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一十二章:锄奸队(第十九更)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一十二章:锄奸队(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为了顺利的完成这次锄奸任务,马铮特意以狼牙特战大队为主,情报部门为辅,组建了鲁西抗日锄奸大队。这个抗日锄奸大队可不是马铮随意想出来的,而是确有其人其事。只不过人家的“编制”可要比他的这个大队大多了,人家可是“团”级编制。

说起这个抗日锄奸团,这两年可是如日中天,在平津一带名头很响亮。

抗日战争就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旷世大战,其惨烈程度在古今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不仅仅表现在战场的本身,在战场背后也有许多感动全中国人民的事情,就如同淞沪会战的时候国民党宝山营八百英烈守四行仓库。人们之所以能记住宝山营,并不是说宝山营在全国上百万大军中是最好的最精锐的,想当年淞沪会战之时,国民党政府在上海地区一共派遣了数十万大军,一个营在那里连一个水泡都溅不响。

但是为什么一夜之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宝山营,这不单单是因为宝山营视死如归为大部队殿后,而是综合了宝山营本身和一部分全民抗战的因素,例如那名因送国旗而出名的小姑娘。也正是那位不顾自己生死为宝山营送去一面青天白日国旗的小姑娘,她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希望,让全国人民知道抗日图存连一个上初中的小女孩都知道,所以宝山营火了。

也正是因为全民抗战,全国涌现了许多不知名甚至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的抗日团体。有些是武装抗日,有些是曲线救国潜伏在敌人内部,比如说这个抗日锄奸团。

抗日锄奸团最后的结局固然悲壮,但是这却不是马铮所能考虑的了。马铮现在想的是怎么在山东地区将这个抗日锄奸大队的名号打出去,毕竟山东距离天津并不远,天津的一些事情山东的日伪军也是听说过的,而抗日锄奸团的人和事山东的大汉奸小鬼子更是耳熟能详。

因此,冒名顶替这个抗日锄奸团还是很可行的。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减轻马铮这边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日军的侦查防线转移到其他地方。

由于人员数量有限,高素质的特战队员马铮手里也就只有那三百多一点,除了留下四十多名充当独立师的教官外,许海峰所能调动的也就不到两百六十人。

马铮的命令一经下达,许海峰那边就立即开始行动。也许别的部队打仗需要准备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这些特战队员们打仗除了必要的弹药外就没有其他好准备的了,所以集合也就十几分钟的事情。

8月7日,许海峰率领两百六十四名特战队员出征了。

许海峰走后,马铮也不干闲着。日军显得已经把阳谷县及其周边地区当成了治安重灾区。驻山东最高军官尾高龟藏中将已经电令步兵第10旅团的濑川四郎少将开始着手整改这一地区的治安。

同时尾高龟藏中将还给伪山东行政公署、山东省政府首脑人物唐仰杜下达了死命令,命令他的山东伪军立即向聊城集结,并且还向在阳谷县同呼延家族谈判的前线指挥官施加压力,要是呼延家族在15日之前不接受皇军提出的条件,皇军将会采取其他手段解决阳谷县的事情。

至于其他手段是什么,呼延家族的人用屁股想也能想得到是什么,不就是用枪炮子弹吗,用得着这么吓唬人吗。

很快,阳谷县便传来了消息,呼延家族愿意接受日军的条件,整个家族在8月20日之前撤离阳谷县,在8月底彻底离开山东地区。

接到这个消息后,马铮并没有任何意外,因为一个家族同一个强国抗衡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家族,家族的利益有时候会比国家利益看得都重。呼延家族会这样选择完全是在马铮的意料之中的,所以马铮并没有丝毫意外。

清楚归清楚,但是并不代表马铮就理解呼延家族的做法。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有国才有家的道理应该人人都明白,怎么一到了关键的时候就都只顾着自己或者只顾着自己的这个小团体的利益,而将国家利益丢到了脑壳儿后面。

他马铮虽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有些时候必要的妥协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说他们和日军进行换俘交易,但是像这样向敌人妥协的事情他还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

不止是马铮做不出来,任何一个真正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做不出来,比起国民政府成群结队的投敌的现象来说,八路军在整整八年的抗战中投敌的人数屈指可数,尤其是在高级指挥官上,八路军几乎没有一个案例。

马铮清楚地记着,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1939年写的《坚持华北抗战两年中之八路军》一文指出,抗战两年来,仅八路军各部主力在华北战中阵亡将士计有1.5万余人,负伤4万余人。在这一伤亡总数中有50以上是党员。左权用这些数字,回应国民党方面某些人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

然而时至今日,许多人对于八路军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对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意义仍然存在着疑问。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既然中国人民最终还是选择了共产党领导中国,那么就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政党,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相信的政党。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那些真正想追求真相和真理的人士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相提并论,无论是什么人,对于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都有着自己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二章:锄奸队(第十九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