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与南宋同行>第三百九十三章 史天泽的宣传

人人都希望主子有办法……但是大头目忽必烈能有什么好办法?

他也只有一条了:骑上最快的马,拉开最强的弓,挥动最快的钢刀去杀杀人,抢抢钱钞和财宝。

除此之外他还能做什么?!

但是现在已经成立了朝廷……一切行动都有了体制化的流程,不可能再让大头目亲自带队上场,实际上强盗集团已经正规了。

但是这个时候,大头目忽必烈无奈地重新下发了一个命令,准许各地的军阀世家重新再组建自己的军队,以备宣调。

国库现在真的没有钱钞和军备了,就算马上动手抢劫老百姓也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

这其实就等于让大家重新拉起人马来入伙……老大自己的力量不足了。

这个时候不得不再提一个重要的汉臣,中书左丞相史天泽。

史天泽祖上财力雄厚,为乡里大姓。

至其父史秉直时,值金朝末年,国家衰乱,各地地主武装多据地自保。

史秉直爱读书,尚义气,在当地很有影响。史天泽善骑射,勇力过人。

早在1213年秋,成吉思汗和铁木真率部经宣德和德兴,进至居庸北口。

因金军凭险峻守,铁木真逐南出紫荆关。

鞑靼大军入关后,一面令部从后面攻居庸南口,一面分军围困中都。

铁木真麾下骁将木华黎军进至河北时,史秉直即率数千人迎降。

于是木华黎令史秉直仍统率其族众,并以其子史天倪为万户,从此史家走上了大军阀的道路。

1214年,史秉直从木华黎攻金北京大定府,因功授行尚书六部事,从此史氏家族的政治军事地位开始正式确立。

后来,金将武仙以真定投降蒙古,木华黎命史天倪任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守真定,以武仙为其副。

史天泽为史秉直第三子,他身高八尺,骑射、拳勇过人。

他为人谨慎,多谋善断,料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

现在他的家族是河北地区最大的一支地方势力,成为了汉地世侯的首要代表,为巩固和发展鞑靼贵族在中原的统治立了大功,是大头目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

他在李檀之乱平定后,上奏说那个兵民之机,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

于是史氏子侄即日解除兵权者有十七人。

大头目忽必烈这才委任他节度诸将出征……史天泽自始至终,都未曾把诏旨示人。

平乱后入朝,大头目忽必烈大为欣慰,竟然没有出动鞑靼主力,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史天泽又尽将功劳归于众将。

他刚刚当上中书左丞相不久后,提议建立三卫和寓丘于农之策,二三年间,国家面貌和军队实力,已蔚然可观。

第二次山东作乱发生时,大头目忽必烈正命令史天泽与驸马忽刺出筹划经略攻打襄阳之事,他正在选要害之地,筑城堡工事,贮兵储,做猛攻宋军的准备。

但是第二次山东之乱变了这一切……大头目忽必烈让他们两人马上再筹划平定山东,而且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军备,最好不要动用攻打大宋的物资……

这个暗示就太明显了,不动用攻打大宋的物资,他们就只能“动用”老百姓物资了。

悲我百姓!

中书左丞相史天泽痛苦地想……都是海盗惹的灾祸,代价却要百姓来承担!

当年鞑靼大军灭金后,继续南伐西征……所需要的赋税繁重,征税急于星火,百姓往往不能立办,官府于是代借西域商人钱代输,利息很高,称羊羔息。

事后又验户籍向百姓征敛,百姓中有的卖尽田产、妻子都偿还不完。

史天泽奏准朝廷,由官府代民偿付一本一息,又选中等户入军籍,所征赋税按贫富而定。

当时连年蝗旱,又不得不借贷应贡赋,积银达一万三千余挺!

史天泽认为河北百姓不可重困,于是倾其家资,与族属官吏共同偿还了这笔债务。

后来,气候转好,百姓们慢慢恢复了生机,真定地区所出的兵甲户口超过他郡了。

中书左丞相史天泽不得不一面组织家族里的人员再出家资,另一面再一次向老百姓征收赋税。

他对自己家族里的成员说,没有鞑靼人就没有我史家的今天,现在确实是因为国家的需要,但凡平定了山东之乱……我史家还会重新积财,上次算是养民,这一次,算是为国了,只有国家强盛才有我史家兴旺,谁叫我等已经投靠了呢?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他还找了其它地区的地方豪强,说服他们要以国为重,以民为重,结果他们也多多出了些军资之物。

最后还是需要向着百姓征收了。

中书左丞相史天泽痛苦地对着大头目的驸马忽刺出说了,如今之事,定要让河北百姓知道,非我等强征暴敛,实乃是因国家有难而为之,若是没有海盗,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乱民者,海盗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国之不宁,哪里会有百姓的好日子------

他当然知道大头目还是把攻打大宋还是看成最重要的任务,而山东的海盗还在其次。

这本来是一场争夺天下的战争,打赢了大头目会拥有天下四海,而自己的家族也会万世永存,甚至名垂千史。

增收赋税让河北地区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但是他们很快就接受了史天泽派人四处传播的说辞,真正让他们受难的不是朝廷,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三章 史天泽的宣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