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末世拯救系统>394.第43章 准备战斗

两个月的时间对于不知道已经存在了多少万亿年的宇宙来说,只不过是转瞬的时间。但对于现在的复仇军来说,却实在太珍贵。为此人类付出了大量的牺牲,并为此失去了一个从太阳系诞生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冥王星。

地球联邦各部门,经过这两个月时间的全力行动,针对作战总结会议中上提出的要求,对复仇军天王星上的防御部署进行了全面调整。如今的天王星防线,更适合于与虫群作战。

第三舰队在一个月前已经修复了所有在第一次和虫群的战役中损坏的战舰。但之前的战役中被毁的战舰并没有得到补充。战舰的生产至少要4个月到半年时间,所以第三舰队要想回复原本的战斗力可能还要等上一段时间。目前183艘战斗舰艇都已经开到了天王星星域与第一舰队协同防御。在经历过第一次和虫群战役那么惨烈的战斗后,能还保留这么多的战力已经算是不错了。

在火星的第二舰队也要求过要上天王星一起战斗,但叶恒没有同意。地球是人类的根,绝对不能遭到虫子破坏,叶恒要保证一只虫子都不能出现在地球附近。而火星目前是地球最后一道屏障,这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眼下超空间侦查舰还没有建造出来之前,叶恒他们还无法判断是否会有虫群直接出现在太阳系的内部星域。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根据叶珊的说法,sān_jí及以上等级的虫群能够在恒星系内空间跳跃出来。不过要想一次性跳跃到恒星系内侧质量相对密集的区域,则要5级以上的虫群才有可能。

所以火星的位置还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现在直接就遇上5级以上的虫群,那就算人类倒霉,就算打也没得打。5级以内,还勉强有肯能。第二舰队留守火星,凭借火星上强大的地面防御体系,即便是4级虫群,即便打不过,也多少能拖住一段时间。那么地球上的人类还有可能有时间进行撤离。

如果是3级虫群,那么第二舰队就能撑到其他舰队赶回来,复仇军还有一定的机率以惨胜为代价打赢。

叶恒和复仇军军事管理委员会一致决定,第二舰队目前绝对不能调动。而且不仅如此,就算以后有了超空间侦查舰,地球和火星之间也必须至少留下一个主力舰队守卫。整个太阳系则至少要有两个主力舰队守卫。并且这将直接写入复仇军最高军事条例当中,今后任何人都不能修改。

两个月的时间,虫子也已经将冥王星的残害吞食干净。如今的冥王星星域附近,剩下的只有许多泛着诡异光泽的虫子排泄物。其他一概没有。哪怕是虫卵的蛋壳也没有。

母虫在第一舰队撤离后,就已经开始一边进食一边产卵,1亿小型虫子的虫卵原先就被安置在一块较大的冥王星残片当中。这些虫卵在不到1周的时间内就完全孵化了,这块冥王星残骸就直接变成了这些幼虫的粮仓,就连虫卵的蛋壳也都是它们自己的食物。绝大部分物资都能够被它们利用。

而排泄物,则是真正无法被吸收利用的有害物资。连虫子这样的毒物都无法利用,可想而知它们具有污染程度有多高。

根据叶珊的测量,这么多的数量排泄物,就算穿着机甲40级一下的士兵进入这片区域也容易出现中毒症状,如果不及时出来会要命。

这是一种可怕的生物,它们的破坏力不光是要吃光所有遇到的物体,还会对空间造成严重污染。

半个小时前,负责监视虫群动向的部门已经向叶恒报告过一次,吃完整颗冥王星的虫群,已经开始向着天王星逼近。第二次与虫群的战役即将开始。

论飞行的速度,虫群从冥王星星域的位置到天王星甚至比复仇军的舰队需要的时间还要短,预计只需要3小时。但复仇军又怎么会让虫群这么毫无阻碍的深入太阳系呢。

在预计出来虫群飞行的路线上,复仇军已经事先悄悄的布置了数个大型雷场。距离冥王星星域最近的一个雷场只不到30万公里,是第一舰队在撤离的时候布置的。所以虫群才刚刚开始加速就遇上了它们最讨厌的太空水雷。

经过一连串爆炸后,母虫就迅速命令虫舰减缓了速度,摧毁雷场中的水雷后再继续前进。至于虫族舰队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记。经过两个多月的修养,虫群中虫舰的数量虽然也没有增加。但能量护盾也都已经恢复到了最佳状态。而虫群对复仇军太空水雷也已经非常熟悉,才刚刚发生一些爆炸,根据爆炸的密度和前后速度,母虫也能大概判断水雷雷场的大小了。主要迅速让虫群停下来,伤亡并不会有多少。

至于虫群为什么没有增加虫舰的数量,是因为1枚虫舰的虫卵相当于500万枚小型虫卵。就像往魔兽一样,大型的单位占用的人口数量自然就多。在一段时间内,母虫产卵的数量是有限的。跟擅长近战的虫族,自然会先选择补充小型虫子的数量。虫舰的数量够运输小型虫子就可以了。

而天王星阵线上的复仇军部队,也已经在虫群出发时开始了准备。大部分的人都在要求做好了武器装备的检查后去休息。这是为了要大家保持体力。相信不久后,就又将会有一场高强度的战斗。

只有少数雷达兵在坚持值班,他们要时刻监视虫群的动静,以免虫群意外绕过了水雷场提前抵达。

但事情还算顺利,在复仇军水雷阵地的阻碍下,原本3个小时的航程,虫群愣是飞了十多个小时,主要是因为


状态提示:394.第43章 准备战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