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336;!--章节内容开始--
百度搜索本书名+看最快更新
[第2章第二卷校长之道]
第224节343、官场庸俗文化(二)
“方圆,你来看看我手中的这个杯子,能看出什么来吗?”孔子田端起手中的杯,笑呵呵地说。
方圆仔细地端详孔子田的水杯,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在里面,更没有悟出孔子田想让他看出什么。他摇了摇头,说:“对不起,爸,我没看出来。”
孔子田说:“我杯里有水。如果把杯的弧度比作一个圈,你看看这水是在圈里还是在圈外?”方圆说:“是在圈里。”孔子田问:“圈外有没有?”方圆说:“一滴水也没有。”孔子田说:“这就是中国官场圈文化的核心所在。如果把这水比作利益的话,那就是说,圈里的人利益共享,圈外的人啥都得不到。”方圆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孔子田说:“现今官场,有些人痴迷于圈子,一发而不可收。官场的圈子,不是简单的感情联合体,而是权力、地位、名誉、关系、利益的结合体。划圈为界,划圈为战,一荣俱荣,一毁俱毁。圈子的弊端在于只讲小团结,不讲大团结;只讲圈内的利益,不顾圈外的利益;只信任圈内人,不信任圈外人。“圈子”文化具有明显的自私自利和排它特征,其实质是分裂和谋私。”
方圆仿佛一下子对社会的认识提高了许多,连连点头称是。
孔子田说:“圈文化,其实从党的纪律方面是反对的,比如毛主席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就提出要反对帮派主义。什么是帮派主义,其实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许多有相近利益追求的人结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圈?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帮派主义,其实就是因为它客观存在了,而且还挺严重。如果不存在的事物,何必要来反对呢?”
方圆说:“那个时候就存在圈文化啊?”
孔子田说:“是啊,应该说,中国官场的圈文化很早就有,有了朝代,有了官场,就有了圈文化。像秦始皇在刚刚执政的时候,整个的朝堂其实分成了三个圈,以秦始皇和李斯为核心的王圈,以吕不韦为核心的相圈,以太后和姘夫laoai为核心的后圈。圈文化在宋朝的时候表现最为明显,今天我就和你分析分析这圈文化中的核心内涵:圈内利益共享,圈外你死我活。北宋时候,仁宗敦厚,其妻亦是如此,所以在仁宗时期,涌现了许多文学家,像欧阳修、苏轼等,思想领域也相当宽泛,但由于仁宗感觉有点才华的人就录用,造成了官僚机构日益庞大,国家的财政年年都入不敷出。到了神宗继位,他决心改革,启用了王安石等一批改革派官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就在这个时候,朝堂形成了两个圈,一个是以皇帝和王安石等改革派官员为首的圈,一个是皇太后和司马光等保守派官员为首的圈。在这一时期,凡是改革派的,都得到重用,凡是保守派的,都被贬到地方做知州、知县等地方官;后来,神宗驾崩,哲宗年幼,就由神宗的母亲太皇太后临朝执政,王安石等改革派很快都遭到贬谪,而司马光等保守派得到重用。再后来,哲宗亲政,想效仿父亲神宗,通过改革解决国内日益严重的各种问题,改革派又重新得势,而保守派遭到迫害。又经过几个反复,到了徵宗时候,启用了改革派人物蔡京任宰相,虽然蔡京本人早已没有了什么改革理想,但当了宰相,还是把受到贬谪的改革派一一从地方上调到中央,而把保守派纷纷再次赶到地方任职,甚至迫害致死。像大文学家苏轼,在改革派初期是被当作改革派的,但后来发现改革有些地方落实不好出现了百姓负担更重的情况,提出了批评意见,结果被改革派当作保守派,被贬到苏州、杭州任知州;等到保守派当权的时候,又被保守派认为是改革圈的人,不但没有被提拔,反而贬到了岭南的广东、海南一带任知州。他一生命运坎坷,根本原因不在于别人嫉妒他的才华,而是因为无论是改革派当权还是保守派当权,都把苏轼认为是圈外的人哪!那有什么好处,还能想到苏轼吗?那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是不是就要肯定想到苏轼了。”
方圆忽然感到,中国官场的圈文化实在是太可怕了。他小心翼翼地问:“爸,您说的宋朝的事儿,这圈也会得势,也会失势,这不就是说,如果选错了圈,很有可能前途光明之时突然一落千丈?”孔子田笑了:“好,孺子可教。所以对圈的选择相当重要,要入哪个圈,不入哪个圈,都要经过慎重思考。圈文化讲究的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选错了圈,那就只能跟着一损俱损了。”
方圆擦了擦汗:“爸,那我现在是不是已经在圈里了?”孔子田说:“从你获得省课一等奖开始,其实你已经被纳入到圈里了,只不过这个时候,好几个圈都把你看作是圈里的人。但你不能一直呆在几个圈里,如果是这样,最后的结果就跟苏轼一样,里外都不是人,所以,最终还是要选择一个圈进入。”
方圆说:“我看不出来啊,爸爸。哪里有什么圈?大家对我都很好,无论是局长、书记,还是校长,副校长,都对我不错。”孔子田说:“这个过程是圈文化中的入圈过程,这说明几个圈都在同时拉你入他们的圈,你还是被争取的对象。”方圆说:“那我应该怎么做呢?”孔子田说:“将来的一天,你总要选择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