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东进!东进!(五 上)
赵炎之所以会在遇到张宾之后如此的兴奋,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旧有重逢的关系,但是另一方面,在赵炎的内心之中还是有着用张宾来平衡巩固宣政殿的意思的。
毕竟在宣政殿大臣中,有着大局观的人员并不多,陈浩若算是一个,但是陈浩若更擅长的是组织和协调以及军事方面的才能。
韩宾是武将和文官之间的桥梁,更多的是维系双方的利益,当然,韩宾卓越的才能也是赵炎让他进入宣政殿的主要原因之一。
阳裕和鲁平就不说了,都是内政上的好手,但是他们之间的争斗却也是非常的严重,无法保持宣政殿的高效。
即将入朝的岳布也是武将的代表,也是赵炎将军队纳入宣政殿的举措之一,当然,这种纳入是赵炎自动的,不过这并不代表宣政殿有了对军队的控制权。
军队永远都是赵炎维系政权的中坚力量,这也是赵炎一贯坚持的原则,也是宣政殿大臣们都明白的一点。
除此之外,赵炎此次的调动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年后宣政殿换相做准备,年后,张敬将奉调中原,岳布、张宾、程遐三人将正式入相,而岑选和张敬也将成为宣政殿行走。
这次宣政殿内的争端让的赵炎很是震怒,在他南征的这段期间,在朝廷内部竟然迅速的分化成了三派。
一派是以韩宾为首的赵炎嫡系,主要包括福全、陆卓远、赵平、王浩、陈征、玄布大和尚、王累等人,都是赵炎最早的班底和降将,大部分都是庶族子弟。
一派是以鲁平为首的平州系,大部分都是朝廷内的实干官员和前平州官吏,基本上都是辽东本地士族出身,主张实行怀柔政策,安抚辽东各地。
最后一派就是阳裕为首的了,基本上都是赵炎建立政权后新加入的才智之士,有才能,但是过于激进,引起了本土派的极端不满。
两派最大的矛盾就是赵炎的南下主张,鲁平等人建议先恢复辽东的经济生产,恩养民众,储备官员,等时机成熟后再进中原。
这本来和赵炎的主张并没有根本上的冲突,但是本地士族消极自保的态度引起了赵炎和其嫡系之间的不满。
而阳裕等人则恰好相反,使他们希望迅速南下,扩大中原的地盘,恢复汉人对中原的统治,这点上,赵炎也很是赞同的。
但是阳裕等人的党争却是过于激烈了,前不久阳裕提出改换辽东府主官,欲图用自己派系的人员顶替,甚至是企图由文官控制军队。
这点是赵炎绝对不能够容忍的,不过这点也是赵炎自己造成的,过于信赖和重用阳裕等人,宣政殿过于集权肯定会产生这些问题。
……
中原,襄国,校场…
赵炎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的景象,一排排的士兵整齐的矗立在校场之上,盔甲、兵器、箭矢、战马齐齐整整。
看着面前士兵持刀的动作,赵炎敢肯定,这些人都是真正的士兵,老练的动作显示了一名老兵应有的素质。
“孟孙兄,你这是怎么变出了这么多的将士的”赵炎有些激动的回头问道。、
林元生和卢道等将领也将目光投到了张宾的身上,张宾微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走上前来。
“王爷有所不知,这些士兵原来都是沙场老兵,有的是晋庭的军队,有的是乞活军,还有的是当地的乡兵”,张宾话毕的顿了顿,接着说道:
“后来石勒将他们俘虏后全部赏给了襄国城内的贵族当家奴,臣只是将他们全部集合了这一来,呵呵!”
“好!哈哈!!!”赵炎闻言忍不住大笑了起来,本来还在为兵员的事情发愁,但是现在一瞬间全部解决了。
一旁的卢道有些不解的问道:“仆射大人,还有这些盔甲兵器和战马是哪儿的呢?我刚才看了下,都是好货色”
“呵呵,卢将军,襄国宫城的仓库里有着十五万副盔甲和各种兵器,花苑外有个养马场是,本来有五万匹战马,但是石勒之前带走了三万匹,现在只有两万多匹了!”
“两万多战马?天!那这里有多少人?”卢道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忍不住的继续问道,要知道现在辽军只有五千多人了,兵力十分不足。
“呵呵,卢将军放心,我刚才命人点算过了一共是四万五千六百三十三人,战马两万四千多匹,足够我们使用了”张宾的声音继续传来。
“王爷,臣觉得我们可以打乱编制,将我们的人分配到各部做统领、校尉和团主、哨长、队正,另外的一千多人由王爷亲领”林元生想了想然后说道。
赵炎想了想然后向张宾看去,张宾一愣,心头顿时一暖,能得到这样的信任,让的张宾的心头很是舒服。
“王爷,臣觉得很好,两个时辰这件事情就可以完成,我们可以用晚上的时间来训练部队,之后随时可以出发”张宾认真的思考后缓缓说道。
临阵整编部队本事战场大忌,但是现在也管不了这么多了,辽军兵力太少,只能先整顿部队,再慢慢磨合了。
不过赵炎的亲军营和侍卫营的士兵都是各部中精锐的士卒,很多人在原来的部队中都是队正、或者伙长,担任这样的职务也并没有什么难处。
而且赵炎一向重视自己的侍卫亲军,在营中开设了讲武班,培训各级将领,从这里出去的士兵大部分在外放后都升任了校尉或者团主的职务。
尤其是在上次整编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