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山沟中的军阀>第二四九章 磨刀霍霍的德国

时间就这样不断流逝,当时间来到一九四一年的时候,世界各国全都被浓浓的战争阴云所笼罩。德国人那磨刀霍霍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

本时空德国本身在一战中并没有遭受什么太大的损失,毕竟战争的发生地点远离德国本土,都在其他国家的疆域内进行。如果真要说德国的损失,那就是大量青壮人口因战争死去或致残。好在德国总人口数量多,这些青壮人口的损失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于是为了弥补这些青壮人口的损失,德国政府公开鼓励公民多生多育,甚至为此颁布法律,帮助那些因多生多育导致家庭困难的家庭抚养孩子。

说白了就是国家希望你生得越多越好,你要是养不起,没事儿,国家拿钱帮你养。

从表面看这是德国政府的行为,与德国/军方无关,实际上这件事的幕后推手就是德国/军方。

一战结束前德国/军方就预料到一战不是世界大战的结束,而是一个小开始,下一场战争迟早会爆发。尽管不能精确地预测到下一场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地点,但是德国/军方相信,如果从一战结束开始算起,他们差不多有二十年的备战时间。本着小心谨慎的原则,德国/军方将备战时间缩短到了十五至十八年。而这恰好就是一个人成长起来所需要的时间。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还将义务教育的年限提高到了十二年。如果按照一个孩子在六岁开始上学,那么十二年后他(她)就有十八岁了。只要不是身体原因或者出什么意外,多加训练一番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了。当然了,不排除有的孩子天生聪慧,在两岁的时候就正式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涯的可能/性。

出生在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四年的德国年轻一代,大多都死于二战战火。

一战期间西联在军事技术上的造诣让德国为之惊叹。因此德国加大了和西联在各方面的合作。德国派驻西联的人员都肩负有查看西联武器装备的任务。好在西联本身的安保工作做得好,不然那点秘密早就全被德国人知道了。

时间就这样慢慢走过,在西联的二七式坦克出现在德国/军方人士面前前,德国和西联方面的交流始终不高,这是因为德国和西联都没有将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炫耀。

当西联的二七式坦克出现在德国/军方人士,特别是德国装甲兵人士面前后。德国猛然间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四号坦克被打了个完爆,根本就不是二七式坦克的对手。

于是德国/军方加大了对新式坦克的需求,这就是后来的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只不过这两款坦克并没有装备与他们相符合的武器。在后世豹式坦克装备有一门七十五毫米口径、七十倍径的火炮,虎式坦克装备有一门八十八毫米口径、五十六倍径的火炮。这两种火炮的穿甲能力让当时几乎所有的坦克都感到危险。

可是这一时空提前诞生的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没有配备这两种利器,反而配备了后世四号坦克g型所装备的七十五毫米口径、四十八倍径的火炮。这就好比一个骑士有了足够坚硬的铠甲和强健的战马,但就是没有足够锋利的长矛。而它的对手却是三样都具备了。这样的后果自然就是骑士被打败了。(出自第一零三章)

受到二七式坦克击败豹式坦克(简化版)和虎式坦克(简化版)的刺激,德国加大了对坦克的研究投入。最终完全版的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诞生了。

恰在此时三二式坦克的消息被传回了德国国内,德国/军方对自己的完全版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抱有极大的信心,因此他们要求尽快获得至少四辆三二式坦克用于实兵对抗演练。西联也不拒绝,直接送去了二十辆。

为了让完全版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得以好好表现,德国/军方抽调了仅有些许坦克操作经验的人来驾驭三二式坦克。为了督促这些驾驭三二式坦克的菜鸟们,德国/军方商定三个月后进行实弹演习。这让那些菜鸟们怨声载道。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过,到了演习那天,菜鸟们的表现让观演的德国/军方高层目瞪口呆。起先菜鸟们驾驶着三二式坦克摧毁了同等数量的四号坦克。这也只是让军方高层稍微有些诧异而已,他们从资料中就知道四号坦克不是三二式坦克的对手,因此他们没有丝毫表情。可很快德国/军方高层坐不住了。因为这些菜鸟们随着对手越来越强,自己也越战越强。从和同等数量的四号坦克较量开始,逐步过渡到和超越己方力量一倍、三倍甚至是五倍的完全版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较量。最终的结果就是虽然二十辆三二式坦克“全军覆没”,但对手也被打成了“超级残废”,不再具备“战斗力”。

菜鸟们的表现引起了军方高层的兴趣,他们要求菜鸟们写出自己对三二式坦克的印像、本次军演的感想。反正一句话,有什么说什么,不要藏着掖着的。

德国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在观看演习后甚至宣称,如果德国有五百辆这种坦克,他可以率领部队横扫法国;如果有两千辆,他可以率部横扫苏俄。

一周后一个长高宽都为一米的箱子出现在军方高层的办工作上。这么多文件让高层的的参谋们苦不堪言。好在参谋们还算尽职,将一份整理好的文件交了上去。

这份文件和其他相关文件在后来被定为了绝密文件套,里面的内容只有几个相关者知道,同时对这份文件没有德皇和首相的联合授权,任何人


状态提示:第二四九章 磨刀霍霍的德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