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不得不为和不可不为
那场因为洗头而引起的热血沸腾、欲罢不能的意外最后不了了之。
也许是因为我当时的十分知趣、及时溜走,以及以后的循规蹈矩、一本正经;也许是因为我和田西兰之间本来就显得亲近了许多的关系,就和中俄关系一样,一路磕磕碰碰却始终无碍大局;也许是因为我已经高出了女老师半个头、和翦南维也保持着经常的亲密接触的关系,在特定的时间触景生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也许是因为女老师当时在慌乱中说的那句莫名其妙的话,以及最后问的那句话太过于**;也许是翦南维居中斡旋,她们是好姐妹,花姑肯定不好驳维维的面子,反正那个危机最后就那么不了了之。
水溪第一美人依然还是站在三尺讲台上当她最受学生欢迎的英语老师和班主任,漂亮女生依然是武陵一中的校花和才女,无论走到哪里就得抖掉一路的眼珠子。两大美女还是好得像是穿连档裤的姐妹,逢年过节天天在一起,周末的时候就到望江楼帮忙,休闲的时候还会在那个开满红花的石榴树下唱着那首已经很久远的民谣:"桃源的酒,陬市的糖,河伏的饺条(一种面做油炸的当地小吃)一尺长;郑驿的虾子满街爬,剪市的豆腐像墙。"
我还是会每年都要上牯牛山去伐竹漂流、参加围猎,还是在以郑河为中心的周边拜师学艺、助人为乐,还是会被那三个女子拉着充当导游、脚夫和保镖,在那些深山之中、沅江上下不得不跟着她们的步伐,还是会到水溪中学去恭恭敬敬的去听田西兰的课和参加五花八门的考试,还是会和那帮男同学经过团结拼搏,有惊生篮球赛的冠军,就被越来越多的人说成是水溪中学的王治郅。
我还是会经常到枫树的教长家去拜访,把翦南维接到水溪的田家,除了给她做那些好吃的清真小吃,就是陪着她和田西兰到院后的杨树林窃窃私语,到桃花源看人面桃花相映红。晚上,两位美女会在二楼的闺房里谈笑风生,田大会在客厅里和他的朋友高谈阔论和打麻将,我也会把自己关在那间属于我的房间里一个人挑灯夜读。
挑灯夜读其实就是一种意境。多半与红袖添香无关、与功名利禄无关、与尔虞我诈无关、与铜臭和小人也无关,因为挑灯夜读,就有了一份从容和平淡,就有了一份自信和坚持。就有了知识的积累、就有了静如止水、就有了灵魂的纯净和升华。因为夜读是一种自我淡定的环境,就有了一种温馨的境界,就有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消闲。
陆游诗云:"读书有味身忘老,无诗三日却增忧。"尤袤也说过:"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春夜的花香草长,夜读会使人茅塞顿开、醍醐灌*;夏夜的萤飞虫鸣,夜读会使人独处*室而并非孤寂或;秋叶的喧哗远去的时候,夜读会使人个中滋味似乎全有;"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藉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林语堂)。这也是一种意境,一种氛围,一种情调。
在春秋冬夏的季节更替的氛围中,享受着一种寂寞而执着的情调,也就在挑灯夜读的情调中,享受人生的美好和快乐,这就是生命的意境。
很多年以后,那个被虎头虎脑的小道说成是"好官"而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唯独一个人哭得一塌糊涂的副厅级高官金蓓在百忙之中坚持要参加有关我的这段《桃花源中》的回忆和记录。在读到上面的那段文字的时候那个女才子说过一段很精辟的话:"花姑的伟大不在于她用三年的时间强迫你读完了六年的中学课程,而在于强迫你养成了挑灯夜读的习惯。开始的时候是不得不为,而久而久之,就成了不可不为。虽然仅仅一字之差,意思却完全不同。小哥哥不认为你今天的成功很大是一部分就来源于此吗?"
的确如此。在我整个人生记忆里,读书是我可以想到的最幸福的事。也许正是因为田西兰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和挤压式的学习态度使得我无论在态度和性格上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此之前,读书对于我仅仅只是一种被动,在那之后却潜移默化的变成了一种主动,在脑海里形成了一种习惯。书店成了我最常光顾的地方,不管有钱无钱,我总是会经常性的在书店里徘徊流连,泡在书店里蹭书看。
我爱的和爱我的女人都知道这一点,拉着我一起上街,把我放在书店里是比任何寄存箱最保险的地方,不论玩多长时间、逛多少商店、买多少东西,回来总能在书店里的某一个角落找到依然在捧卷读书的我。就算是囊中羞涩、身无分文也好,身穿昂贵的皮尔卡丹的西服也罢,我肯定会一如既往的席地而坐,当然会在屁股底下垫一张报纸。初衷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不要弄脏书店的木地板,久而久之也成为了一种习惯。
读书确实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无论多忙多累都会找时间读书,吃饭时、入厕时、临睡前,当然更多的还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挑灯夜读。不读书的生活简直叫人难以想象。有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其实是一种实用的功利主义的思想,如果仅仅是为了颜如玉和黄金屋而去读书的话就不免太过悲哀了,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才催生了如今万众一心为高考的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