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众人更加惊奇了,发现一个完好古棺已是罕见罕闻,没想到棺材中的女尸竟也保存得这样好,面目如生,就好像在酣然小憩。
只见这具女尸肢体匀称,身材修长,椭圆形瓜子脸,脚长约30厘米,因多年缠裹之故,仅大母趾凸现在外,趾盖尚存,“三寸金莲”名副其实。另外从牙齿只有轻度磨损上看,推断年纪甚轻,应该不会超过30岁。
再看女尸穿着清朝的衣服,身长约164到165厘米,头上毛发浓密乌黑,发型圆转,用两枚金簪盘于脑后;面色苍白,神态安详,呈睡眠状,皓齿完好;胸腹部略有塌陷,内脏皆在其中,手臂肌肉丰满,手指修长,指甲饱满,还可清晰看出涂有红色指甲油。
围观的工人与村民们呆了半晌,突然都扑入棺中,将女尸的随葬物品哄抢一空,然后四散而去。
直到2001年3月24日上午9点,砀山县文化局局长助理苏联营才在办公室接到了一个不知什么人打来的电话,称梨本县的一处基建工地发现了古墓。他不敢怠慢,立即叫上砀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姚百栋等几个人赶往现场。可阴差阳错的是,他们竟听错了地名,跑到了砀山城东,转了一大圈,临近中午11点,才辗转找到“梨园小区”。
因为没能及时保护,女尸已经脱水风化。苏联营等人急忙把女尸送到砀山县殡仪馆冷冻起来,以防止进一步腐坏。
第二天,安徽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有关考古专家也来到了古棺出土的现场,仔细勘察了这个古墓。
古墓所在地原为乱坟冈,这座古墓是其中一个较大的土堆,据当地年长者说,他们从小常在这大坟上割草、嘻戏,就连他们的祖辈们也不知这是谁家的祖坟,从未见有人烧纸、添坟、祭祀,只是见过早年有两座雕工精细的大石碑的基座淹没在乱草丛中。
该墓为一大型双棺墓,一墓两棺,均南北向,东为一号主棺,西为二号棺,两棺相距1米。一号棺由外椁、中椁、内棺三套棺组成。外椁和中椁为柏木制造,外椁已朽坏,呈古铜色,表面经釉状瓷粉与油漆混合粉刷,光滑细腻;中椁呈朱红色,长291厘米,宽218厘米,椁板厚17厘米;内棺为楠木质作,棺长214厘米,宽70厘米,高75厘米,棺板均以燕尾槽扣接,整个棺体呈朱红色,光彩夺目;打开棺盖时有异香扑鼻而来,棺内布有大量中草药。外椁和中椁、中椁和内棺之间有糯米汁与生石灰的混合物,坚如磐石,厚度约40厘米。
整个葬具造型美观,完整如新,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墓主系女性,置于内棺,尸体上盖罗巾被,下铺丝棉褥,身着衣物华美如新,雍容典雅。其头戴黑色女士葬帽,身穿绣有金丝麒麟的官服,绣有龙凤图案的真丝偏领大褂;腰系黄色的龙凤呈祥图案的罗裙,有呈网状结构的黄色丝穗下摆,金光闪闪;白色的内衣裤,下身着皂色长裤,脚蹬乌色短筒朝靴。
经砀山县城关公安分局追回的几件遭到哄抢的随葬器物有:金簪两枚、耳环一枚、朝珠下的胸坠一枚、帽花一枚、铜钱数枚,佛珠一串。金簪、耳环、帽花均为赤金锻造,金簪和帽花均有“元吉”铭文及花纹,细小入微;耳环锻有鲤鱼跳龙门图案,鱼身上之鱼鳞清晰可见,龙门形象逼真,可谓巧夺天工;佛珠系檀香精雕细刻而成,形状各异,清香四溢,其椭圆形珠坠上的佛家图案工艺考究。
从该古墓出土的葬具(柏木为上等木料,楠木价格昂贵)、器物(随葬首饰)、墓主衣着(龙凤图案衣)及其生理特征(手掌、指甲等)判断,该女性生前生活在上层社会、养尊处优、曾受皇封(封建时代只有受过皇封的人才可着龙凤图案衣);从出土的器物康熙通宝铜钱判断,墓主丧葬时代当为清代康熙晚期。
据《明朝典制》记载,明清官服前胸和后背缀有金丝绣成的摆巾,称作“补子”,也叫“背胸”,是代表品级的徽识。明洪武二十五年规定,公、侯、附马、伯常服绣麒麟、白泽,并且规定文官用十种飞鸟代替品级,武官用六种走兽代替,并且规定平民女子首饰不准用金玉、珠翠,只准用银。清军入关后,官服和社会制度均沿袭明朝,“补子”则规定一品武官官服用麒麟,因此由墓主身着锈有金丝麒麟的官服推断,墓主生前应有前清皇宫相当级别的身份。
人们最为惊奇和不解的是,这具女尸经过长达二百多年的掩埋,为何还能不腐如生?
在我国历史上,尸体保存数百年而不腐的事例虽不多见,但亦有记载。《晋书?愍帝记》中记载:“建兴三年六月,关中人盗掘汉代霸陵、杜陵及薄太后陵,太后面如生时,得金玉彩帛不可胜记。”
而1972年,我国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发掘出的女尸外形保存完整,皮肤浅褐黄色,润泽而有弹性。时隔两千多年的女尸竟然保存如此完好,创造了人类考古史上的奇迹。因此,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女尸被称为“湿尸”,被考古界命名为“马王堆尸”。它是马王堆创造的神话,也是我国古代人在两千年前创造的奇迹。
而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贵族死后,先要用香草熬制的香汤和药酒给尸体沐浴,使之香美去秽,然后是穿衣入殓,衣物多达十数重,放入漆制精美的重棺,而棺盖还要用胶漆密封。
砀山古墓墓主尸体保存完好的原因,经萧县博物馆馆长苏肇平等多次考察论证,认为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