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计划,所有伤兵们都必须连夜登船撤退,因为城内的药品不多了,后面还有更惨烈的战斗,这个夜晚,码头上的伤兵们拒绝登船,他们跪倒在码头哭喊,让奶奶先撤退,不然我们也不走!
彭奶奶颤巍巍地在寒风中对那些伤兵们说:“孩子们,你们要撤下去,养好伤你们还要打鬼子!要快点打回来啊,就让我老太婆再呆两天吧,我这一把老骨头,这一走,恐怕就再也回不到南京了,我......舍不得这里啊!”
江边风大,寒风吹着彭***白发,但是彭奶奶坚持要在码头上目送这些士兵离开,易安夏队长带着几个士兵就围在彭奶奶身边,彭小文也带着卫队排围在老人的身边,用身体为他挡风。
那些登船的士兵全都在甲板上站立,甚至担架上能动的士兵也都挣扎着半坐起来,他们给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敬着告别的军礼。
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勇士们,安心的去休整吧,南京,还有我们在继续战斗!
一夜之间,整个阵地变的空空荡荡,只有一个被打的残碎的阵地,居然这些士兵在撤退的时候还不忘留下几颗地雷。因为这不是无力防御,不是无心抗争,我们是奉命撤退休整,小鬼子,咱们还有很多很多的仗要打,直到你们全都死光!
日军在九天的进攻中损失惨重,虽然有飞机大炮助战,但是**的那些阵地,居然象钢铁浇铸的一样,无法撼动。
松井石根又一次陷入困顿,前面还有紫金山,前面还有雨花台,前面还有南京坚固的城墙,可是**的那几个精锐师,还没出手啊,前面,到底是荣耀和战功?还是死亡的陷阱?
(四)
也许白崇禧李宗仁放弃南京的提议,从单纯的军事观点上是正确的,南京没有军事战略价值,不应该死守,可是如果连南京都不守,还有哪里要守呢?
南京,如果仅仅从地理和军事的层面上说,可能的确没有军事战略价值,但是这座城市有政治战略价值,有信心战略价值,一个国家的首都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心锚,如果蒋介石能够抱定与南京共存亡的信念,三军用命,谁说南京不能坚守!
可是,可是蒋介石不是斯大林,南京也不是莫斯科。
老蒋此时也对苏联出兵的事情绝望了,都已经两个多月了,苏联在11月底上海即将失守的时候就同意出兵啊,可是现在,我连南京都快丢了,斯大林,你的援兵在哪里!
为什么要埋怨苏联人呢?一生依仗洋人吃饭,不知道这是蒋介石的运气还是悲哀,此时蒋介石还没有听到丘吉尔说那句话,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友谊。
没有谁可以依赖,我们守卫自己的国土,永远只能靠我们自己!
无论是生存下去,还是死在南京,对于我们都将有意义,死了,我们将与这座城市一起永生,活下去,我们将选择继续战斗。
戊戌变法,谭嗣同可以走,但是他却选择了死,为什么?因为他要用他的死来告诉他的战友,畏惧死亡的战斗,永远没有胜利,畏惧死亡的抗争,永远不会成功!
先不要管能够打到什么程度,打下去,就当作用鲜血和牺牲唤起一个民族的觉醒!彭小文感慨,自己始终是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但是他已经在尽力改变着一切,南京城的士兵现在已经变的无畏生死了,现在我们要把这种三军用命发挥到极至,用我们的生命和牺牲去唤醒更多的生命!
(五)
弹药不缺,我们南京的弹药相对充足,南京这座千年古城,物资已经运走大部分,但是我们保留了足够我们战斗一个月的弹药,二十三天的南京保卫战,那是底线!
粮食不缺,平民绝大多数已经转移走了,有的去了扬州,有的去了淮阴,有的去了武汉,有的去了重庆,平民在走时带了路上必要的干粮,剩余的都留给了坚持守卫南京的勇士们,南京城内有十二个地下人防工事,可以躲避空袭,可以储备枪支弹药,还有大量的粮食储备!
办法不缺!第二道防线的磨合,纵深化战术已经有了雏形,第三道防线更加稳固,那新近补充进来的士兵,就让他们先当工兵啊!宝山保卫战的时候,收尸队都打成了精锐,还有什么事情不可能!
巷战准备充分,除了有十二个原来就有的地下人防工事,你以为107师、108师还有112师那些老兵和新兵都在南京睡大觉啊!
现在的巷战体系准备充分,南京城内的下水道纵横交错,主干道能够容下人枪通过的,就有三十三条,新编十五军团,就按照彭小文的部署,几万人一起动手,在这些下水道的基础上构筑一个地下城池!
宝山一个小县城,我们残兵不过几百人,还能依托城防和巷战体系杀伤大量日军,南京城里,我们仍然按照班组划分战区,地下游走,地面作战!
选在了一百二十个重点建筑,建立了五百多个隐蔽射击点,加上城内的六十多个地堡和环形阵地,里面全部预埋炸药,还要再加上两百多个开阔地预埋炸点,南京古城,比宝山县要大将近二十倍,日军要用多少架飞机才能把这里彻底摧毁炸平?
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