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唐霸图>第一百四十九章 暗扶亲信

厉兵秣马,内升外扰,发展的脚步不敢停歇,与此同时,李跃逐渐的将追随了自己好几年的亲信将领大幅度提拔,尤其是陇右军内残存的世家子弟,李跃重用陇右内部的老牌世家,诸如马家、萧家,马遂的家族自从上一次得知李跃的身份之后,如今随着李跃水涨船高,成为陇右节度使,掌管着整个陇右,成为陇右最有权势的男人,而马遂兄妹俨然正是这个最有权势的人的义兄妹,老族长亲自带领着族中重要人物上门谢罪,并且准备推举马遂成为下一任族长。

虽然马遂所属的家族不大,但是马家在西凉却有着很长的历史渊源,马超马腾皆出于此,发展至今,马家在西凉的潜在名气与势力不可小觑,在一番诚恳的道歉下,马遂算是勉强接受了这份歉意,重回马家,在一定意义上,李跃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为马家的亲属关系,关系到李跃对陇右上层家族的掌控,无论如何,在封建朝代,世家大族在地方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

既然马遂成为了马家下一任族长的候选人,李跃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起用马家的人,另一方面,来自于李跃的正方妻子崔语凝的家族的子弟,也慢慢渗透到陇右,崔家的优秀人才很多,在政治婚姻的促动下,李跃除了扶植白虎营中的骁将以及过去追随过自己的可靠人选,安插崔家的人在陇右,也是一个比较放心的抉择。

毕竟当初崔家选择将崔语凝嫁过来,就已经将赌注压在李跃身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像朝中李适之的下台,崔家在长安的任官子弟的前途也蒙上一层阴影,在明眼人看来崔家的投资暂时是失败的,但是对于崔家族长崔文远而言,当日他已经预见了李适之政治前途的黑暗,而毅然将这步棋压在李跃身上,他所看重的是李跃的将来,而不是李适之身为左相的权力。

成功永远适用于有准备的人,而事实的确如崔文远所预料的一般,李适之并没有给崔家带来太多政治上的帮助,反倒是李跃在陇右混的风生水起,主动请求崔氏子弟前往陇右担任要职,陇右五州十军,各州军政方面都至少有一人是李跃希望看到的人选,其中有一部分是过去就担任刺史,其他李跃认为不可信的人选都在暗中被李跃找机会调到其他职位,算是彻底将陇右的政治势力清洗了一遍,在目前李林甫势力滔天,咄咄逼人之际,李跃不希望在自己的地盘上仍然存在不可信的敌人,皇甫惟明与韦坚就是输在掉以轻心上面,被李林甫钻了空子,输的憋屈,但是又毫无反抗之力。

从与李林甫博弈的最开始,李跃还没有成势之时,他就一直对于李林甫的情报网络格外提防,曾经使用敲山震虎的计策来警醒父亲李适之等人,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的性格与宿命不是靠一两件事情就足以改变的,这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跃的父亲李适之,当初李跃几次试图用自己的“预见能力”来提醒他,但是都被李适之当作耳边风,一切都在按照历史的剧本在发展,只不过身为穿越者,本就是历史大局中的异数,不能改变别人,就只好来利用穿越者的独特身份来最大程度的壮大自己。

通过王元宝的商队,来往于江南与西北之间,李跃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便利,降低赋税以吸引江南的其他商团,从后世穿越而来,李跃知道商业之路的发展潜力是多么恐怖,在唐朝重农抑商的普遍理念下,李跃反其道而行,鼓励江南的商团来经商,从一定程度上讲,正是由于经商的繁荣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物资的流动,带来财富的增长。

又到了寒冬腊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李跃就首先在经商上面首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三十万两官银的空缺被他用自己的人脉赚了回来,这件事情彻底震惊了郭焕等一大批陇右的官员,终于可以理解李跃当初的自信从哪里来了,最让人佩服的还是李跃的思维,一般人没有魄力去通过经商来解决这个漏缺,因为大家都看中文人,看不起商人;另一方面也是李跃的能力,通过陇右节度使的特殊身份,用这种非常手段帮助陇右的流民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官银被补上,大家终于不需要再提心吊胆,在军事方面,白虎营扩展为一千人,驻扎在廓州,而青龙营的则被李跃安排在偏远的吐谷浑进行训练,相比于陇右,吐谷浑大草原更加开阔,人流少,不容易泄漏,当陌刀被成批地输送过去,陷阵营与陌刀营的训练也更加成熟。

李跃一方面提拔自己的亲信,另一方面从陇右军中搜寻善于排兵布阵的有才能的将领,一些老成持重,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不至于被埋没,同时这个手段也杜绝了众将对自己举人唯亲的非议,兵多将广,李跃对于有才能的人不遗余力的提拔,在军中迎来了很多老将的称赞,军人都是很简单的思维,尊重强者,也尊重爱戴士兵的将领,李跃提拔了自己尊重的将领,从一定意义上也算是众将士的一种鼓励,不依靠背景关系,只要你有本事,就可以得到提拔,这本就是最好的用人之道。

一直被李跃派到关外骚扰吐蕃边防的南霁云在年末也被撤了回来,吐蕃的边防终于可以安静一段日子。

陇右境内的流民也安置到位,虽然折腾了很长时间,期间也经历过挫折,但是郭焕等人的忙碌没有白费,万事开头难,这些流民的加入对于陇右接下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此一来,李跃就可以放心地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九章 暗扶亲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