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召唤之三国霸业>第1017章 携美北返

东汉建安七年十月二十一,李翊离开寿春,踏上了归程。

李翊选择的回程路线是先沿着淮河东进,抵达淮阴。在那里乘坐海军舰船北上,回到蓟城。

之所以这么选择,主要是让步夫人练师回乡祭祖。另外,淮阴那里,北疆的海军舰队也可以抵达。

这次前往淮阴,随行的部队都是骑兵,行动迅捷。

李靖等一干留守的将领,还有李翊任命的九江郡、庐江郡和广陵郡官员前来送行。

寒暄几句,李翊脸色一肃,开始说正事了。

按照李翊的设计,九江郡将来会成为一个以物流商贸为主的地带。

商贸繁荣的地方,交通必然发达,庐江郡虽然地处江淮二水之间,水路很发达,但陆路的情况就差得多了。

这时代的路,基本上是靠脚踩出来的,只有官道是例外。官道通常是用三合土铺就,宽敞平坦,往来便利。不过三合土毕竟不是沥青、水泥,就算是沥青、水泥,也不可能一口气用上几十年。

江淮一带的官道,很多都是自桓灵时代起,就一直怎么没修过,到了现在,昔日的官道也变得坑坑洼洼,满目疮痍了。

晴天还好,等到了雨季,这些路可就要命了。泥泞的道路足以让骑兵变成步兵,步兵变成乌龟,后勤供应,更是噩梦级的难度。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李翊才最终决定,做出一定让步,怀柔江淮一带的豪强。

没办法,这里根本就不具备展开大军的条件。如果还继续先前的政策,对豪强赶尽杀绝,光是这片土地上林立的坞堡,就足以让人绝望了,再加上袁阀在此地庞大的潜势力,别说一年半载,三年五载也别想打出来个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魏国对东吴的战争中,始终无法在江淮战线取得突破。而反过来,吴国逆袭的时候,也经常被魏国以少量兵力击退。

地理情况使然,这一带根本就没办法展开大兵团作战。

李翊将九江郡定位为物流中心,深意也正在于此。商业司打着“要想富,先修路”的旗号,在九江郡做了很多基础建设的规划,核心就是如何能让交通更加便利。修路,挖渠,建设港口码头……不出意外的话,等上个两三年后,九江郡这个联通南北的地方,会变得四通八达,不但方便商旅往来,同样也方便大军行进。

到时候,无论统治江淮的是什么人,向抗衡青州的大军压境,都没办法依靠地利了,只能硬抗。

当然,反之也是一样,如果有某个强大势力从江淮起兵,北伐中原,九江郡同样会给其提供充分的便利。

但李翊有自信,这种可能性很低,就算真的发生了,也没什么可怕的,无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李翊看了看李靖,吩咐道:“药师在扬州,须得小心在意,周公瑾、孙权都是擅谋之人,眼下虽不足虑,但若掉以轻心,难免为其所趁。我留孔明在扬州辅助,他年纪虽幼,却机敏得很,敌军若兴兵犯境,战阵之上自然由你为主,但若是有拿捏不定的情报,在回报蓟城之前,不妨与他多做商议。”

李翊觉得自己的叮嘱已经有些啰嗦了,可没办法,不这样他不放心。在这个没有无线电和电话的时代,数百里之外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样,李靖的第六军团虽然是自己麾下的部队,但想要做到精细指挥是不可能的,顶多就是下达全面进攻,有限度的攻击,增援或者防御这种简单的命令而已。

如果真有什么突发情况,就像是历史上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江陵,襄樊战局瞬间崩溃那种,蓟城的距离比西蜀到荆州更远,到时候很难做出及时的反应。

李靖的个人武艺或许稍逊,但他比关羽和太史慈稳重得多,李翊倒不担心他大意轻敌,只是他面对的对手,比吕蒙可高明多了,周瑜、陆逊和孙权的组合,实在是有些恐怖。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翊的到来而产生的蝴蝶效应,孙权竟然早早的把陆逊给请出山了。

实在是现在北疆没有力量大动干戈,否则李翊肯定不会就此停步,一定要率领海军以及步骑大军,渡江扫灭江东。

想了又想,李翊最终还是把诸葛亮给留下了。

李靖本来就是久经沙场的宿将,阅历经验都无可挑剔,留守九江郡、庐江郡和广陵郡的北疆军第六军团的实力攻敌未必足够,但守境还是绰绰有余的,怕的只是敌人的智谋和诡计。

诸葛亮年纪虽小,但内秀于心,机智过人。这一文一武如果能精诚合作,应该就能最大限度的消除这些隐患了。

李靖躬身道:“主公的教诲,末将都记下了。孔明天赋卓越,有机变之能,末将心里也是佩服的,必与之精诚合作,令主公无后顾之忧。”

换了太史慈、关羽和魏延这些人,李翊要是这么叮嘱,他们早就心不在焉,一耳进一耳出了,但李靖却听得很认真,不但听着,时不时的还会就一些细节提问。

叮嘱完李靖,李翊又转向了诸葛亮。说实话,把诸葛亮留在扬州,他挺舍不得的,和这些名将相处下来,他觉得自己像是多了一群弟弟似的。他这个哥哥将弟弟们一个个送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就像是送他们去外地上大学的感觉,怪怪的。

不过没办法,江淮形势如此复杂,单凭李靖一个人还是太过单薄了,不留诸葛亮,就只能留徐茂公等人。

诸葛亮虽然因为自己的大力提携,如今进了北疆军的


状态提示:第1017章 携美北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