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在听完大家的看法和想法之后,大个子说:“各位都谈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我觉得很好,特别是政委提出学习文化知识的问题,我觉得我们今后应当开个文化学习班,做到训练学习两不误。我们先从军事训练入手,从明个儿起开始行动,首先由我来训练你们,然后由你们训练其他队员,在训练好队员的身体素质之后,让他们各个掌握一定的打仗本领和一些作战常识。我想,只有这样,在今后跟敌人的较量当中,才能利于不败之地。”
第二天,大个子开始给第一批队员上课,当然,古城里弄武器弹药的队员是接受训练的主要人选。他首先向这些人讲了国内时局的变化,中国**怎样率领中国人民同日本鬼子斗争的情况,同时也详尽介绍了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的活动近况,然后讲解示范使用枪支的方法,并且不时手把手进行纠正指导,就像一位有耐心的先生,对自己弟子所提出的问题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最终使弟子弄懂为止。经过几天的培训,大家对枪支的使用方法基本上掌握了,他觉得队员们的接受能力不差。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枪支的使用方法这几天我都详尽地给你们讲解示范了,下一步只有靠自个儿多去练习,多去领悟,最后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比如说瞄准,必须靠自个儿勤学苦练,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全凭自己去练习,别人是帮不上什么忙的。在这里我强调一点,大家在练习过程中,暂时不能用实弹练习,因为我们现在的子弹还少,所以只能用在战场上。等以后我们拿下敌人几个据点之后,子弹多了,就可以用实弹训练了,练好了我们在游击队里进行实弹射击比赛,选拔出几个神枪手标兵来,开展人人向神枪手标兵学习活动,最终使每个队员都练出一手绝活,到那时候,我们就不逊色正规军了。我就不信,打不垮小鼻子。”
队员们自从弄懂枪支的性能之后,在训练场上进入了循序渐进的军事化训练阶段,经过半个多月的训练,各个队员的体能有了明显提高。就这样,在整个游击大队中,跟正规军一样,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训练热潮,人人苦练,不甘落后。有的队员起早贪晚,手脚冻坏了也不愿离开训练场;有的队员生病了,领导批准休息也不离开训练场,惟恐落在别人后边……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心愿,练出硬功夫,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这是自己在心里莫大的欣慰。
游击大队弄到这批枪支弹药的消息,如同生了翅膀一样,很快传到了口子里的各家各户,有很多适龄青年想参加游击大队,但有的被家人阻挠,不让其参加游击大队,可心里总惦记着是回事;后来又听说游击大队里大练基本功,心里就更痒痒了,总感觉自己比人家缺少点什么似的。这些适龄青年曾想自己偷偷投奔游击大队,但又怕游击大队不接纳他们,因为以前游击大队的领导动员过他们,他们就是不参加——用当地一句俗语就是:“牵着不走打倒退。”一旦去了,游击大队不收留不说,再让人给赶回来多没面子呀!这些人自然要想到李春海的父亲李长荣老汉,便纷纷来到李长荣家,让李长荣去游击大队跟儿子李春海说情,问游击大队里还需不需要人手。李长荣看见这么多青年人要参加游击大队,心里自然是高兴了,并且一一回答说:“有时间我去山里游击大队大本营给你们问问。”
一天早晨,李长荣杀了两只鸡,做好了以后,将鸡肉放到篮子里,然后拎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向游击大队大本营走去。他多少天没跟儿子见面了,心里还真有些想得慌。这么多年来,他跟儿子相依为命,虽说日子过得苦一些,但是总算把儿子养大成人了,现在儿子又参加了游击大队,并且还当上了大队长,能为穷苦人干大事了,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他觉得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省吃俭用供儿子读了几年私塾,识了不少汉字,见识也多了不少,在游击大队里一定有所作为。尽管去游击队的路都是上坡,有的地段还极难行走,可李长荣走得很来劲儿,没有因为劳累而休息。他走到进出游击大队必经的出入山口,碰上了两个熟悉的面孔,忙不迭上前打招呼说:“德强、文亮,你们两个小伙子拿着家伙在干什么呐?”。
“李大爷,是你老人家啊。”姜德强笑着走上前回答说:“我们在这里是给游击大队站岗放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