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南洋霸主>第 一 百章 战舰对决 十一

看到无数的战舰,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李芳浑身的血液不免沸腾起来。东印度舰队的规模远超过自己的预想,虽然没有一艘几万吨级的战列舰,但几千吨的巡洋舰、几千吨的驱逐舰远比第二舰队要多。

这时,第二舰队的主力舰队也浩浩荡荡出现在李芳眼前。双方的舰队数量都十分庞大,远超过东方黄海甲午战争的规模,同样也超过罗寇对马海战的规模。荷兰王国跟华夏国这场海战,已经是战舰进入蒸汽时代的最大一场海战。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

第二舰队司令吕萍跟在孙浩身后,她看到孙浩意气风发的站在剑桥上,他似乎丝毫也不担心第二舰队到底能不能战胜荷兰的东印度舰队。

“总司令,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虽然唐人号战巡取的了一场小胜利,但最终的胜负不可预料,还请总司令移驾到安全处。”警卫营营长王小山在一旁说道。

“呵呵!怕什么?我们第二舰队有那么强悍的战舰,难道还保护不了我的安全吗?”孙浩微笑的看着吕萍说道。

吕萍听到之后,马上胸|脯一挺,然后敬礼大声的说道:“报告总司令,王营长说的很有道理,炮弹是不张眼睛的,还请总司令到安全处休息。”

“没事,本司令要亲眼看到我们第二舰队战胜荷兰的东印度的舰队。”

随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荷兰东印度舰队开始强占t字头。只见整个东印度的舰队的巡洋舰,驱逐舰有序的开始一字摆开,而庞大的运兵船队则被几十艘炮艇保护起来。

第二舰在吕萍的一道道指令下,也开始摆出阵型,准备对战荷兰的东印度舰队。不过孙浩看到第二舰队并没有摆什么t字头队形,而是稍稍把战舰行驶的方向做了一番调整。

孙浩也稍稍了解过海军的战术,t字头战术好像在木质战舰时期非常流行,t字头战术也是为木质战舰上那数量庞大的火炮群而创建的。现在都已经进入钢铁蒸汽时代,战舰是以主炮为主要打击手段战术,t字头战术很明显不太适合第二舰队。

荷兰东印度舰队虽然也是以主炮为主,但他们还安装了很多速射炮,想要把这些速射炮运用起来,那就必须得运用t字头战术。

10公里左右以外,英国跟米国的几艘商船正缓缓而行,似乎就是冲着这场战争来的。

时间不久,东印度舰队的主力战舰跟第二舰队的主力战舰相隔只有六公里左右了。东印度舰队已经不在前行,而是缓缓的平行航行,以保持t字头战术能有效的发挥。

第二舰队的五艘主力战列舰已经行驶到舰队的最前面,六艘战巡跟在后面,还有四艘战巡包括唐人号,这四艘战巡却带着10艘驱逐舰脱离了主力舰队,正在高速向东印度舰队的后方行驶而去。

孙浩看到之后,也不干涉吕萍的指挥权,孙浩知道,舰队对决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交给专业人士来指挥才行。对于唐人号几艘战巡跟10艘驱逐舰脱离主力舰队,孙浩估计吕萍是想运用扰敌或是利用自身战舰的高速绕到敌人后方去打击敌人。

下午三点12分时,随着吕萍下达第一轮试射的命令之后,郑和号战列舰首先开火了。

轰...轰!八门380的巨炮开火了,硕大的炮口闪耀着橘红色的火焰,八颗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咂向东印度舰队。

八门主炮一起齐射,巨大的后坐力把郑和号这艘排水量达到三万多吨的巨舰平移了一米左右,不过这次并没有出现水兵摔倒的现象。

孙浩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巨舰大炮的威力,即使双手死死的抓着护栏,但还是能感受到刚才那巨大的后坐力。

旗舰开炮就是等于战争已经打响,其他的战列舰、战巡、巡洋舰、驱逐舰都开始了第一轮试射。

轰...轰!炮声不断传来,第二舰队的炮弹就像下雨似的向东印度舰队砸去。

东印度舰队司令奥德思科上将双眉紧锁的看着第二舰队,虽然知道华夏国的第二舰队战舰很庞大,主炮口径也远超过世界上那个现役所有战舰的口径,但第二舰队在那么远的距离就开始开火,难道华夏国的第二舰队主炮精确打击能力那么高?

哈哈哈!“华夏国第二舰队的指挥官脑袋被门夹坏了吗?相距那么远就开炮,难道他们是在炸鱼吗?”副官梅克西十分藐视的笑着说道。

奥德思科上将心里很不爽这个副官梅克西,华夏国能建成那么庞大的战舰,怎么能让一个无能的人来出任第二舰队的指挥官呢?

第二舰队在那么远的距离就开始试射,那就证明了华夏海军的有效打击距离已经远超过荷兰东印度舰队。不管是火炮技术还是主炮射程,以及精确的打击能力,华夏海军可能已经走在各国前面了。

想到这华夏国人就是当年大明王朝的后裔,奥德思科上将不免想到当年大明王朝纵横几百年的海上舰队,更是有着排水量上万吨的超级战舰。

当时西方最大的战舰才2000多吨的排水量,而大明王朝就已经拥有那么强大的战舰,这足以说明大明王朝在造舰能力远远领先各国。现在这股大明后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他们的造舰技术领先世界各国似乎也不无道理。

奥德思科上将又想到巡逻小队的三艘巡洋舰被击沉,巡逻指挥官更是发来电报,说对方的战舰始终保持在10000米左右的距离开火,在一万多米的精确打击能力不亚于荷兰在6000米左右的打击距离。想到此


状态提示:第 一 百章 战舰对决 十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