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清巨鳄>第六百一十五章 临时起意
为意外,“赈灾的粮船队也抽取厘金?”

任安连忙道:“洪掌柜说,确实有不少粮商打着元奇的旗号或是赈灾的旗号组建运粮船队顺江而下......。”

易知足点了点头,看来是他们无法分辨,索性眉毛胡子一把抓,统统拦截抽厘了,对于朝廷在水陆交通要道设卡抽厘,他本来就不满,很是不满,设卡抽厘,无疑是增加了商品流通的成本,对于以商贸为主的元奇来说,这当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很清楚,厘金制度很快就会失去控制,迅速在各省蔓延,对于地方官员来说,厘金制度无疑是一种毫无风险的生财之道!

略微沉吟,他才沉声道:“告诉陈洪明,长江航线,不论是以前的税关还是新增的厘金局卡,一省只允许设一个税卡,多余的全部捣毁,另外,知会各厘金局卡,抽取的元奇赈灾运粮船队的厘金,十倍奉还,如不自觉赔偿,派兵登门索要。”

任安听的一笑,“大掌柜,这可是军令,得有您手谕。”

这当然得有他手令,易知足也不啰嗦,道:“磨墨。”

次日一早,易知足微服乘轿进城赶往两江总督府,提前着人递了帖子,并明确告之是微服前来,无须迎接,待的轿子在总督府大门外落轿,他哈腰出轿,抬头就见李星沅一身便服站在门口,不由的暗自苦笑,连忙快步迎了上前,拱手笑道:“微服私访,石梧公何必如此客气。”

“国城前来,老夫岂敢不迎。”李星沅拱手笑道,随即手一展,“国城请——。”

两人进的大门,李星沅才缓声道:“听闻林中堂在丰北已督促河工开工堵筑决口,国城真可谓是雷厉风行。”

“在下对于治河是外行。”易知足笑道:“雷厉风行的是林中堂,他说冬季是枯水期是堵筑决口最佳的时机,必须抢赶工期,抢在春汛来临之前合龙,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在下哪敢拖延。”

“苏北百姓这次可是有福缘不浅。”李星沅微笑着道:“林中堂是治河能手,担任过东河河道总督,数次主持重大河工,此番又有元奇鼎力支持,明年春汛之前,定能完工。”

易知足道:“即便明春完工,百姓想要重建家园,也是不易吧?”

“那是当然。”李星沅颌首道:“黄水沙重,但凡漫淹之处,泥沙淤积,良田尽变沙地,贫瘠不堪,要想重垦,尤胜于开荒,是故,一般黄泛区,皆是黄沙漫漫,渺无人烟,无人愿意重垦。”

易知足道:“如此说来,对于黄泛区灾民来说,唯有移民一途了?”

“也不尽然。”李星沅缓声道:“得视情况而定,自古以来,黄河频频决口,黄泛区无数,尽数荒废,岂非无地可耕?”

两人一路说着话,来到一处院子,进的房间,李星沅客气的让座,笑道:“素闻国城好茶,尤其是陈年大红袍,老夫这里珍藏着一点,一会请国城品品。”

“石梧公盛情,在下就却之不恭了。”易知足落座后也不兜圈子,径直道:“此番黄河决口,遭灾范围甚广,鲁西、鲁西南甚至是鲁西北都有不少府县遭灾,受灾人口不是小数目,移民南洋,元奇船队有限,在下打算移民一部分前往西北,还望石梧公不吝指点。”

“移民西北?”李星沅大为意外,略微沉吟他才道:“朝廷无力赈济,让元奇大举移民西北?”

“应该是这个意思。”易知足颌首道,顿了顿,他接着道:“西北虽则路途遥远,但西北也确实需要大量移民进行驻垦,如此,才能彻底的稳定和巩固西北。”

“大规模移民不容易,尤其是路途如此遥远的移民。”李星沅缓声道:“即便有朝廷大力配合,也需要巨额的银钱,国城可的想清楚了,元奇能同时支撑南洋和西北两线移民?”

易知足笑了笑,道:“不论是南洋移民还是西北移民,都不是一蹴而就之事,这些年天灾人祸连绵不绝,借着这个机会移民是一举两得,移民西北,在下今年只是打算先尝试一下,数量不会太大,三五万左右,若是朝廷大力支持,可以考虑达到十万。”

见他开口就是十万,李星沅忍不住道:“国城好气魄。”顿了顿,他才道:“组织灾民移民,不是太难,灾民逃荒,只有一个目的,活下去!只需要有人组织引导,让灾民清楚,前面有粥棚,能活下去,他们就会不断向前流动,不过,对于西北的情况,老夫也不太熟悉.....。”

说到这里,他一笑,“海军不是有一部前两年才进驻西北?这方面情况,国城应该比老夫更了解,国城是想让老夫上折子罢?”

“部队与灾民完全不一样,没有可比性。”易知足缓声道:“在下昨日琢磨了一晚上,如此大规模的移民,非得有朝廷的大力支持不可,数万灾民跨省越府过县,对沿途府县都会造成极大的压力和隐患,如果没有地方官府的大力支持,这是无法想象的......。”

李星沅看了他一眼,道:“移民西北,国城该不会是临时起意罢?”

“不瞒石梧公,确实是临时起意,不过移民西北的计划是有的,只是要从明年才开始。”易知足说着缓缓点了支香烟,去年着左宗棠进西北,他就刻意叮嘱左宗棠就大规模移民西北做准备,沿途实地勘察,订制一份完善的移民行进路线以及沿途的粮食补给计划,按照他的设想,至少在明年就必须开始逐步的进行移民,否则,时间就会来不及。

抽了口烟,他


状态提示:第六百一十五章 临时起意--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