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北洋1917>第四百八十三章 约瑟夫的野望

1918年7月14ri20:05莫斯科克林姆林宫

苏俄z宣传人民委员、《真理报》主编布哈林继续yin阳顿挫的念着察里津方面发来的长长的电报稿:

你们提出要向联军让步的理由是,如果联军越过伏尔加河,在左岸没有部队能挡住敌人的进攻,这一点,我们和你们有不同的看法,经过我们这边,主要是方面军司令部和第八、第十两个集团军的主要指挥员的分析。

我们认为,乌法联军是一支武器装备非常强悍的部队,而且他们有强大的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这一点没错,但是必须看到,乌法联军同时还是一支彻头彻尾的乌合之众。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乌法联军从乌拉尔山脉东面蹦出来的时间很短,乌法联军中既有中**队、还有ri本军队、还有乌拉尔山脉以东征集组建的俄国部队,还有高尔察克手下的白卫军部队,这还不算,他们还有在乌法就地征集组建的志愿者部队。

乌法联军的部队组成是五花八门相当混乱,而且,他们连手里的枪支弹药都不统一,根据我们从前线反馈得到的有限情报,乌法联军ri军用的是ri式武器,中**用的是美式武器,俄国部队则用的是俄式武器,机枪和大炮也多是如此。

这支乌法联军由于机枪和大炮数量装备的多,所以火力很强,并且,那个乌法联军的总司令显然的确不好对付,在他的约束和指挥下,乌合之众的乌法联军每次和我们苏俄红军的作战,都会变成阵地战,而且每次都是他们守,我们攻。

由于参加伏尔加河右岸作战的我们的部队在机枪和大炮数量上远远不如对手,这种情况下,让武器装备不如对手,火力偏弱的一方发起进攻,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

根据瑟京、吉季斯、伏罗希洛夫和切尔纳温这些南方面军高级指挥员的慎密分析,乌法联军的阵地战素养比较高,但缺乏野战和遭遇战的能力,他们的骑兵部队,甚至每逢作战就下马围着个山头挖壕沟弄掩体,毫无短兵相接肉搏的勇气和毅力。

如果我们的部队能把乌法联军引入野战、运动战的模式,打败他们不是没有可能的,联军中的中国部队据称多数是机械化的装甲部队,对道路和桥梁的要求很高,并且,燃料和弹药补给困难,这使得他们持续作战的能力不强。

同时,由于对方的机枪和迫击炮装备的很多,这加重了对方的后勤保障的负担,并且,使得他们的火力虽然猛烈,但消耗同样巨大,缺乏持续作战的可能。

当然,联军航空队的优势不容忽视,根据瑟京的判断,联军在乌法战役中的空地协同和大机群编队轰炸的战法相当出se,战术素养甚至都未必在东线作战的德国空军之下,但是,航空队的出动受到天气状况的约束和影响。

而且即使这样,如果我们红军装备有足够的高she炮和防空武器,依然能削弱对方的空中优势,并且守住伏尔加河岸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联军没有水上力量,而我们有大量的商船和伏尔加河区舰队能对伏尔加河执行有效的封锁。

并且,即使对方侥幸突破了我们的河岸防线,对方的后勤保障依然存在巨大问题,要跨越伏尔加河进行后勤保障,没有舰队的话难度很大,而我们的舰队可以随时封锁和袭击对方的后勤运输线。

根据以上的这些分析和判断,我们认为,乌法战役虽然我方失利了,但伏尔加河对岸的联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最远的迂回部队,甚至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得到后勤粮食、燃料和弹药的补给,士兵们也疲惫不堪,而且现在进入7月中旬,雨水对道路河流的影响很大。

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不需要被敌人的讹诈和最后通牒吓倒,苏俄红军应该抓紧时间重建和补充,要用最快的速度从德国或者其他什么地方把机枪大炮防空武器搞来,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必须搞到。

与此同时,加强伏尔加河区舰队的力量,把里海区舰队的部分吃水浅的炮舰和运输舰加强到伏尔加河区舰队,执行对伏尔加河中游的封锁任务。

在我们看来,保卫察里津和保卫莫斯科一样重要,尤其是对南方面军的全体将士,要他们不战而退放弃自己的家园,这很难说服指挥员和战士们,从方面军的高级指挥员一直到集团军指挥员、师级指挥员们,包括军事指挥员和政委们,都认为,要保卫莫斯科,首先得保卫察里津。

莫斯科的几百万工人阶级和市民同志要想不挨饿,就得需要伏尔加河流域的粮食支持,而萨拉托夫以南和察里津地区的伏尔加河下游,是全俄的粮仓,主要产粮区之一,在全俄都在挨饿的情况下,是伏尔加河畔察里津附近的人民种出来的粮食喂饱了大家的肚子。

这种情况下,被乌法联军一吆喝,我们就把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之邦和家园拱手相让给侵略者,这对得起支持苏维埃政权的乡亲父老么?察里津的工兵苏维埃绝不能答应这样的要求,无论是来自乌法联军,还是来自莫斯科,都不能被大家接受!”

布哈林一口气念到这里,这厮到底是笔杆子负责党内宣传和演说的主,口齿清晰中气十足,把电报里约瑟夫同志的口气学了个十足,慷慨激昂的俄语回响在克林姆林宫的大会议室中,宫殿式的高耸的天花板上金碧辉煌的吊灯都似乎在轻轻抖动。

等布哈林停下来喝水润嗓子的功夫,会议室内安静的只听见这厮咕咚咕咚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三章 约瑟夫的野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