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九百零八章:要塞化的张家口(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九百零八章:要塞化的张家口(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日军重兵压境且兵临城下,此时张家口的气氛已经十分紧张了,为了打好这一仗,马铮特意加强了守军的兵力。

原来张家口守军只有一个团的野战部队和一个团的警备部队,再加上察南军分区的部分警卫部队,总兵力不足五千人,但是现在却一下子变成了三个旅十个团了,其中还包括一个炮团。

而且在马铮强大的财力物力的支持下,整个张家口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要塞,整个张家口三十万居民已经被马铮全部迁移到了绥察军区腹地了,现在城里虽然还有不到十四万居民,但是这些人一部分是不愿意背井离乡的老年人,另一部分则是自愿选择留在张家口帮助马铮所部守城的青壮年。

马铮所部之所以在短短半年内就得到了张家口人民的信任,一方面是由于日军的日本和屠杀激起了张家口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马铮所部到来之后确实给张家口人民带来了幸福和安康。

自从马铮所部进驻张家口之后,不但狠狠打击汉奸以及不法商贩,平抑物价调控粮油价格,而且还将缴获的部分粮食分给那些确实贫困的家庭,使他们过了一个好年。

有了这些好的政策和举动,张家口的人民是发自内心地支持马铮所部,所以当马铮提出让他们全部迁移到塞北的时候尽管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背井离乡,但是在绥察军区强大的政治宣传下,最终绝大多数的人还是选择了搬迁。

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得知日军准备大举进犯张家口之后,很多市民都自愿留在城里帮忙守城。当然了,为了搬空张家口马铮所部付出的很大的代价。

张家口是察哈尔省的省会城市,此时的人口为四十五万左右,在这样一座大城同日军作战就不得不考虑张家口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日军可以不考虑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中的中国人的死活,他们可以丧心病狂的制造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他们也可以毫无顾忌地在任何一座中国城市使用化学武器,哪怕是那种国际上明令禁止使用的糜烂性化学成分的毒气弹,甚至于他们也会将中国人当做他们研制毒气和病毒的实验体,但是作为保家卫国而存在的八路军就不能不顾忌这些了。

历史上八路军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伤亡,何尝又不是因为八路军已经将保护人民群众当做了自己必须做的一件事,哪怕是一支人数只有百八十人的游击队在日军来临时都不会随意抛弃人民群众的,所以要在张家口同日军决一死战,这里的群众该怎样安置就成了最为关键的一环。

不过张家口的人民还是很理解绥察军区将士们的心情的,他们知道八路军是真正的为他们的生命着想,所以在绥察军区准备在半个月之内把张家口搬空的命令下达不久,就有大批的张家口人民自发地开始向绥察军区的腹地迁去。

当然了,四十多万人当中肯定有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对于不愿意离开张家口的群众马铮也给予了足够的理解,但是不管他们是为了什么而留在张家口,但是在日军大部队到来之前必须撤出张家口市,哪怕他们躲到郊区或者是附近的县乡,只要是在大战结束之前不要回城就行了。

至于那些愿意搬迁到兴和、集宁甚至于归绥的群众马铮更是下了血本,绥察军区答应张家口人民,只要他们愿意到绥察军区的任何一座城镇生活,军区都答应给每家每户二十亩土地以及暂时可以居住的房屋,并且每家每户还给五百斤粮食。

土地和房屋都还好说,连年的战乱不止是绥察地区,中国的任何地方都一个样,到处都是荒芜的土地,而绥察两省更是地广人稀,别说每家每户二十亩了,就算是每家每户一百亩都没有问题。

房屋也好说,那个村子没有三五十间没人居住的房屋,有些村子甚至全村已经没有一个人了,安置这些人也不是问题。

但是三十多万人就是十万户人家,每家每户五百斤粮食就足足需要五千多万斤粮食。要知道现在马铮所部一个团一天的粮食配额也就两千多斤,剩下的全都用杂粮和野菜补,五千万斤粮食足足够马铮所部二十多个团饱饱地吃上三个月的时间。

绥察军区库存的粮食虽然有不少,但是就这么一下就散掉了二十分之一,着实让掌管后勤的大管家王慧国心疼了好一阵子。

而且为了让这些牵家带口的人民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撤离战场,绥察军区动用了五百多辆汽车帮助搬迁。如此大规模的搬迁运动当然躲不过日军的侦查,数百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其规模还真把冈村宁次大将吓了一跳,还以为马铮所部再向张家口大规模增兵呢,因此命令华北方面军航空兵集团不惜一切代价摧毁绥察军区的车队。

在华北地区日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马铮所部除了有限的几支部队有对付日军飞机的高射机枪外,其他的部队在同日军的航空部队的战斗中只能被动的挨打。

以在日军几十架轰炸机的疯狂轰炸下马铮所部的运输队损失很大,因此不得不将运输的时间调到晚上。尽管如此,在五百多辆汽车的疯狂运输下,三十多万人只用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全部撤离了张家口。

当然马铮所部如此下血本,其收获也是相当可观的,经过几年的经营,张家口此时的城防就已经很完备了。在二


状态提示:第九百零八章:要塞化的张家口(求订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