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怒火青春>第九十四章 :一本书的厚度

八里湾乡不大,乡镇上只通一条很窄的公路,这里有着秦地方言地区特有的千沟万壑黄土地貌,也有着黄土地上人们独有的淳朴。

我们赶到乡镇上的时候,事先联系好的乡镇领导已经在等着我们,他们将我们安排进乡小学里。由专门的人带我们了解八里湾乡的状况。提起陈白露,乡小学里的教师张保国记忆深刻。说当年那个姑娘帮了王家沟小学很大的忙。

张保国跟我们说,当年陈白露是第一批来八里湾支教的青年教师,那批人里有很多刚来不到一个月就因为各种理由走了,只有陈白露在当地圆满完成了半年的教学任务才离开。

当时他也在王家沟小学,眼睁睁看着陈白露从一个白净的小姑娘变的又黑又瘦。说起陈白露,他的话里滔滔不绝,无一例外都是由衷赞美。

张保国还说,自打陈白露来过之后,乡里的教育系统就收到很多人的资助捐款,而且每年都有支教教师过来。

他指着身后的两排教学楼跟我们说,这几栋楼都是去年新建成的,以前的教学楼非常破,要是下个雨都不敢让学生在里面读书。

王蔚蓝认真的听着,问他那以前的教学楼呢,拆了没?

张保国摇摇头说没有,还在乡镇外面呢!

王蔚蓝眼前一喜。说明天带他去看看。

第二天王蔚蓝一行人在乡镇周围看实景地,我则找张保国借了辆摩托车,想去他口中的王家沟看看,看看陈白露在那里呆过半年的小学。

沿着张保国给我的路线踏上黄土路,穿过几座山头,就看到远处的山坳里有几户人家,而在山底则有一栋白色小楼,小楼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应该就是王家沟小学。

我的摩托车赶到那栋小楼附近时,刚好是上课时间,我没惊动人,悄悄的来到校园里。透过窗子看着里面坐着的菁菁学子。

讲台上站着一个约莫跟我年龄一般大的女生,戴着黑框眼镜,正在教学生们背诵语文课本,女孩干瘦脸色蜡黄,看样子应该也是来支教的。

一阵下课铃声传来,学生们从教室里一涌而出,到教学楼前面的小广场上玩耍,女教师也从里面出来,陪着学生们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看着他们脸上欢快的笑容,我不自禁的想着,陈白露当年是不是也是这样?

那个女教师终于发现站在角落处的我。她见我打扮不像周围的村民,就问我是干嘛的,我跟她解释了一下,询问她在这里支教的生活怎么样。役史私技。

她笑笑说挺好的,我又问她学校的资金状况怎么样。

她说以前或许还有人私吞善款,但近两年捐款的人学精明了。只捐物不捐钱,学生们中午都能在学校里吃上一顿免费的爱心午餐。

我犹豫着问她,你自己的支教生活呢?有什么感受。

她没有犹豫,张嘴就来,很开心呀!

这时,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叫她,袁老师,咱们下节上音乐课好不好?

被唤作袁老师的支教女青年笑眯眯的答应一声好,然后又跟学生们继续做游戏。

我在附近的山头转了一圈,等回到学校想走的时候,才发现刚好是中午饭点,学生们正在排队打饭,袁老师和一个中年妇女正站在一大盆饭菜前,给每个学生的碗里打满白净的米饭,菜是两荤一素,给学生们打的量很足,每个人还发一袋牛奶和一颗鸡蛋。

时过境迁,原来贫困山区学生的生活,不再是电视上那般困苦,随着这两年的爱心午餐计划的捐助,学生们的生活也真的在悄无声息的改变。

我突然有点泪奔,有种想将自己全部家当全捐出去的冲动,可一想我一穷二白,就尴尬的笑了。

中午学生们都趴在教室里午休,袁老师见我还没走,就跟我聊了一会。她跟我说相较于物质上的贫瘠,精神上的贫瘠才是最为致命的。

这里的学生有很多读完小学初中就不再读了,等年龄满十六岁,远赴沿海地带打工,在这之前他们根本没有见识过那些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等真正见识过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也明白知识的重要,但人一旦见识过那种世界,就很难再回到这片黄土地上了。

有很多学生并不是因为家里穷而放弃读书,而是在他们以及父母的眼中,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打工才能改变人生。

袁老师一番话让我瞠目结舌,她继续跟我讲,说有个家长还跟她算过一四年,七年时间如果都让娃出去打工,学门手艺,最低能赚二三十万,到时候在会宁买套房子,娶个婆娘,啥都有了,上啥学,有啥用嘛!

这番话让我三观尽毁,袁老师又说现在国家都有贷款助学政策,很多人上不起学并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当然,也不乏少部分的确家庭困难的,但家庭困难的只要申请一下,都能得到补助抑或贷款。

我仔细想了一下,心道还真是,上高中加大学七年时间,对他们来说还真不如在外学门手艺。

回去的路上,骑着张保国那辆摩托车,在登上一座山头的时候,我将摩托车停下,点上一支烟瞭望四周,心想突然产生一个荒诞的想法,可能城市和农村之间,也就只有一本书的厚度。

……

回到乡里,给王蔚蓝打了个电话,他说他在乡政府门口,我赶过去的时候发现乡政府门口乌泱泱的围着一群人,王蔚蓝站在里面,正在挨个打量这些人,急的满头大汗。

<

状态提示:第九十四章 :一本书的厚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