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历史上的第一海战>一一一 胜利女神,和平女神(三十三)

钓鱼台传奇之一一一一一一胜利女神,和平女神(三十三)

在冷兵器时代,兵家最忌讳的就是攻城。攻城必须要十倍于敌的兵力,而且还要准备承受巨大的将士伤亡。所以关羽认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关羽“伐谋”,“伐交”(对吕常二擒二纵)不成功之后,只能采取“伐兵”(在江面上全歼樊襄水军和在野战中歼灭七军),现在关羽认为大洪水已经损坏了樊城城墙,是一个难得的攻城机会,所以才毅然决定先放弃攻打襄阳城,全力攻打樊城。

通观这段历史,我感到最为疑惑不解的事,就是关羽从樊襄大战的准备阶段,一直到从樊襄战场撤退,甚至在最后坚守麦城二个月后,关羽始终认为蜀汉的援军立即就会来到,而关羽始终认为自己坚守在第一线是为最后的大胜利做出贡献。

我们知道,关羽自从年青时在桃园刘关张三英结义之后,至今已经五十九岁了。在这惊涛骇浪的几十年的战乱中,关羽身经百战,既经历过辉煌的伟大胜利,也经历无数奔波流离,阅历是很深的。

可是在樊襄战役中,关羽一开始就假节命令刘封出兵配合,遭到刘封的明确拒绝。但是此后关羽仍然不断地派出使者,向刘封,向汉中,向成都汇报樊襄战况,要求友军支援,要求粮草支援,却都没有得到一兵一卒一粮一草的支援。

关羽为了让蜀汉最高领导集团时刻了解樊襄战役的进展,为得到蜀汉的支援,关羽献上了襄阳得到的玉玺,陆续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文官武将,马良,伊籍,廖化去上庸,去汉中,去成都去汇报与要求,可以说是尽了一切手段与力量,可是都没有得到任何支援。

这段时间有整整七个月之久,应该说,以关羽身经百战的阅历,是会思考,是会反省,是会问“这是为什么?”的。关羽是应该做好另一手的准备,应该会有做到见好就收,全身而退的准备与打算才是。至少应该做到能进能退的安排才对,比如说,立即取下襄阳城。

不可思议的是,关羽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认为蜀汉的援军时刻都可能突然来到,所以关羽军始终坚持在最危险的敌军包围圈中。关羽一直使自己的军队保持着最具进攻的态势。

所以我认为,诸葛亮在严令全军不许出动配合关羽作战的同时,应该在接到每一次关羽的汇报与要求支援的军报后,诸葛亮应该都有一个老谋深算的回复。这个回复应该是:“我军(或是刘封军,或是马超军,或是赵云军等等)正在调动部署,即将赶赴樊襄。望君侯克服困难,坚守前线,总攻即将开始。”

历史是不是这样呢?因为诸葛亮彻底销毁了蜀汉这一时期的资料,我们不得而知,即使从魏吴的资料分析,也无法弥补不能解答这个疑问的缺憾。

其实,关羽直至走麦城前,随时都可以全军而退的。

在关羽走麦城那时,曹军根本没有进攻关羽的打算。曹军距离关羽军很远。而东吴军,正忙着抢占荆州地盘,急着防御工事安排,根本没有对关羽军发动进攻的行动与部署。

关羽在麦城整整二个月所做的事就是,不断地派出自己亲信的文官武将向成都,向蜀汉各地,向上庸请求援兵,自己则不断地练兵,鼓舞士气,坚韧地等待。朋友们请记住,麦城与蜀汉领地近在咫尺,关羽派出的心腹文武,马良,伊籍,廖化都顺利到达蜀汉,(这可以从蜀汉后来的历史资料可以看到),关羽在麦城整整地等待了二个月呀!

诸葛亮为了达到自己大权独揽的野心,运用权谋,利用关羽对自己的完全的信任,阴毒地置关羽于死地。

诸葛亮为了达到在刘备之后的大权独揽的目的,完全透支了刘备与蜀汉全体将士对诸葛亮的信任,彻底破坏了诸葛亮自己年青时亲手制定的《隆中对》的国策,使蜀汉从伟大的胜利,走上失败的道路。

诸葛亮虽然彻底销毁了全部历史资料,但是人们是有口碑的。

从此我们可以看到,天下的有识之士,都对诸葛亮敬而远之,诸葛亮虽拥有蜀汉之地,独揽蜀汉大权,却没有任何文臣武将愿意投效诸葛亮,以致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严重人才断层。

而刘备当年,无地盘,无军队,四处奔波,但是天下顶级的文武人才都趋之如鹜。这就是刘备远比诸葛亮高眀得多的地方。

在一片浩瀚的洪水中。

关羽强大的荆州军战船向樊城蜂拥驶来。

樊城残缺不齐的城墙上“曹”字大旗摇摇欲坠。

大洪水直逼城楼,离城墙仅有三板高。

水浪拍打着樊城城墙,似乎立即就会冲垮城墙。

曹仁与满宠站在城楼上。

一个大浪飞溅。

曹仁擦去飞溅到脸上的水花,一面俯视城墙下的越涨越高的大洪水,一面遥望着连片的,不断逼近樊城的关羽荆州军强大的船队,大惊失色。

曹仁对满宠说道:“伯宁(满宠字),我们樊城仅存二千五百人,这大水又不断高涨,城墙到处崩溃。此时关羽大军攻城,如何能够御敌?”

满宠亦眉头紧锁,问道:“以将军所见,我等应该如何处置?”

曹仁叹了一口气说道:“战无可战,只能走了。趁关羽荆州军尚未将樊城合围,我等先乘船往汝南方向尚能突围。”

满宠望着关羽水军连片的船队,又看看城墙下的大水


状态提示:一一一 胜利女神,和平女神(三十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