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山沟中的军阀>第三四八章 势如破竹的南下作战(二)
方面也生产了一部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用来当做交通运输工具使用。

不但战时的改装比较方便,还能减少后勤的麻烦与支出。

此时的中国可不是后世的美国,可没那么多钱来大量装备不同类型的直升机。

能省还是省点吧!毕竟此时的中国也不富裕啊!

日军的层层阻击的确起到迟滞中国入缅军进军速度的作用了,担任先锋的两个快速机动旅估计,要是真的这样打下去,不但弹药的消耗量增加了,还让日军有了大量的时间用于加固后方的防线。这样一来,越打到后面,战斗越激烈,没准儿还会吃大亏。

考虑到这样的后果,第二集团军军长徐荣将入缅军的所有直升机全部集中起来,开始了第二次以直升机为单独主力的作战(第一次是西联军第七军拿下天津)。有意思的是,两次作战的对手都是日军,作战目标都是城市。

入缅军的直升机部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向着腊戍而去,担任先锋的当然是zwz―1(一)武装直升机,他们的目标是那些日军火力点;紧跟着的是zy―1(一)型通用直升机,后者负责将部队降落到地面,前者不但要负责将部队降落到地面,还要为己方部队提供尽可能多的火力掩护;最后才是zsy―1(一)b直升机,他们将运载尽可能多的部队、武器、弹药运到腊戍城内。

对于这种作战方式,腊戍的日军完全没见过。说是空降吧,可没看到哪怕一顶降落伞。

在日军的记忆中,能够垂直起降的人造物真的只有热气球和飞艇啊!

于是腊戍的日军和越北的日军一样倒霉了,眼睁睁看着中国入缅军下属直升机打出的弹雨将他们打倒在地。

为了保证能够击毁那些坚固的工事,zwz―1(一)武装直升机携带了尽可能多的反坦克导弹。

导弹武器出现后,西联/中国的导弹研究人员集中全力研制的是反舰导弹、空空导弹、弹道导弹,这种在未来肯定会大规模使用并会帮助中国/军队取得具有战略意义胜利的导弹武器。而反坦克导弹中国/军队还真的不怎么在意。因为中国/军队,无论是陆军还是海空军,都装备有大量的反坦克武器,这些反坦克武器对敌人及潜在敌人的坦克有很强大的摧毁能力。同时,少一种武器还能减少后勤的困难,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进度并不大。

直到空军的空降部队装备了三六式步兵战车,中国方面才意识到步兵也需要一种具备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能单兵携带的反坦克武器。

中国陆军的单兵反坦克武器主要有四零火、八十五毫米无后坐力炮。这两种武器虽然能够让单兵携带,但前者射程近,容易遭到敌方远程火力的压制;后者的穿甲能力就当下来说还行,但用来对付以后防护能力越来越强的坦克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于是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就必须加快了。

他们的最终成果就是hj(红箭)-1(一)反坦克导弹。

严格的来说,本时空的hj(红箭)-1(一)反坦克导弹应该是后世中国仿制的前苏联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的中国改进版――红箭-73(七三)c型的本时空改进版。

对这段话,很头昏对不对?没事儿请看下文的解释。

在后世的一九七一年,中国获得苏制萨格尔导弹。这是一种有线制导的反坦克战术导弹,其破甲威力在第一代反坦克导弹中较为先进。一九七三年,中国决定集中国防工业的精兵强将,仿制“萨格尔”导弹。经过近六年的试制攻关,红箭-73(七三)反坦克导弹终于在一九七九年定型并批量装备部队,填补了中国反坦克导弹装备的空白。后来中国又研制出了b、c等型号

红箭-73(七三)b是后世中国第一代改进型反坦克导弹,适于单兵携带、地面发射或车载发射。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辆,也可用于摧毁火力点和简易野战工事。弹径一百二十毫米,弹重十一点七千克,最小射程四百米,最大射程三千米米,能破钢甲一百八十毫米/六十五度。采用光学瞄准跟踪、导线传输指令、红外半自动制导方式。改进后的系统保留了手动操作功能。全武器系统由导弹、发射装置和地面控制设备等组成。

红箭-73(七三)c反坦克导弹与红箭-73(七三)b反坦克导弹的原理基本相同,但采用了随动发射架,在对目标的跟踪过程中,发射导轨与瞄准具同步,使发射方向与瞄准方向始终保持一致,从而扩大了导弹的可攻击区,使作战效能更为提高。

不管怎么说,红箭-73的发射平台是在陆地上不是在空中,为了加强直升机部队的反坦克能力,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在直升机上发射。

这一时空的红箭-73(七三)c还是诞生了,李斌的恶趣味又来了,强硬地给了其一个“红箭”的代号,在编号上自然不能用“73(七三)”了,但是“1(一)”还是能用的。

hj(红箭)-1(一)反坦克导弹与后世的红箭-73(七三)c没什么不同,还是单兵地面发射或车载发射;hj(红箭)-1(一)k反坦克导弹中的k代表是从空中发射的,可以看做是红箭-73(七三)c的空射型。

在hj(红箭)-1(一)k反坦克导弹的打击下,日军的防御工事就如纸糊的那样,被一一摧毁。

事后曾发射过hj(红箭)-1(一)k反坦克导弹的直升机驾驶


状态提示:第三四八章 势如破竹的南下作战(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