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明统天下>第三百章 暂代天策总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擢昭武将军、上车轻都尉、平虏伯袁启文为天策禁军五军中军总兵,授镇国将军、暂授天策总督全权负责天策五军整编、改制事宜。”平虏伯府外面,袁启文带着平虏伯府上的上百名家眷全都跪在外面认真的听着宣旨太监所说的每一句话。

去年袁启文奉命进京师面圣,三个月后在大多数人的意料之中袁启文被朱厚照赐爵伯爵,平虏伯。弘治十九年的时候袁启文以榆林副总兵的身份跟随朱厚照低于鞑靼的入侵,当时袁启文奉命在无定河边歼灭鞑靼数万大军为最后大明取得战胜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无定河一战袁启文虽然战功赫赫,但是想要被赐予爵位却是十分的困难。om/ 文字首发无弹窗.

明朝的爵位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史上是比较独特的,不但在于明朝爵位的获得的困难,更在于明朝爵位废除了子爵以及男爵这两个低级别的爵位,而仅仅保留下了公、侯、伯这三个高等爵位。

明朝初期太祖皇帝参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公、侯、伯、子、男以封功臣外戚。后来却又革除子、男二爵,只留公、侯、伯三等爵位,并定下祖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明朝爵位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袭也就是身死爵消;二是可以世袭。爵位的“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有皇上特意赏赐的诰券的便是世袭的,没有的便是不世袭的。

而且明朝世袭的爵位也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仅仅世袭的,这一种爵位每一次后代继承爵位的时候都要自动的削爵一等。公爵的继承之后自动变成侯爵,侯爵的继承之后自动变成伯爵。三代之后便再也无爵位可以继承了。而最特殊的一种就要数世袭罔替的那一种爵位了,这一种爵位不管传到什么时候爵位都一成不变,除非中途有人造反被削除爵位了。

在明朝一般被赐予的爵位都是那种只有终身制的公、侯、伯的爵位,世袭的都很少见到,而世袭罔替的除了明朝初年跟随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大江山的大功臣如魏国公、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等之外在之后几乎都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并且与前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并无封邑。

所以依照着明朝封爵默认的规定,“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如果大明没有废除子爵和男爵这两个爵位的话,当时袁启文凭借着无定河一战的战功得到一个男爵或者子爵的爵位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偏偏大明以及没了子爵和男爵了。最低等的也是伯爵。在明朝伯爵虽然低等,但是放在历史上那也是中高级的贵族爵位了,除非是皇亲国戚或者是皇帝的宠臣,获得一个伯爵的爵位或许还不算太过困难,但是单纯的作为将领没有为大明大规模的开疆拓土。没有挽国家于危难之际的功劳想要获得一个伯爵的爵位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当时的袁启文距离被赐予伯爵仍然有不小的距离呢。

而这个时候是否被皇上信任以及认同的重要性便体现了出来了,大明像袁启文这样有一定的功劳但是却不足以封爵的将领多得是的,不出意外这些人都会在六七十岁的时候黯然的致仕回家,爵位他们是只能奢望了。但是袁启文是幸运的,在大明那么多的将领里面朱厚照就偏偏的选中了袁启文作为征战亦力把里主将,大明对阵亦力把里胜算的希望站九成,而大明一战而灭其国占其地的几率也达到了五成以上,在战场之上这样高的几率几乎都可以称得上是白送的功劳了,这个白送的功劳大明那么多合适的人朱厚照却只送给了袁启文。当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心里面羡慕者袁启文呢。

正是靠着吞并了亦力把里极其附近地方的功绩袁启文才会被朱厚照赐予平虏伯爵的爵位。只不过由于亦力把里的国力实在是太过于弱小,所以袁启文才会被仅仅的赐予伯爵爵位,如果亦力把里是像鞑靼和瓦拉那样强大的国家的话说不定袁启文都能够直接被提拔为侯爵爵位,而且也不会是现在这样的不世袭的终身爵位。

不过如此,袁启文都以及很满足了,近十几年来除了那些皇亲国戚之外单靠战功能够获得爵位的袁启文也是仅有的几个了。这已经值得在未来被人大⑴ ⑶看網的了。

而且袁启文现在又升官了,天策五军中军总兵,虽然之前袁启文也是总兵,但是一个甘肃总兵和京城的总兵那可是不一样的,改编之后的五军中的中军那可是直接负责保卫京城的,地位大有不同,而且袁启文不但担任了中军总兵更是被暂时的任命为了天策总督。

天策总督本来只是为战时所准备的,但是为了便于十二营三十二万人的整编改制工作,所以朱厚照便暂时的任命一个天策总督,以便有人能够从中协调尽快完成工作。

虽然袁启文的这个总督可能只能当上两三个月,时间不长,但是意义却十分的重大,作为第一个天策总督,哪怕是临时的那也是十分了不起的,并且以后一旦有战事了袁启文肯定第一个被考虑。

“臣袁启文接旨。”送走了传旨的太监之后袁启文带着家人回到家里之后短暂的庆祝了一下便离开了平虏伯府。十二营几十万人的改编工作任务繁重,作为新晋的中军总兵以及暂时的天策总督,袁启文怎么能够不尽快投入工作呢。

不过好在袁启文并不需要成为一个决策者,他只需要


状态提示:第三百章 暂代天策总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