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惊雷入汉>第三百三十二章 力争一线(中)

013-04-10

ps:上一章发错了,补上一章,实在是抱歉……呃……

豁命死战犹然不舍生机,祖逖左右冲突杀得四周蛮兵夷将纷纷退避,难撄其锋!然一人之力毕竟有限,眨眼间身旁不过是祖约带着十余骑舍命追随罢了。

势单力薄眼看便被蛮夷大军吞没之刻,四方蛮夷兵将纷纷有所异动,但闻马蹄声轰鸣大地,震得人脚难立,惊心动魄!!蛮夷兵将好似海浪一般分裂开来,一支铁骑大军杀入其中,赫然打着晋国的旗号!

祖逖横枪狂扫,见状惊喜交加,猛然一声长啸,率领仅存的十余骑趁机奋力向大队晋骑纵马冲去。

那晋国铁骑无论是战马还是骑士都是周身罩着铠甲,包裹的严严实实,在快速冲锋之时仍能保持队形,根据军中旗帜不断的变换阵势。时而呈锥形阵突破塞外联军厚实之处,时而分为数路如同箭矢般杀得八方蛮夷人仰马翻!

这是晋国最为jing锐的铁骑之一!

看在眼中,匈奴大将刘曜却是无暇顾及前方大战,在自己身后sao乱早起。一支晋国步军昂然从身后杀来,加长的枪矛平平举着,锋锐尽向前方!未及短兵相接,那晋国方阵之内早已万箭腾空,劈头盖脸的落下!

“保护王子!”匈奴军中将领频繁呼喝,处于后方的匈奴兵将纷纷收拢在刘曜四周加以保护。而最先接触晋军的匈奴兵将此时已是在长枪长矛的远距离戳杀下死伤殆尽。

“嗯?此乃晋人援军,那刘巨缘何不事先通传!?”刘曜眼看晋军来得凶猛,而且兵力不少,显然是从定襄一路杀来。可定襄城下的刘巨正在攻城,不可能对于如此多的晋军熟视无睹,为何之前竟是没有丝毫jing讯?

心中的一丝疑虑旋即化为怒火,以刘巨的之力与兵力,想要抵御晋军或许不易,可作出jing示却是绝不困难!

如此说来可能xing只有一个,便是刘巨此子藏有私心!!

“将军,晋人来势凶猛,是否暂避?”身旁的将领对于刘曜忠心耿耿,见晋国步骑前后加入战场,甚是锐利不由得劝道。

刘曜一身铠甲罩身,闻言冷笑道:“观晋人兵马前后不过万人出头,我匈奴战士亦有万人,何惧之有!?”

“传我军令,杀退晋军!”刘曜目透jing光,看着前方拼杀的双方步卒,不由得冷冷说道!

“遵命!”那副将闻言抱拳便去通传,不过几个呼吸之后嘹亮的号角声再次响彻战场,匈奴步骑闻声而动,士气大振!

晋国步军之中一名中年将领被铠甲包裹的严严实实,神情肃穆的观望匈奴人马动向。虽然杀了匈奴人马一个措手不及,然溃败的不过是最初短兵相接的兵马罢了,匈奴的主力竟是不顾身前溃败的同袍,自顾自的摆开了阵势,大有搏命的架势!

“嗯?要拼命么!这刘曜倒是有几分胆略!”传令各军列好阵势,不可轻举妄动。

这中年晋将见状并不急于继续推进部队,而是吩咐左右各军先行整理好阵势,站稳脚跟,然后再听指挥行事。

“晋军领兵何人,竟然如此稳重,我方没有拖延的时间,擂鼓进击!”刘曜见晋军猛地止住了前进之势,反而愈加稳重起来,顿时颇为好奇的问道,同时当机立断的吩咐匈奴人马开始主动进攻!

无论晋军是否在定襄城下进行一场激战,但能够如此速度的来到此处必然是耗费体力的。因此晋军在一阵猛打猛冲之后,正是体力断档之刻。而匈奴人马被突如其来的敌人杀的慌了手脚,在刘曜的指挥下定下心来,正是凶xing大发之时,二者相遇必然是匈奴人马占据优势。

偏偏那晋军的中年将领一眼看透了刘曜的策略,抢先一步将大军沉下来恢复气力,同时也拖延作战的时间。如此一来背后还有骑兵混战的匈奴人马不敢多留,唯有速战速决而已!

要知道晋军能够抵达此处,必然是定襄城下赶跑了匈奴的攻城军队,来的是全部晋军,还是部分人马仍是不得而知。饶是刘曜智慧超群敢于在此行险一战,却也不敢拖延太久的时间,以避免对方后续人马接二连三的投入战场,使作战时间拉长。

那中年的晋将名唤曲特,乃是从邺都晋军之中调拨而出,为人甚是稳重,作战时又极其悍勇,深得朝廷器重。曲特见匈奴人马杀来,心中微微一凛,自己很清楚从得到祖逖的传讯,到如今奋力赶至此地麾下兵将已然消耗了多少体力。

放到平时捉对厮杀不成问题,可今时今ri虽然兵将士气高涨,但体力不过是平时的一半多些罢了。看那匈奴兵将如狼似虎,两下厮杀起来恐怕晋军还是要落入下风的。

然到了这个时候也唯有硬着头皮顶住了!

战场另一侧厮杀更是激烈,不须刘曜做出吩咐,那匈奴铁骑被晋骑一阵冲杀之后也是重整旗鼓分批投入战斗。战马奔腾,刀光剑影,双方往来冲突首尾相衔,或是拦腰截断,或是分兵夹击,数千骑在方圆十余里的战场上往来奔驰,杀得极其惨烈。

祖逖与晋骑得以汇合之后,一时也来不及打听情况,当却是知道这来援的步骑定是与自己带着麾下骑兵连ri奔走求救有关。

定襄虽小,战略意义极其重要,若是有失等于新兴失了门户,更是打开了塞外人马分兵侵入其他州郡的道路。祖逖在离开定襄之后,知桓宣必然留守城池死战,唯恐定襄陷落便连夜率众奔驰各地求援。

而今来的不知道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二章 力争一线(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