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名树的影,作为普林斯顿的数学教授和菲尔兹奖的获得者,高尔斯教授的邮箱名称几乎烙在了每个顶级数学期刊编辑的心中。
兰伯特无视了规定的审稿顺序,打开高尔斯教授的邮件看了起来,“《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种方法》?高尔斯教授开始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了吗?”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像古典科学时期那种研究范围涉及若干领域的科学家日渐稀少,大多数人能在一个学科下面的一个分支的分支的分支...取得一点点进展都是值得庆贺的时期,高尔斯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泛函分析和组合数学,他获得菲尔兹奖的原因就是利用组合数学的方法在巴拿赫空间上取得的贡献。所以兰伯特才会有此发问。
绿...球...间。费力的拼出了吕丘建的名字后兰伯特才看到作者原来不是高尔斯教授而是他的学生,于是对这篇论文的期许下调了几分,毕竟大师和大师的弟子是不一样的。
不过既然打开了,那就看完吧,兰伯特拉看了一下文章,发现并不是很长;身为《数学年刊》的审稿编辑,兰伯特在对数学的研究深入程度上或许比不上那些教授,但是在见识的广博程度上却是远远超出他们,他很快就从文章中发现了价值所在。
“如果这一推导过程被证明为是正确的话,那么对偏微分的研究将产生不小的影响!”,兰伯特喝了一口咖啡自言自语道,“那么该将这篇文章发给谁呢?”
以编辑们的眼光只能发现一篇文章大概是不是有刊登的价值,而更为专业的审稿就只能拜托那些在该论文所属领域有精深研究的审稿人了。
当然现在就把论文发给专业审稿编辑还有些过早,为了避免出现疏漏,《数学年刊》都是采取多人审稿模式的,无论是通过还是退稿,都需要两个以上的编辑过目,等到他们都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会发给专业审稿编辑。
审稿编辑审查,专业审稿人审稿,就算这些都通过了也不意味着你的论文就可以刊登,因为全世界有分量的数学家都会向这里投稿,而《数学年刊》的页数只有这么多,万一编辑刚决定刊登你的文章,就收到了怀尔斯教授或者陈省身教授的具有突破性进展的论文怎么办?
所以像《数学年刊》这样的杂志,在收到你的投稿后能在三个月之内刊发出来就算是速度快的了!
吕丘建也明白这一点,还好《数学年刊》是普林斯顿人运营的杂志,无论是通过还是退稿,通过几位教授的渠道,他都能提前得到消息。
所以在将论文交给高尔斯教授之后,吕丘建就把这件事情放到一边,重新恢复到之前的生活当中,每天白天穿梭在各个教室接受世界顶尖数学家的教导,空闲时候去图书馆翻阅相关著作,并将积累的问题写在笔记本上,等上课的时候去分别请教对这些问题所属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大师。
好在普林斯顿的教授都不怎么摆架子,对于吕丘建的问题都会详细解答,而且吕丘建的这些问题也问的恰到好处,都是这些领域相当前沿的问题;通过聊天他们会发现吕丘建在这些领域同样有深入的了解,这番解答不仅解决了吕丘建的问题,对他们自己的研究也不无启发。
很快,爱提问的交换生吕的名号就在普林斯顿数学系中传播开来,开始的时候每当他提问,总会有几个学生围在旁边旁听,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在他身边的同学越来越少,因为如果你连问题都听不懂,那么再坚持下去又有什么意义?
“吕,我的论文你看的怎么样了?”,刚问完一个问题,阿尔福斯就过来追问道。
“我已经有了些思路,等我训练结束回去再想想,下个星期之前把结果发你邮箱!”,其实吕丘建已经做好了,但这两天有人帮着去图书馆占座、帮着购买饮料、帮忙下载各种前沿论文,这样的日子他还想多享受几天。
“耶!太棒了!”,阿尔福斯忙前忙后这么久,终于得到准确的答复,眼看着论文发表有望,他高兴地跳了起来。
不过转瞬就归为沮丧,据说顶尖的数学家在其他人对一个研究问题疑惑不解时,他会从直觉上发现前进的路径,这种直觉具有巨大的价值,会缩减你走弯路的时间。
但是你不能总是依赖这种直觉,因为他不可能一直为你提供这种指引,一旦他离开了你,这种协助体系就会消失,你的研究又会回到之前那种缓慢的速度,这就好像是一个习惯开法拉利跑车的人重新回到拖拉机驾驶座,这种反差会让人对自己的科研生命产生怀疑。
“啊,难道我真的不适合走这条路么?”,看着吕丘建远去的身影,阿尔福斯陷入了怀疑。
当然老虎队的那些队员们就没有这种感慨了,因为他们早就知道自己在篮球这条路上没有什么发展前途,而且他们并不像那些贫民区出身的黑人一样,除了篮球就别无他路可走。能进入普林斯顿就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广阔的前景。
所以看着吕丘建的球技一天天成熟,他们不仅没有嫉妒,反而送上由衷的赞美,“吕,今年你肯定会带领我们进入六十四强!”
“斯宾塞,如果你的投篮再果断一点,我们甚至能闯进三十二强!”,吕丘建适时送上鼓励,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每补上一个短板,就能在淘汰赛阶段多存活一些时间。
“伙计,你就好好地在下面看着吧!伟大的帕特里斯会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