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国崛起1900>第五百五十节 危机表现

苏俄工业计划第四个年头,经济继续飞速发展。

苏俄的邻居俄罗斯帝国则情况堪忧,经济危机发生后,来自中国的进口急剧萎缩,尤其是石油进口几乎萎缩了一半,导致俄罗斯帝国财政困难,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失业率升高,加上被乌拉尔山那边的邻居刺激,俄罗斯帝国内部的社会运动开始激烈起来,民族主义再次成为爆发点,甚至开始了排华情况。

美国股市则开始了第二轮暴跌。

美联储继续保持高利率,资金继续收紧,减少了三分之一的货币供应,市场持续萧条,企业设备得不到更新,工业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持续大跌,经济危机步入第二个层次,超级通货紧缩开始了。

中国其实也在紧缩,因为失业率增高,让老百姓收入减少,工资减少让原本就不喜欢消费的百姓更加节省,市场持续萎缩,物价相应下跌,开始出现大小工厂成批的倒闭。

受到工厂倒闭影响,大量的银行收不回贷款,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地步,而央行继续坚持高利率,而且控制货币投放,此时根本就不救助这些银行,银行也出现了倒闭潮。

到年底的时候,中国失业人口超过了1000万,失业率12.4,低于美国的15,但是高于美国的900万失业人口。

欧洲经济最好的法国,也开始了经济危机。

法国经济相对独立,又没有给德国放贷,还从得到了大量的赔款,汽车、电力工业快速发展,但独立的经济体系也存在投资过热,他们也不是不受外界影响,随着法国国外投资收益,因为对方破产,而大大降低,终于引发了法国银行业的危机。大量银行开始破产。

英国继续温和的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第一次执政的工党政府缺乏执政经验,还遇上了经济危机。一时措手不及,明明是被工人推上台的,反而打起了降低工资来提高英国工业竞争力的打算,结果被工人一直抵制,工人运动不断。

德国依然是危机最为深重的国家。其实28年的时候,德国这种高度依赖贷款的经济模式就已经走不下去了。

在道威斯计划中,他们已经按期支付了22亿美元的贷款,美国则从英法收回了20亿美元债务,同时又向德国投入了22.4亿美元。

虽然英美大量的贷款刺激了经济,可是依然要支付大量的赔款,赔款是通过德国产品出口来偿还的,这意味着德国在面临这持续的物质流失,物质出口了,就积累不下来。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因此空有工业增长,老百姓依然一贫如洗,除了工业和金融寡头,就是赤贫的贫民,完全没有一个成规模的中产阶级。

这样的经济结构,是完全没有抗风险能力的。

这个链条运转了几年之后,德国终于支持不住了,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财政除了支付贷款之外,几乎拿不出改善基础设施的资金。

德国政府借口财政难以支持。要求再次更改赔款条款。

德国的要求得到了英美的支持,他们推出了道威斯计划的第二期,杨格计划。

这个计划将德国需要赔款的数量降低到了原本的三分之一,其他可以延期支付。但是德国央行行长沙赫特对此十分不满意,他认为德国做出了太大的让步,情急之下强硬的沙赫特直接给摩根写了一封信,而且公开在纽约时报上面。

在这封信中,沙赫特威胁摩根等金融家,告诉他们继续通过战争赔款盘剥德国。德国有可能会退出国际清算银行,这个银行是为了处理赔款和战债而成立的,可以说是道威斯计划的配套机构,德国退出这个银行,意味着拒绝道威斯计划。

沙赫特擅自威胁摩根,摩根还没有表态,德国政府就不满意了,尤其是德国财政部长,认为这对他们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动,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的争斗,最后闹到了德国总统兴登堡面前,兴登堡解除了沙赫特的职务。

沙赫特卸任后,美国大学反而纷纷邀请他前去讲学,因为有不少大学都是反金融垄断的。

结果杨格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美国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虽然德国停止了战争赔款,但是也没有了英美贷款来源,他们的金融体系第一个出现问题,德国最大银行之一的达姆斯达特银行倒闭,引发银行挤兑,国家黄金储备流失一半,柏林9大银行5个倒闭,另外4个半死不活,金融系统金库崩溃。

工业企业则受到美国提高关税,和资金链断裂影响,一面没有原料进口,一面无法出口商品,工业危机立刻变得深重,只有36工业设备还在运转,工业生产下降了40,对外贸易下降了60,物价下跌30,主要工业品中,铁产量降低了70,造船业下跌80,工业危机最可怕的是失业问题,德国失业人数很快即达到了总就业人口的30,失业问题最可怕的而是社会不稳,纳粹上台的日子一步一步逼近。

尽管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失业问题,美国900万,德国 万,英国300万,法国200万,失业人口最多的,是中国,达到了1000万人口。

不过中国失业人口多,是因为人口总量大,全国城市人口2亿,其中受雇劳动者 0万人,庞大的人口基础,让中国的失业率反而是最低的。

让人诧异的是,中国失业人口最多,社会问题反而最少。

德国工人失业之后,就是表现对政府的愤怒,美国工人失业之后,就是严重的治安问题,英国工人失业之后,就是


状态提示:第五百五十节 危机表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