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坦克启示录>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三面推进 下

美军这边采用了龟缩式防御阵,而特洛德他们倒也真是不慌不忙,任凭美军在他们的防御带里面折腾来折腾去,他们也依旧采用越来越慢的前进阵型,而到了有效射击距离之后,他们更是进一步减慢了车速,并不吝弹药的将炮弹倾泻出去。

虽然德军九辆战车的火力还算是相当强劲的,但是因为距离较远,而且这车战车所装备也也都是中口径坦克炮,是比不上专业用于火力覆盖的大口径榴弹炮的,加之美军士兵都在命令之下老老实实的躲在了战壕里面,所以因此受到的伤亡十分的有限。

但是特洛德可不管那些,既然他被从千军之中选出来执行这次任务,那么他就是已经被上面肯定了,而作为被强赛了这次任务的补偿,物资上面的随意使用自然是说都不用说了,就算是以后上面对他这样有所不满,特洛德也是不打算进行改变。

虽然德军的攻击普遍缺少精准度,但是美军,尤其是他们的装甲部队还是渐渐不支,毕竟在这种距离下和德军战车硬碰硬一点好处都没有。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由于也没看到德军的步兵阵容,所以这些战车还是快速的选择了后撤,将特洛德他们放近一点在进行攻击。

看到这样的良机,特洛德又怎能放过,他立刻对全队命令道:“加快推进速度,在敌军装甲部队重新返回阵地之前保持住速度,暂时减弱对敌人的火力打击!”

在特洛德的命令之下,三面的德军立刻加足了马力冲向了美军的村子,这倒是让不少敢于露头查看情况的美军士兵吓了个半死,他们本以为德军的装甲部队会协同步兵来进行攻击的。而如果是那样的话,这些战车势必不会快速接近他们的阵地,他们也有更多的时间来等待援军。

然而现在看来他们的算盘恐怕是要打空了,开战许久,他们让然不见德军步兵的身影……不,不要说徒步的士兵了,就算是乘坐着装甲车等载具的步兵也没有,战场的另一边只有特洛德他们这一个装甲小队。

虽然装甲单位在近距离面对步兵时总有尴尬的事情发生,但是那巨大的驱壳和强悍的火力还是对不少没有什么经验的士兵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直接导致了他们没法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不过47师的教官还是对特洛德他们这些基层指挥官常常提醒,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不要贸然的接近步兵群为秒,毕竟坦克内部的视野实在是狭窄,没办法面面俱到,因此而被暗算的事情可谓是屡见不鲜。

虽然心里害怕的要死,但是在几个军官的号令之下,美军还是强行压制住了内心的恐惧,在战壕内等待特洛德他们的到来。而这确实也是让特洛德他们这些装甲部队指挥官最为头疼的情况之一,毕竟战壕可谓是坦克火力的一大盲点,而躲在战壕内的士兵更是可以在极佳的时机下面对坦克最为脆弱的底部装甲进行打击,这可是相当致命的。

然而特洛德此次行动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特洛德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对这个村子有太大的想法,毕竟就算他真的将这个村子攻下来,在任务之后也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将其还给美军部队。而对于他们的援军,特洛德才是真的感兴趣。

其实呢,在东线和苏军交战的时候特洛德就感觉到了,在大多数战场,敌人的援军总是要比他们自家的到的快。当然了,这的确是和苏军庞大的基数有一定的关系,除此之外的,还有德军这边部队协调性的失败,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几派势力的内部斗争。虽然没法直接动手,但是在对方需要援军(并不致命)的时候,却还是会搬出一个假的不行的理由来敷衍一下,这是让特洛德和众多德军基层军官和士兵痛恨至极的一件事。

然而呢,虽然没有怎么交过手,但是特洛德却已经在从友军和资料上面了解过了,摆在他们对面的联军在互相驰援方面的效率,更是要胜出德军一步。其中自然也是有着和苏军一样基数大的原因,而除此之外的则是联军在这方面极为的重视,这不是说他们要比德军团结,而是他们因为装备上面的劣势,更加明白以数量取胜的重要性,这是很多德军部队所没法充分理解到的一个重要观念。

特洛德见到小队已经距离村子不太远了,如果再进一步向前的话,那就是要对村子本身进行打击了。虽然可能将这场戏演的稍微逼真一点会吸引更多的援军,但是特洛德却也还没不自量力到那个地步,此次战斗虽有和安德烈的赌约,但毕竟是其之首战,一切亦当以稳妥为上

特洛德拿起话筒,吩咐道:“全队停止,继续对敌对装甲单位进行火力打击,我看他们总是想搞点事情的样子!让他们长点记性!”

正如特洛德所说,美军的装甲部队虽然龟缩了起来,但是反攻之心不死,总想要找点空子对特洛德他们进行打击。但是由于需要及时躲避德军袭来的炮火,所以他们的反击也是没有什么精度可言,虽然以他们的火力对现在的217小队来说是没有太大的威胁,但若是等到美军的援军到达之后,那也就不好说了。而在特洛德他们停止前进之后,射击精度将大大提升,这也是对他们进行致命火力打击的大好时机。

虽然一直有所警戒,但是德军的突然停止还是让美军吃了一惊,他们本来还认为这些坦克会直接向他们碾压过来的,然而却在几百米外停了下来,这让他们一时看不到德军到底想要干什么。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三面推进 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