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与南宋同行>第六十六章 流求的精神

日本国内的诸国之战,相比大宋,说是像村子与村子的械斗,这有些夸张------但是水平不高却是

这当然和他们的物资条件,人力条件都有关系。

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上下级的关系,还是大哥和小弟的模式。

类似贵族豢养死士。

但是,这个镰仓幕府的建立,则标志着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际统治权的时代结束了,在贵族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开始鄙视贵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结合儒学、佛教禅宗、神道,形成武士的精神支柱“武士道“。

其实武士道精神也是一把双刃剑,开始好用,最后可能伤自己最重!

当然,没有人关心他们日本人有什么崇尚,可是流求岛要有自己什么样的精神呢?

这不是小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什么银矿可重要多了。

张国安岛主给王德发去过信,又和妻子安静商谈过,这表明他是非常看重这一点的。

说实话,大家事先还真没有认真想过。

倒是安静不经意提到了一点,让两位男士不由得不称赞。

安静说:“我认为‘追求文明’这一点最重要------”

然后,她解释了一下,意思就是这个文明要全面理解,不是指单一方面,比如艺术、科学、军事、政治乃至行为等等都要包括进来。

张国安岛主和王德发马上认可了,很简单,我们要去追求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正确方向!

这个追求可以有,也必须要有------而且,在现在的起点上来看,他们所提到的追求是务实而认真的。

张国安岛主接着补上了一点,提到了“担当责任”。

他解释说,这种担当,不仅要担当着追求文明的责任,而且还要担当着保卫文明的责任。

换句话说,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王德发也补充道,把“公平公正”这一条也算上吧,公平是暂时的外在表象,公正是最后的核心问题,一点点来吧。

当然,他们没有把这些变成标语和口号,光喊有什么用?

只要多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慢慢就会渗透到别人的心里了,或者别人也会照着学,甚至成为一个群体的行为习惯------一直到更大的群体!

这当然只是一个希望。

--------------------------------------------------------------

早在古埃及的法老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时期、阿拉伯帝国时期,尼罗河到红海就有了一条运河。

这是地中海和红海的重要通道,它利用尼罗河的一条支流,在几个不同的时期,利用不同的地方完成与红海的沟通。

当然,这条古老的运河曾经被反复的开凿、修葺与利用。

不言而喻,它具有多么重要的战略地位,以至于诸多次被用作军事上------同时也极大的方便了地区之间的贸易。

但是,由于这条运河受到自身周围环境、尼罗河淤积以及尼罗河水量等因素的制约,它的通行并不能始终如一,而是需要不断的维护或重新开凿。

在埃及帝国强盛时期或和平时期,由于其战略与经济地位,它被开通,并保持运行;而到帝国衰落或政权更迭时期,它便被人们疏忽而导致废弃。

比如现在,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胜利之王拜伯尔斯时期,他就对与欧洲的贸易感兴趣,所以,对他来说,距离开罗二百公里远的尼罗河河口西岸的海港,著名的亚历山大城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红海方向的海贸,由于贸易总量较小的问题,更加不能引起胜利之王拜伯尔斯的兴趣了,这变相使得先前的回回商,或是欧洲商人都是走叙利亚到巴士拉城陆路,然后从水路到霍尔木兹海峡进入阿拉伯海的商路。

无论是从意大利地区安科纳城来大宋的商人雅各,还是后来名气最大的马可?波罗,他们从欧洲到亚洲都是走的这条商路。

而据历史记载,最晚在阿拉伯帝国时期,大约八世纪时期,这条运河还在被使用着,它通过图密拉特干河,然后通过提姆萨赫湖以及大苦湖等低洼地带流入红海。

那里原先还有一个小有名气的港口,阿尔丹诺港。

但是,经过几百年来的衰落,等到现在,从王征和小二的报告中可以看出,那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渔村子了,仅有一些破烂的码头设备。

王征说:“幸亏那里的单峰骆驼多啊,一百多公里,三五天也能走到开罗了。”

小二说:“通过泊船卸货,再重新装货,再走三五天,太耽误时间了,难怪沿途一片荒凉------但是在干涸的运河两边,我还能看到有不少高大建筑的残垣断壁!

那里以前繁荣过,张岛主,你说他们会不会重新开挖------”

张国安岛主意味深长地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人想办法收费了;世上也本无运河,需要的人多了,也就有人想办法开挖来挣钱了。”

这个意思很明显,只要利益够大,需要够大,胜利之王拜伯尔斯说不定明天就会招人重新开挖。

以流求岛以首,大宋海商为辅的商船船队,连续两次通过阿尔丹诺港与胜利之王拜伯尔斯及开罗的万国商人商贸,影响本来很大的,但是,他们与大宋政府官商仅来了一次商贸的影响力比起来,就远远不及了。

当地的文人说


状态提示:第六十六章 流求的精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