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会说人话的鸟
福伯自幼在李家,几十年下来,其忠心得到李清羽一家认可,手底下又学得几分武功,所以少夫人母子此次离家,李清羽慎重交代于他,沿途护送。
李家原是名门望族,历代显贵辈出,传承了一种蔑视一切的家风。就算是李家一介布衣,当朝显贵在其跟前也是毫不理睬。
隋唐时期是郡望身份制的社会,郡望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个姓氏最为尊贵。即 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 宗族。所以称之为七宗五姓、五姓七望。
这五个姓氏七支宗族于南北朝中叶形成,隋唐时期发展至顶峰,随大唐的动荡逐渐消亡,至北宋初年已经沦为普通商贾宗族。
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各宗族不甘心家族没落,极力想尽办法恢复祖宗基业,以求重现宗族辉煌。
五姓七家,“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傲慢地进行着内部通婚,以保持其高贵的血统。
如按北魏以来的传统,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世代为婚姻;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姻;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世代婚姻,陇西李氏与范阳卢氏世代婚姻,他们不屑与其他姓氏为婚。于是有盛唐宰相薛元超的一叹:“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
因此,当李清羽有意将自己妹妹许给王尘时,姚依真很替王尘可惜,连宰相都引以为憾的事,这臭小子唾手可得,却又失之交臂,尤为可惜。
李清羽的这位少夫人就是清河崔氏的一位小姐。
虽说如今各宗族没落不堪,但数百年来的积习早已根深蒂固,一时间怎能改变引以为傲的传统?
崔夫人母子和福伯在客栈暂时歇脚,第二天一大早,福伯就奉命前去询问王尘是否出关,以便母子俩持弟子之礼前去拜会。
不一会儿功夫,福伯就满脸不渝的回来了。崔夫人不用问就知道,王尘依旧闭关修炼,接待福伯的恐怕又是那个恶心的女人了。
无奈之下,在客栈闷坐了一日,等待时机。崔夫人对王尘心存好奇,丈夫说这少年是个奇人,只是这人未免有点年轻,是不是有点名不副实。
等待的时间过的无比煎熬,大人还好说,小孩子本喜好动,那小少爷已经数次央求娘亲出去散心。等到这日福伯仍是无功而返时,崔夫人耐不住孩子闹腾,便对福伯道:“我带筠儿出去散心,你在客栈好好看守行李。”
福伯道:“少夫人还是不要去的好,这边城乱的很,再说,这几日老奴心中老是有不好的预感,怕是有追兵要到了吧?”
崔夫人眉头微皱,围上面纱,领着筠儿对福伯道:“那我们到前面透透气去,不出客栈总可以吧?”
客栈前厅甚是宽大,排开十几张桌子,住店的和过路的在这里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倒也十分热闹。福伯不好再劝阻,引领母子二人来到前厅。
三人刚出现在大厅之中,门口一张桌边坐着一个年轻公子,把手中的茶盏慢慢放下,盯着崔夫人的脸笑道:“嫂嫂,你让小弟好找啊!”
那公子衣衫鲜亮,身边围了五个彪形大汉,个个腰悬刀剑。大冷的天,那公子手中却握着一柄折扇,折扇晶莹洁白,纹饰精美,甚是不凡。
崔夫人娇躯一震,双眸中满是惊异,“绍棠?怎会是你?你来此做什么?”
那叫绍棠的公子缓缓起身笑道:“嫂嫂,不是小弟到此做什么,而是嫂嫂领着筠哥儿到此地来做什么啊?”
崔夫人忽然咯咯一笑,“绍棠,你一路跟来就是问这个吗?我说是来这里会娘家表弟你信不信?”她把孩子的小手似是不经意的递到福伯手里。
绍棠耳中听到她银铃般地笑声,心中一跳,微笑道:“我不信,恐怕是嫂嫂背着清羽哥来这里会相好的吧?”
崔夫人忍着羞恼,笑道:“你说话怎么如此轻薄?嫂嫂是那样的人吗?我可是带着孩子来的,你嘴里放干净点!”
她神色不动,轻声对福伯道:“先带孩子走!”她面带白纱,看不见口唇动作,声音极轻,想来绍棠不会听到。
绍棠手中折扇在手心滴溜溜一转,玩了个花势,甚是潇洒,脸上笑容不变,“嫂嫂倒先别忙着分辨,李清羽虽娶了你,可没怎么陪你几天,我倒不信你这几年耐得住寂寞。想当初我爹爹也向你家提亲,你没答应我,却嫁了李清羽那不知怜香惜玉的小子,是不是有点后悔了?”
崔夫人冷笑道:“那是因为我崔家之人有识人之能,怎会看上你这不知廉耻的小子!”
绍棠也不动怒,笑道:“虽然你崔家和西房联姻,可家主之位还是没落到西房头上,你是不是有点失望?”
崔夫人冷冷道:“我嫁给清羽可不是为了什么家主之位,至于谁做家主,和我们有什么相干?你北房可是对家主之位垂涎很久了,就是这么多年也是劳而无功罢了。”
“我只是不明白,放着好好的家主之位不争,大好的人间富贵不去享受,把你个娇滴滴的美人孤零零放在家里,却离世修习什么箭道!李清羽是不是有点脑残?”李绍棠越说声音越是激动,“我那里比不上他?他不过一介武夫,懂得什么情趣?他在战阵历练,难免会有生命危险,等到出人头地时,还不知有没有命享受,你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