮一事,着由该经略就地置办。武库司不加干涉。
意思就是说,有钱你造也好,买也好,进口也行,反正兵部不给你出这个钱。接到这满纸废话的部文,袁大人气的把茶杯都摔了,简直是不要不要的了。
饶安告诉袁大人,没有吃没有穿,但有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一不留神歌词就出来了)。这当然是句笑谈了。不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眼前能够寻找的资源,来制造能够足以打击敌人的武器。
如果大家对此还有印象的话,我们在前文的战斗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一个武器,那就是手雷。而且,就在白龙分队里,就有一位制造手雷的专家。此人就是尖兵组组长赵大荣。现在趁着赵大荣还在关内,可以让他授课,成立一个技术小组。挑选一些技术骨干学习制作手雷的手艺。
一硫二硝三木炭,这些东西相当好找。在清兵抵达山海关城下之时,至少应该储备五千枚手雷。如果这五千手雷,都能够发挥全效作用的话,那么至少能够干掉两万名清军。用句小主的话说,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豫亲王。哎,也许一开始,你来山海关就是错的。
在袁大人刚刚掠过一阵欣慰之色的时候,饶安又重提旧话,他还是准备带着白龙分队继续回去潜伏。对于山海关来说,这毕竟只是一座孤城,而且是门户。
多铎如果硬要往里闯的话,估计七万大军单纯靠挤,也把城门给挤破了。就算是多铎没有能够完成进攻山海关的计划,那么他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削弱山海关的城防力量。在山海关和两白旗激战之后,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的皇太极就会跳出来摘果子。
所以,这次回去潜伏的理由是,在多铎对山海关发动进攻之前,就在他的军中制造内乱。好的预期是让他彻底和皇太极反目,投奔大明。就算是不好的结果,也是在两白旗的军中制造恐怖氛围,让他们知道,内部是不安稳的,即使攻打山海关,也是不牢固的没士气的。这样的话,一旦他们的进攻受挫,第一件事就是考虑退路问题。到那时候,是招抚还是剿灭,那主动权是完全掌握在大明军队的手里的。
袁大人沉思了许久,才说,:“你如果执意如此,我也并不阻拦。但是一定要小心。白龙分队是我的命根子,我本不应该一次次拿你们去冒险。你们的行动如果失败了,不仅仅是损失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全军的士气。”
对于袁大人的这种想法,饶安是相当理解的,他知道,自己的这位老上司,此刻的心理相当的复杂。饶安只是告诉他,“在我们白龙分队的信念里,并没有失败两个字。就算是我们全部阵亡了,我们的魂还在。这支部队的精气神永远不会被打掉。再说,想吃掉我,还没有谁有这么好的牙口呢”。
袁应文笑了,对于饶安的这种任何时候都充分外露的自信和勇气,他是由衷欣赏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他知道,这个部下的前途不可限量。作为他的上司和军事主官,自己只需要无条件的支持他的计划和行动。
因为很可能,山海关的安危就在此人身上,自己的功业也就在此人的身上。他已经完全下定了决心。支持饶安的下一步行动计划。而且他相信,多铎上一次在山海关前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这一次饶安回去,同样是这位铁帽子亲王倒霉的开始。
这位边军主帅总结出来了一个崇祯年间比较铁的定律,那就是千万不要惹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