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中医传统妙理中人身本为相通之浑然一体的理念是相一致的。所以青蛟王宝库不老殿那个荒古后圣体,仅仅修炼到道宫秘境四个神藏,却依靠单修之法,成就圣人境界。
可参见鄙人旧帖:p://u./vfi2ey主题帖(0楼)、12楼、13楼
部分论述。
————————————————————————————————————————————————————
【道】、【修炼之道】、【圣体之道】
道德经上半部道之经,开篇第一句话“道非道,非常道”。揣摩起来,便会发觉,“道”之一字,高妙、深远、玄虚,飘渺
难测。所以在此就不妄加议论而自暴浅薄了。只简单谈一下遮天中的“道”。
猜测,遮天中真正的境界论定,或许不是单以秘境划分,而是以在修炼问“道”上走了多远,领悟、把握“道”到了何种境地,而论定的。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遁去者一。这是鸿钧所开创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故有苦海无边,有命轮受天地伤损。)
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证道了的大帝们,各自所证得和秉持的,只是大衍之数亦即天之“道”中的一条或数条呢?
大帝们,乃是各自演化一或数道,融为天地大道一部分,去补足天之道大衍之数。
天地大道,是已被大帝证了的道融合而成,对于后证道的大帝来讲,前代所有大帝的道,便是他证道时所要面对、要向其“证道“的对象。
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追求极致。这是盘古所开创的人之道。
那么是否又可以认为,圣体专修单一秘境之法,是要将人体自身之道发掘、拓展到极尽,由人自身出发,去演化人之道呢?
圣体专修单一秘境之修炼道路,是由人体自身出发,发掘演化人自身所蕴含大道,自成大道、自开天地。
由上,所以叶凡奉行惟我独尊、斩道正式走出自己的道时要逆斩大道,而逆斩渡劫时,所面临的大道雷劫、所要抗击和逆斩的道,正是以往证了道的大帝们斩道期所开辟的各自之道雏形所化雷劫。
叶凡背后,有荒古九代大成圣体;逆斩所面对的,是九位大帝。这是否暗示着一种冥冥中的对立、圣体所行人之道,与大帝所行天之道的对立呢?
圣体,
就先天体质而言:苦海寂静、深沉而不可测,顽如精铁磐石难以开凿。这本身似乎就意味着其无量潜能、和注定要靠海量外力填补的命运。所以须巨量百草液开辟苦海。道宫秘境大圆满,须要海量的源来填充育养,也是同样原因吧。
修炼之道而言:逐一重新单修每个秘境到极致,把人体自身之潜能和所蕴含之道演化至极尽。
人体自身为一世界,是“我”的世界、是内在的世界;天地为一世界,是“你”、“他”的世界,是外在的世界。
人体自身各秘境便蕴藏和演化着大道真意和至理;
而天地当然也容括和演化着大道真意和至理。
两者相互对立,却又共存互依,相生相克却又相辅相成。
那么,修罗之墓所猜测的古代可能存在过的“仙”,确实有可能是人之道演化到真正极尽的体现。人之存于天地间,受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盛极必衰、有生便有死之制约,却偏要逆天而上,追求长生不死。
那么,是否从另一个角度又可以说:
大帝所走的证道之路,和圣体所奉行的自成大道修炼之路,乃是各立一面、各执一端,都可通大道,却又各自有局限和不足,甚至各自都错失于半呢???
当
然,五大秘境的修炼过程,大成圣体和大帝们都有逐一走过,这个过程有立足人体自身,也有呼应外在天地。分化主要体现在五秘境都修炼到某种程度后、开始寻求
超越通常修炼五大秘境在“道”上所达到的境地之时,一方主立足自身、从本体出发;另一方偏向应和天地、向天地大道求证。因此又可以说,两种道路,并无绝对
分别和对立,只有相对的差异。
(接上)
那么据上,似乎可以猜测:
未证道的大成圣体与证了道的大帝,其境界是相当的,都是真正的大帝。大帝是”证“道;那么大成圣体是否是”立“道呢?
荒
古后圣体难以修炼、破入四极时要受到大道压制和杀伤,或许是因为,荒古时代后期至末期大帝纷出的时代(时代划分,参考亦尘大叔帖子,由狠人大帝第一世的二
十多万年前,至恒宇大帝在世的十万年前),外在天地的天之道被历代大帝前赴后继补充而日益深厚起来,天之道形成大势,而圣体体质上先天暗合人之道,与天之
道有所对立,所以被天地、大道所压制?
备注——此部分论述,要感谢:
“修罗之墓”书友的帖子中相关见解:p://u./eiibi
“淹死的鱼”书友帖子:在1楼的论述。
以及亦尘大叔的遮天断代帖:p://u./uaiave
也可参见鄙人前帖:p://u./ufzvzv
——————————
【叶凡为圣之道】
王者境,斩道,开辟出修士所要遵循的”道“,由此才算真正踏上问道修仙之”道“。
帝境,证道,所奉之道被证,算是世间生灵修炼之”道“的终点。
而圣人境,却是真正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