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水浒之特种兵王>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势不可挡

在燕云炮火疯狂肆虐对手的同时,燕云突击部队则在船中等待突击命令的下达。一个士兵笑着对旁边的士兵道;“兄弟,这种战争真没意思,炮火已经把敌军给打垮了,咱们上去不过是收拾残局罢了!”旁边的那个士兵笑道:“这样难道不好吗?咱们虽然不怕死,可是能够不死难道还不好啊!”那士兵扬了扬眉毛,道:“战死沙场然后安葬于忠魂殿,能有这样的荣耀,我倒愿意战死沙场!”另外一个士兵笑道:“活着赢得荣耀才有意思!”

就在这时,队长进来了,大声道:“所有人注意了,炮火袭击很快就要结束,每个人检查一下自己的铠甲和武器!不要进攻的时候给老子出状况,否则老子一定踢爆你们的卵蛋!”众军士哄笑一声,纷纷检查起自己的铠甲和武器来。燕云军的装备与其他军队完全不同,士兵几乎都身着重甲,武器则不止一样,像这条船上的士兵,他们的主要装备是左手铁盾,右手短矛,同时还配有匕首和连弩,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将铁盾插在地上形成屏障,而使用连弩对敌人进行攻击。这些士兵中有几个士兵还配备了原始的手榴弹,轰天雷,可以对近处的敌人进行轰炸。在古代,应该没有比他们装备更加精良的军队了,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头顶上轰隆隆的炮声渐渐地平静了下来,随即船舱内的士兵们便感到脚下的船只突然行动起来了。众军士知道坐船开始冲锋了,都不由得兴奋起来。二十条战船载着两千名突击队员,分成左右两队朝敌军阵地冲去,战船劈波斩浪,旌旗迎风飞扬。

大野智冲到火炮阵地上,扬声喊道:“敌人来了,准备射击!”炮手当即将火炮推出掩体,推到射击平台上。倭人的火炮又粗又短,根本不可能在掩体内进行射击,必须推到视野开阔的平台上才能对海面上进行有效射击。一架架火炮从掩体内出来,炮手们忙忙碌碌装填火药弹丸,调整射角准备射击。

突然,大野智看见海面上一片浓烟滚滚,随即巨大的惊雷般的巨响如同海啸一般传来,大野智面色一变,慌忙连滚带爬朝火炮掩体奔去。几乎就在此同时,无数黑色的弹丸雨点般砸落下来,现场登时尘土飞扬,血肉横飞,紧接着,剧烈的爆炸响成一片,火炮阵地上烈焰滚滚,残肢碎块漫天飞舞,一片混乱之中,夹杂着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原来陈枭一看见对方的阵地工事,便猜到了敌军地布置,因此故意在炮火准备之后派出突击部队引诱敌军地火炮移出掩体。就在这时,早已蓄势待发的燕云巡洋舰一起开火,密集的弹雨几乎在一瞬间就摧毁了敌军的火炮部队!然而炮火却没有就此停下,一轮接着一轮的强猛火力如同海啸一般不断扫荡敌军阵地,直到两千突击部队接近岸边了,这才停止轰击。

正当倭人将士晕晕乎乎不知身在何处之时,惊呼声此起彼伏地传来了:“敌军要登岸了!敌军要登岸了!”倭人将士纷纷从战壕里探出头来,赫然看见燕云战船正一条条靠岸。这时,火炮阵地上传来轰轰几声大响,几枚炮弹朝正在登岸的燕云战船呼啸飞去,大部分落入了水中激起冲天水柱,一枚竟然直接命中一条战船的船身,砰的一声大响,将整条战船整个儿都穿透了,然而那条战船却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依旧朝岸边驶去。此时燕云军的巡洋舰已经不再开火了,这个时代不同于现代,炮火很难做到精确打击,突击部队已经逼近敌军,这个时候再开火的话,肯定会误伤自己人的。

龙本太郎眼见越来越多的燕云军登上岸来,大为焦急,当即令两名中级武士率领数千低级武士和足轻反击。他要趁敌军还未站稳脚跟的时候一鼓作气将他们赶下海去。

倭人战鼓声大响起来,倭人阵地上猛然传来一片疯狂的呐喊声!只见数千倭人武士和足轻从阵地上奔涌而来。

燕云统领见状,当即扬声吼道:“组成防御阵型!”

手持盾牌短矛的百余个燕云军当即奔上前,将盾牌层层叠叠组成一道弧形的鱼鳞盾牌防线。顷刻之间,倭人潮水般冲撞上来,挥舞长枪武士刀疯狂地猛砍盾墙,噼里啪啦一片大响,还夹杂着倭人疯狂的叫喊声!

突然,盾牌缝隙之间刺出无数短矛,抵近盾墙的倭人惨叫连连纷纷摔倒在地。燕云统领举起横刀,吼道:“冲!”

盾牌防线登时撤掉,站在盾牌防线后面的数百燕云军当即以连弩射击,密集的箭矢漫天飞舞,好似飞蝗一般,只见倭人武士和足轻纷纷惨叫着摔倒在地,他们冲锋的势头已经彻底瓦解了!那百多个手持铁盾短矛的士兵猛地冲入倭人中间,短矛不断刺杀扬起漫天血雨,铁盾不断狠砸倭人血肉横飞,燕云军如同虎如鸡群,杀得倭人尸积血飞!倭人疯狂地嚎叫,舍命进攻,然而他们的进攻打在燕云悍卒的身上,就好像撞击在巨石之上一般,铿锵作响,火星四溅,却几乎伤害不了燕云悍卒!现场的战斗简直就是一面倒的屠戮!倭人终于恐惧了,纷纷调头倒奔。燕云军顺势朝倭人的防御阵地攻了过去!

龙本太郎眼见燕云军攻来,也顾不上己方的将士了,当即命令弓箭手射击。弓箭手当即发箭,箭雨飞过去,落入人丛中。正在奔逃回来的倭人武士和足轻登时人仰马翻;燕云军士举起盾牌,箭矢噼里啪啦落在盾牌上,或者打在甲胄上,对于燕云军根本就没有造成多少伤害!倭人这一


状态提示: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势不可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