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重回明末当皇帝>第一百零一章 梁军的布局

这门火炮的全重在一千五百斤左右,差不多比同样口径的青铜炮要轻上五百斤,它的出现是基隆的炼钢和铸炮技术的共同提高所产下的结果。

新式火炮的试射基地在城外的十几里远的一片空地上,首先开始的是测出火炮的射程,因此采用了重量更重的实心弹,将火炮调到最佳角度之后,点火发射,由于不同的装药量会产生不同的膛压,因此这项测试要连续进行十余次,不仅测试设计角度而且还要测试装药量。

最后的出来的最远的射程在十三公里,普通装药量的射程在十公里左右,平射的射程为三公里。

这些都大大超出了这个时代的青铜火炮,十三公里的最大射程可以对敌人进行远程和超视距的打击,尽管精度可能不佳,但是对于大范围的敌人一样能够起到杀伤和震慑的作用。

随后进行的精度测试,测试的目标定在六公里远的沙滩上,测试的结果十分不理想,一百发炮弹只有三十余发射中了实验人员所标定的目标区域内,这样的结果也在项玉自己的预料之中,滑膛跑虽然有精度比较高的特点,但是那也是对于平射来说的,六公里的距离上面要求这种前装弹的老式火炮达到什么样的射击准度其实并不现实。

由于炮管的变长,这种新式火炮带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那就是装填和清膛比较困难,射击速度会比老式青铜炮还要低上许多。

这个问题在欧洲带来了火炮技术的革命,后装填炮由此诞生,但是那也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设计院的技术人员们在给火炮做实验的时候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火炮的射击速度和操作难度大大提高了,这对于日后的作战肯定是不利的,项玉虽然觉得目前可能还没有办法发展出来后世的那种后装填炮和后装炮弹,但是还是将未来火炮的发展趋势及后装火炮的一些原理和技术都交给了学员,至于能不能够制造出来,那就要看他们的能力了,至于基隆一号这种火炮,项玉觉得由于存在装填困难的问题,所以后续的加长炮管和扩大倍径的火炮也不用在制造了,这种制作出来的火炮要将口径比缩小至四十倍然后量产装备给明军。

明军此前曾经制作出来了一两种重装青铜炮,后来因为实在是过于笨重所以并没有大量量产,以至于明军目前军中上没有合格的火炮可以使用,基隆海湾两侧和造船厂一侧的三处高地炮台也由于缺乏火炮而没有完工,因此这型火炮在大战之前必须生产出来以提供给明军,随着基隆的发展壮大,基隆的明军已经引起了清廷的注意,虽然这个时候由于规模还比较小,加之并没有威胁到清廷的海疆和陆地的安全,所以并没有引起清廷的重视,但是随着明军的一步步发展壮大,和清廷的正面冲突的风险也在慢慢加大,清廷虽然并不重视海军的建设,但是就算是目前拥有的水师的规模也足以令明军倍感压力。

所以基隆的防御炮台也不能再拖,必须尽快安上合适的火炮以加强对基隆城的保护能力,像这种专门对海防御的炮台在无数的战争之中都被证明效果不佳,容易被敌人从陆地上面攻击背后,1904年的日俄旅顺港的争夺战和1942年新加坡的樟宜海军基地英日之战便都是如此。

所以被动的防御一方总是不能再战场上占据主动,因此就算是有再好的防御武器防御体系也不能够阻挡住敌人花样繁多方式的进攻。

因而海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飞行器没有出现的战场上面,尤其是对于台湾这样一个岛屿来说,明军要防止清军大军攻台,必须大力发展海军,使其登陆部队不能形成登陆,就算是登陆上来也因为渡海过程中损失过大而无法建立滩头稳定的防御阵地,还是一样要被明军赶下海去。

战争打的是一国之力,是国家整体实力的较量,所谓: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这里的意思就是说打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决策者不能不详细的考察推敲而贸然的发动战争。

对于项玉来说也是如此,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通过两次战争,中日甲午之战和日俄对马之战之战,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国,仅次于英美法德,甚至还超过了沙俄这个数百来年的老牌强国,可见战争能使一个国家衰落(如大清)也能使一个国家迅速崛起,而眼下即将爆发的对梁国的战争便是明军统一台湾的契机,尽管台湾此时的人口数量不多,但是一旦统一之后就意味着明军的内部或者说来自陆地上的威胁的彻底解除,岛内的各种资源和矿产也可以顺利开采,台南一带的大片空地不仅可以生产粮食用来吸纳人口,而且可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用来对外出口,对于一个新生的国家或者势力来说,发展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口和经济发展,人口明军目前已经在做了,经济也已经开始对外通商了,但是这时候已经越来越面临着土地的限制了,台湾北部一带能够被开发的土地不是没有,但是在这个时候由于荒无人烟,开发起来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周期很长,项玉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而台南由于是船头人口的定居地,土地和经济开发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这一场战争不仅是为了消除内部的威胁,更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

明军在台北大规模的训练集结备战,台南的冯信很快就收到了情报,对于他来说这一战几乎不可避免,梁国的国内局势一天差过一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一章 梁军的布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