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红官印>第六百三四章、一追到底
涉他的亲生父母、妹妹和孩子们被害,而且这个人连手机也联系不上了,只能靠他一个人拳打脚踢,全力指挥办案。

尤其面对平时骄横又爱挑剔的顶头上司家的灭门惨案,虽说案发后在现场迅速成立了专案组,然而领导们仅仅是挂名而已,业务套路和有关决策还是要他来决定。

办对了,自然功成名就;可一旦办错了,就不仅仅是受处分那样简单了,平常关系不错的张铁山等中层干部忍不住提醒他“省厅、部里的专家组马上就到了。案子不是你一个人能破的,你也得为自己和我们着想啊,别总是傻干傻干的……”

尽管不便明说,但背后的潜台词人人听得出来——这么大的事,宁可暂时破不了,也别整砸了。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两个月前组织部门已经找刘海洋谈过话,也考察完了,不出意外的话,即将退休的一位副局长倒出的位置非他莫属。一旦这次弄砸了,让罗本强回来挑出毛病,犯错误事小,“副局”要是跟着泡了汤,得不偿失!不如拖几个小时,等到罗局长回来,专家组也到了,领导决定咋破就咋破,既保险又安全。否则出力不讨好,大家也得跟着吃热乎的。罗局长那关就过不去,犯不上!

刘海洋何尝不这样想?要说私心杂念,他一点也不比别人少,不说别的,单就罗本强他就不服气,从感情上他从来也没有接受过这个人。自己比他整整大十岁,干了多半辈子公安,出生入死才熬到这个职位,罗本强本是工商局小车司机,后来调到公安局给领导开车,满打满算入警不过四年,中间去刑警学院镀了两年金,回来就成了他的分管副局长。如果不是感觉自己升得太快了,连现在刘国权局长的职位说不定都成他的了。可是社会就这样,这种情况也不是他一人,气愤归气愤,牢骚归牢骚,谁也没有办法。平时对刑侦业务一窍不通不说,还极爱摆谱,端架子,每次案情分析会上,他打足了官腔,最后还是要依靠刘海洋的思路。

但是,想归想,刘海洋还是按自己的职责办事,一点也不含糊。

宁肯办错,决不迟疑!

刑警支队内部下设一个特情大队,对外也称“阵地控制”大队。一些喜欢穿便衣的警察,每天跟社会上出入各种娱乐场所的“耳目”和各种角色近距离接触,交朋友,有的人知道他们是警察,大多数人不知道,通过他们以及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社情,每有大案要案发生,这些人就派上了用场,许多重要情况随后就会源源不断而来。

他们也是刘海洋依赖的重要信息力量,然而,这次特情大队却意外灭了火,至今没有一条像样儿的汇报让他感到有价值。尤其在掌握有关程贵阳等人的情报上,几乎等于零。

也难怪,程贵阳过去是市委书记身边的人,又没有前科劣迹,平时不属于特情关注的对象,自然说不清他的来龙去脉。在加大力度寻找赵小鬼儿和程贵阳二人的同时,他不得不迅速调整方案,将最初作为重点调查对象的谭军力放到第二位。

而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突显出来,这既是市长尹洪光的意见,也是局长的命令,在罗本强回来前刘海洋派出四名刑警将此人转移到汪抚县一个秘密地点保护起来,让他们到达目的地后,就地询问一些情况,确定或排除其重要嫌疑人身份,然后立即报告。

这个人叫任天辉,市**代表,原万隆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在纸上画了三个名字,思索一会儿,又加上一个名字。

任天辉——〉赵小鬼儿——〉程贵阳——〉谭军力再调过来:谭军力——〉程贵阳——〉赵小鬼儿——〉任天辉又在四个名字后面添上一串大大的“?”号。

市长尹洪光之所以突然担心这个人的生命安全,指示公安局将其保护起来自有原因。如同以往发生类似事件一样,一切都不再按部就班慢腾腾地进行。

一切都高度地集中和调动起来。按照经验和因果关系分析,任天辉被警方第一时间列为重大嫌疑人是有原因的。据警方掌握的情况,支持他的一些人几年来的行动——坚持不懈的举报、**、希望省里查办罗守道(曾被市有关方面定性为诽谤罗书记及其子女)都与这个人有关。虽然任天辉长着一副娃娃脸,但“人不可貌相”,他同时也是一个尽人皆知、精明活跃的企业家和政坛斗士。

为了进一步理清这一思路,刘海洋希望局长刘国权出面将任天辉的档案调来,同时命令南关分局马上把上次他们办理的“赵吉林盗窃、诽谤案”材料送到局里来。

档案显示:任天辉1971年11月出生于河北某地一个乡镇的富裕家庭。199x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滨江市政府办公室工作。后来政府实行内部改革,任天辉参加公务员的竞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二十七岁的任天辉一举成名,以良好的整体素质、工作经验和高分竞争为办公室自动化室主任,成为当时政府科级实职中最年轻的一员。此后不但工作完成的好,而且还广交朋友,由于罗守道雷厉风行的作风也是任天辉追求的理想,而其个人也受到罗守道的提拔和赏识,加上他是一个坚决奉行“对上级应绝对服从”的人,所以仕途一路顺风顺水。

后来,谁也不知道任天辉为什么突然下海经商。

不过人们知道任天辉经商后遇到的一些事情,使他与市委书记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并


状态提示:第六百三四章、一追到底--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