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时代1958>第一千零二章 苏加诺的遗志

中东方向,苏联有红旗北高加索军区、红旗外高加索军区、红旗土耳其斯坦军区、地中海舰队。陆军方面谢洛夫虽然不算是军事专家,但对于苏联本身的陆军力量并不陌生。三大军区全体出动,大概有六十万士兵,九千多辆坦克。将近七千的装甲车。

谢洛夫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还没有发生的海湾战争中,这几次美军大规模的跨洋作战来看,美军出动的极限数量也就是和苏联现在面对中东的三大军区力量一致。朝鲜战争中美军出兵五十万,越南战争最高峰时期美军有五十万多一点,海湾战争中美军兵力不到四十五万,当然这其中有一些其他国家的兵力没有算在内。

但是可以看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军,在一个方向上投入兵力的极限是五十万人左右,其中越南战争美军已经竭尽全力,士兵人数曾经逼近过六十万,但是这个时间持续不长,可以作为美军全力应战的参照物。

这种评估之下,谢洛夫认为苏联三大军区的六十万苏联红军,加上本身中东盟国自己的军事力量已经完全足够,要知道苏联在中东扶持起来了一群军事力量不符合国力的国家。虽说没有出现那种萨达姆时期,自称第三军事强国的情况,可两伊加起来也差不多。

而对面的沙特、卡塔尔、阿曼能力确实有限。埃及、叙利亚随便出来一个都够他们不敢妄动,“还要考虑土耳其,有希腊和库尔德人牵制,土耳其不会掀起风浪。不过以色列是一个问题,还是要让埃及和叙利亚防备一点,阿萨德和穆巴拉克能不动还是不动。”

这么看来,就是苏联带着伊拉克、伊朗,和美国带着的沙特、卡塔尔对垒。至于科威特、巴林、这种比足球场大不了多少的国家,开战就是被秒杀的结果,不用考虑在内。

“还算是势均力敌,到时候别说我欺负你。”谢洛夫最终把一个好好的地图画成了鬼画符,除了他自己能看懂之外,谁看到都会扔到垃圾堆当中去,“幸亏是打陆战,不然这次又要丢人了!”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从陆地上苏联还是占据优势,陆基战斗机方面,苏联略有优势。海军则是劣势,不过有逆火轰炸机群在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对付八艘航空母建战斗群。

其实真正差距的地方,在于苏联一直有着数量上压倒性优势的核潜艇。这才是苏联红海军比美国海军技术差距最大的地方。谢洛夫张口就是三百搜核潜艇,数量上超过美国一半多的核潜艇,实际上携带的核弹头没有美国同行多。

到了今天,谢洛夫都敢说苏联空军的战斗机比美国一点不差,配合强大的地面坦克集团军,在陆地上的威力绝对比美军的地面力量强,而且强得多。但是核潜艇就不敢这么说,苏联第一代堪称性能全面,相当出色的核潜艇维克托iii级首艇k-254号于七十年代中期下水,但同时美国的ssn688“洛杉矶”号在同年已经服役了!

而真正在性能上接近洛杉矶的阿库拉鲨鱼级,一直到才才服役。中间差了几乎十年。而且美国的海浪级已经接近建造完成,实话实说,美国的核潜艇比苏联的强。为了弥合这种技术差距,苏联用的办法就是直接上最好的材料,钢铁强度不够就上钛合金。

也就是仗着苏联的保密程度高,而且苏联本身有很多某方面特别强大的功能核潜艇,比如潜深世界纪录,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这种濠头。谢洛夫才时不时的张嘴三百核潜艇吓唬美国,可知道美国水下力量的谢洛夫,知道苏联核潜艇并不是美国的对手。

所以当国防部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提及黑海舰队的潜艇师后,他才一副不要多说的样子,因为他知道苏联的核潜艇单对单绝对不是美国核潜艇的对手,除非集体出动才能维持均势,苏联已经是核潜艇领域最接近美国的国家,其他国家根本就无法接近。

“怪不得后世有句话,叫中国核潜艇和美国核潜艇的距离不远,就差一个苏联。我站在苏联都觉得绝望!”幸亏苏联能从陆地上够得到中东,不然这可真是一个问题。

苏联和中国的核潜艇比美国的差,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命不好,这点在苏联身上尤其明显。就像是苏联在陆地上几乎能对欧洲、远东和中东这种热点地区下手一样,在海洋中苏联的地利劣势太大,大到和苏联陆地优势一样大的地步。

不要说在精密性上,苏联本身就差了一些,就算是苏联的技术比美国还要强。制作出来的东西都不会比美国更强。美国可以在欧洲/阿拉斯加基地长期部署核潜艇,此时需要攻击苏联本土的话只需要三千公里以内苏联没有合适的海外基地,如果在本土基地攻击美国领土当然不是攻击阿拉斯加夏威夷塞班岛之类的地方,那么需要至少七千公里公里的射程。

制造大号潜艇,局势紧张就立刻远航美国海岸附近,在那里长期巡航,然后发射两千公里左右的导弹进行攻击。制造大号导弹,射程八千公里以上,可随时攻击。远航用的大量补给和远程导弹都不是省油的灯,因此他的体形也就异常庞大。苏联的核潜艇凸起的大后背,还需要顶开北冰洋的冰盖好发射核导弹,可这个设计却会带来噪声问题。

美国有一百的原料制造出来了优秀的核潜艇,苏联同样有一百的原料,可因为苏联非常恶劣的海洋态势,目标必须定在二百。这点中国也同样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二章 苏加诺的遗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