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血路妖刀>第二十九节 燃烧的苏州河

(一)

在整个撤退的规划中,凇沪战场上,左翼军回撤到无锡、江阴、常熟、苏州一线,进入锡澄线、吴福线阵地,以及两条防线之间的龟山梅村阵地。

右翼军大部兵力进驻苏州、嘉兴,固守苏嘉线,只留下63师和62师的残部进驻乍浦、嘉善,在乍嘉线方向防御。

预备队则部署在了锡澄线、吴福线、苏嘉线的后面,进驻石庄到常州一带的阵地。

南京方向,彭小文动员的10个师已经开始进入南京外围,开始加强龙潭、栖霞山、青龙山、苍波门、大胜关、上新河、下关、燕子矶一线的阵地。

此时川军唐式遵的第三十三集团军,包括21军在内的川军6个师已经抵达南京地区,这支部队将很快部署到石庄到常州一线的后方阵地,加强整个东方马其诺的预备力量。

第二批“进口”的阔剑地雷已经到位,加上第一批的1000枚,现在已经达到了3000枚的数量,由于那100枚地雷在金山卫实战中的超级给力表现,老蒋的顾问法肯豪森已经对这个武器倍感兴趣,本身他对宝山、金山卫、松江三个战例中突然冒出来的彭小文已经非常关注,现在听说这个武器的引进和他也有很大关系更是大为惊奇,于是提出要在上海苏州河前线进行前沿观察,他想亲眼看一下彭小文是如何进行作战的,如果有可能,他还想把彭小文带到德国去,如果用三个机械化师的装备换一个中校,不知道老蒋是不是会同意。

由于金山卫方向日军难以再进行登陆和快速推进,因此67军接到老蒋的命令,从右翼军抽调出来,首先是配合胡宗南的第一军坚守苏州河直到大部队在东方马其诺防线各个就位,计划是十天时间,但是彭小文知道,无论如何,67军和第一军都很难坚守这么久,可是守不住,也要守!苏州河是中**队在上海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有效防线,一旦在撤退没有完成前被日军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苏州河阻击之后,67军将分成两部分,107师两个旅北上昆山,108师两个旅继续留守松江,用这两个师担任整个上海部队的断后任务,在各部队陆续就位之后,再向南京方向撤离。

第一个冲进去,最后一个撤出来,弟兄们,能为国战死是我们的光荣!能为保全我们自己的兄弟战死,是我们的光荣!能最后一个撤出上海,是我们的光荣!

即使这种阻击只是争取时间,弟兄们,我们每多坚持一分钟,对于我们组织第二道防线,对于我们的东方马其诺的完善,都是一分钟的胜利!

彭小文的死亡动员令,让吴克仁这个沙场老将都有血脉贲张的冲动,是的,不一定所有的仗都会胜利,但是越是没有胜利希望的仗,那每一分钟的坚持,就是胜利!

让我们用我们的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用我们的血肉和灵魂来捍卫我们的土地!

(二)

在历史上,日军金山卫登陆完成之后,为了统一指挥,日本大本营将上海派遣军和华中派遣军合并为中国派遣军,有松井石根担任总司令长官,对全部伤害部队进行协调,但是由于现在金山卫的严重挫败,松井的威信在高级将领中大打折扣。

现在的松井,名义上是“中国派遣军”司令长官,但是除了最初到上海编入上海派遣军第9、第13、第101三个师团及台湾守备队重藤支队,执行金山卫登陆计划的第6、第18、第114三个师团及国崎支队都把金山卫的挫败归咎为松井石根的无能,包括10月底到达上海的第16师团,有着“下克上”传统的日军师团长和旅团长们都开始拒绝服从松井的指挥!

不光拒绝服从松井的指挥,连统一指挥第6、第18、第114三个师团及国崎支队的柳川平助的命令他们也开始选择性的服从,选择性的抗拒!

在11月10日中**队疯狂地将日军打回苏州河对岸之后,日军华中派遣军副司令长官柳川平助就发现中**队地部分防线开始松动,不过这种松动并不是那种一般意义上对方溃退前的预兆。在柳川平助的眼里,这更像是有组织的撤退,同时他们撤退的路线和时机掌握的也十分的好。因此,柳川平助认为这是对方设下的一个圈套,于是他立刻让自己的部队放慢攻击速度,并且尽量的不要暴露自己的侧翼,并且不要脱离友邻的部队太远,免得被对方反击得手从而导致全线的崩溃。

不过他越是小心,其他人就越不满,特别是谷寿夫等几个在金山卫登陆损失惨重的军队指挥官,他们认为柳川平助这么做实际上是在他们的脖子上套上了一个枷锁,按照日军的计划11月13日也就是三天之后,在长江白峁口和浒浦口的登陆作战就要打响,如果日军为了求稳而放弃高速推进,谷寿夫担心在北侧的登陆点再次演变成金山卫,急切地想要用胜利来证明,急切地希望摆脱金山卫惨败的阴影,现在他们都丧失了理智。

华中派遣军总司令是亲王将军朝香宫鸠彦,朝香宫鸠彦在听完谷寿夫等人绘声绘色的汇报之后,也对柳川平助所发布的命令感到十分的不满,因为对方在发布这个命令的时候事先没有得到自己的许可。于是十分恼火的他默许了谷寿夫他们继续攻击的请求。不过他还是有一个条件。就是把原先作为总预备队的近卫独立旅团调到北线,以增加这里日军的冲击力。

随着**战术的调整,日军的进展也忽然变得快了起来,当得知谷寿夫的部


状态提示:第二十九节 燃烧的苏州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