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八十一章:贾家营阻击战(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八十一章:贾家营阻击战(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1940年8月8日,这一天正是中国农历的七月初五,立秋。

原本立秋时节正是老百姓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的时候,但是今年却不同,数十万日军像蝗虫过境一般打乱了老百姓的生活节奏。

而绥察军区被迫应战,坚持坚壁清野,日军所过之处所有的老百姓全都撤走,所有的水井全部封死,绝不给日军留下半点机会。

但是日军方面也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虽然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下达了禁止屠杀平民的命令,但是却没有禁止那些日本兵在绥察军区的防区内搞破坏。

每每占领一地,日军就先放火烧房,然后则是派出战车部队大肆的破坏农田,大量的农田遭到毁灭性破坏,刚刚长好的农作物被毁,绥察军区损失惨重。

不得不说多华北方面军的高层在这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功夫,而冈村宁次中将更不愧号称中国通,他对中国风俗习惯和基本国情的认识确实很有研究。他这一出手确实让马铮颇感压力巨大,但是却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幸好绥察军区事先已经做好了坚壁清野工作,因此人员伤亡并不是很大。另外日军的残暴也激起了感觉到军民的激烈反抗,现在很多老百姓在部队打仗的时候主动前来帮忙,尽管不参加直接的战斗,但是却要承担修筑工事或者是毁坏道路等工作,很有力的支持了绥察军区的作战。

而马铮也认为鼓舞战士们斗志的最好方式不过两种,第一种就是打胜仗,让战士们看到胜利的曙光。另一方面则是利用敌人的残忍激起战士们内心深处的仇恨之情,然后达到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目的。

第二点倒是不用马铮做什么,因为日军进攻的一开始就自己为自己埋下了隐患,当马铮将情报部门收集到的关于日军大肆屠杀中国平民,动辄屠村灭族的情报下发到各个师,并且让各个师自己将情报传到基层战士们中间。

很快各部队给马铮反馈了部分战士们看完情报后的动态,绝大多数的战士看完情报后大为激动,发誓要于日军血战到底,马铮利用日军的残忍成功激起战士们的斗志。

但是马铮知道单单这么一点还不足以让绥察军区轻松取胜,而且这种鼓舞斗志的做法还存在不得不重视的隐患,那就是利用仇恨激发的斗志很容易失控,战斗的时候战士们情绪失控,从而影响军区整体的布局。

所以在激发战士们的仇恨心理的同时,还要用胜利的喜悦让战士们稍稍发泄一下,所以马铮将这个任务下达到了二师四旅。当然了,正如马铮给杨成武发的电报中说的那样,也有教训日军胡作非为的意思。

8月9日,下午四点李文清所部到达了贾家营,比预计的时间要早上半天左右。

部队到达贾家营之后顾不上休息,立即开始布置战场,此时贾家营已经成了一座空村,全村除了十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继续留守在村子里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了。

根据派出去的骑兵回报,第三十五师团的前锋已经很接近贾家营了,他们的骑兵搜索小队已经出现在了贾家营外围,李文清预计日军最晚明天就能到达贾家营。

毕竟日军现在也习惯了八路军的作战方式,所以一般的时候日军是不在晚上行军的,夜里也要留大批的部队巡逻,以防遭到八路军的袭击。

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最多两个小时天就黑了,所以李文清判断第三十五师团今天肯定是到不了贾家营了,正好一旅可以借这个时机布置战场,否则的话战场还得后移。

正如李文清预料的那样,其实到下午六点时第三十五师团的前锋搜索中队已经距离贾家营不足十公里了,快马半个小时就能赶到。但是出于谨慎,前田治还是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李文清接到侦察连的密报后立即命令部队按照原定计划布置战场,三个小时之后,四旅的三个团长以及一队负责安装重型地雷的工兵队回来报告,说战场已经布置完毕。李文清明白现在该做的已经做了,成不成就看明天的了。

8月10日,今天的天气不错,无风,不算太烈的阳光给了大地一丝秋天的气息。

前田治中将的心情也和今天的天气一样,春光灿烂阳光明媚。早晨起来之后前田治破天荒的吃了两份寿司,并且还破例在行军途中喝了一次清酒。

昨天夜里济宁方面传来消息,他的外甥兼儿子樱井一郎少佐已经被成功解救了出来,整个人很健康。并没有受到伤害,身上的零件也没有缺少任何一点。

虽然他也将那个支那间谍释放了,但是那个支那间谍的明能和一郎比吗?在前田治中将看来,这个买卖还是自己赚了,要是支那人用一郎要挟他,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将自己的儿子救回来。

心情大好的前田治也感染了很多人,看到师团长阁下终于不再阴云密布了。所有的士兵军官都很震惊,他没想到一向看起来很温和的师团长阁下竟然如此的暴力。

短短十多天就有两名尉官由于说话不当被撤职,一名军曹更是由于严重违反军纪而牵连到师团长阁下的清誉,所以被旅团长阁下一刀斩成了两截。现在师团长阁下终于恢复正常了,他们也不用像之前那样提心吊胆的说话办事了。

吃过早饭,在前田治的命令下,整个第三十五师团便开


状态提示:第八百八十一章:贾家营阻击战(求订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