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商鞅传奇>046、强势的卫鞅与求和的魏昂

张冀哈哈一笑后,看着魏壹,竟然站起来给魏壹行了个弯腰九十度的拱手礼后,才诚恳的说道:“好!既然杀人如麻的五公子胆子小,那我就不拍了。其实,我是个说经(战国时的故事)的出身。我习惯了在讲经之前,拍一下讲案,以集中听经人的注意。这习惯成自然了,就成了坏毛病。我一定接受壹长史的指教!”说完又向魏壹行了个拱手礼陪赔后才跽席。

魏壹还是不急不缓的说道:“我是不知者不为罪。既然冀长史是职业使然,那你想拍就拍。我为我的冒昧,给你赔礼了!”说着也向张冀拱手致礼。致完礼后,魏壹才继续说道:“冀长史!我只提五千俘虏,是因为在十天的河西之战中,魏军在南、北两线也被秦军俘虏了四万,战死者的遗体,目前我们还正在统计中;所以,还要留下与贵军交换。”

张冀这时一脸严肃的问道:“不对吧?据我统计:贵军在此地与我军交战,所有阵亡的将士遗体,贵军已经全部收敛,而且我军没有俘虏贵军一人。而我军在被线收复合阳之战,那些不能算作俘虏,魏狐将军是带着三万城守军资源加入秦军,改为秦籍的,所有不在交换之列。而南线的荆山、阴晋之战,我军仅仅俘虏五千不到,而战死者的遗体,都已经交换给了旬季将军。为此,我军与贵军下一轮要讨论的也就五千贵军俘虏。

壹长史不会用七千秦军俘虏和五千多具遗体,来交换吧?再说,按惯例,是一件事,一件事的来讨论。难道不成,壹长史想把卬大将军与五千俘虏一起讨论?”

魏壹依然古井不波的缓慢说道:“冀长史既然代表秦军提出来,一起讨论,又有何尝不可?将军与军士,本来就是一体;所以,我代表魏军同意。请冀长史提条件!”

张冀没有想到魏壹连大国的礼仪都不要,竟敢违背祖制与天下交换战俘的惯例,将大将军与军士等同?但是,事已经至此,何况现在谁还把这些放在眼里,一切以利益为重。于是,他就借势一歪,强悍的提出:“好!秦军同意。秦军这次的目的就是收复河西祖业。既然魏军不想战了,、、、、”

魏壹马上开口拦到:“冀长史,请注意用词!魏军在什么时候说过不想战了?”

张冀哈哈一笑后,反问道:“既然魏军想战,请问魏王特使前来秦军大营做什么?众所周知:只有战争结束后,双方才交换战俘。交换战俘就标志着战争结束。请壹长史教我!既然魏军还在与秦军交战,魏王特使来此提出赎回大将军卬,到底是什么意思?”

魏壹没有想到张冀如此犀利,张冀冲口而出的一句话,就被张冀抓住不放。可自己的确没有说错啊?魏军何时与秦军停战了?张冀也没有问错:还在交战你特使来干什么?这下还真把他难住了,脸憋的通红,也不敢说出停战的话来,因为他没有这个权利。

魏昂看到魏壹陷入左右为难之中,十分尴尬的跽在案前,向自己求救。魏昂并不在意这种口舌之争,所以就笑了笑后,说道:“冢宰大人!我代表魏军,正式向秦军提出休战,或者停战。请秦军接受魏军的好意!”

公孙鞅心里笑道:你个魏昂还真是狡猾,来了这么长时间不说,派个魏壹来打横场,来摸底细,等魏壹无言了,你也把我的底细摸了个大概了,才提出停战。好,既然是你提出的,那就不怪我来敲你的竹杠了。公孙鞅想定后,就微微一笑的十分为难的说道:“特使大人!魏军既然提出停战,我也知道是好意,我也想接受。可是,我没有这个权力啊?我带着大军出发时,秦国公已经昭告了天下:收复河西祖业。这你不是不知道。你这不是让我违抗秦国公的命令吗?即使我答应了,我手下的三十万大军也不会答应。除非、、、、、、”

魏昂看着公孙鞅的惺惺作态,真是又气又恼,就直接开口讥到:“除非我魏军退出河西,是吗?我告诉你,冢宰大人,那是不可能的。冢宰也是聪明人,也会算账的;所以,我想请冢宰大人算一笔帐!可否?”

公孙鞅听后,不但不恼,反而哈哈一笑后,拱手说道:“知我者,魏昂也。你这笔账不算也罢,不就是我三十万大军,攻击你二十万大军,想要夺回大荔、王城、河桥,最少要三年,最低要战损三十万以上不是。这三城被靠河东,可源源不断的得到魏国强大的支持。这三城城高墙后,军援充足,军士精悍,守将如云,集魏军之精华。但是,请特使不要忘了!魏军的精华就在二十万了,如果全部困在河西;不说秦军可以再次偷袭安邑,就是齐军再攻大梁,韩、赵前来夹击魏地。这就让各国都想吃一口,给了又乘之机。所以,不停战,我就用这三十万大军,拖住你。再鼓动各国来围攻你。我再派军渡过河东,来抢你。怎么样?”

魏壹忍不住的愤然怒道:“卑鄙无耻之极!”

公孙鞅得意的一阵哈哈大笑之后,才看着魏壹淡淡的说道:“五公子!我还以为你是魏国唯一能看清大势的人,原来名不符实啊!现在的大势就是:利益为上。为了利益,谁还在乎手段?魏国在这十年里不断失败,就是看不清这个大势啊!好了,闲话少说。我提出的条件就是:魏军归还河西于秦。”说完就想结束今天的谈判。

魏昂一看,赶紧开口说道:“冢宰大人!不要这么着急结束今天的会商。你提的这个条件,就是秦军的最后条


状态提示:046、强势的卫鞅与求和的魏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